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防己黃耆湯中包含防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除濕邪: 防己性味苦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祛風止痛之效。方中濕邪為病機之一,防己能有效祛除濕邪,使水濕代謝通暢,解除水腫之患。 2.

  2. 防己黃耆湯. 來源. 傷寒卒病論. 【製法用量】 防己 12克. 黃耆 15克. 白朮 9克. 甘草 炙6克. 生薑 3片. 大棗 3枚. 水煎服。 【功效】 益氣健脾,祛風利水。 【主治】 風濕、風水。 證見汗出惡風,身重浮腫,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脈浮。 【方義】 本方係治風濕、風水,及因正虛,表氣不固,外受風邪,水濕鬱於肌表所致。 方中 防己 祛風行水, 黃耆 益氣固表,且能行水消腫,二藥合用利水而不傷正為君; 白朮 補氣健脾祛濕,更助 黃耆 固表為臣; 甘草 培土和中,調和諸藥; 生薑 、 大棗 調和營衛。 諸藥合用,使表氣得固,風邪得除,脾氣健運,水道通利,則諸證自解。 【辨證要點】 風濕風水。 汗出惡風。 身重虛腫。 小便不利。 脈浮。 【加減】 氣喘:加 麻黃 、 射干。

  3. 2021年9月17日 · 防己黃耆湯功效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防己黃耆湯方解】 本方所治風水或風濕,乃因表虛衛氣不固,風濕之邪傷於肌表,水濕郁於肌腠所致。 主治正虛,而重在表虛不固,因此有惡風、自汗。 由於正虛,體內又會產生水濕的病理產物,水濕侵漬,內虛合濕邪,易出現肢節疼痛或浮腫。 風性開洩,表虛不固,營陰外洩則汗出,衛外不密故惡風;濕性重濁,水濕郁於肌腠,則身體重著,或微有浮腫;內濕郁於肌肉、筋骨,則肢節疼痛。 舌淡苔白,脈浮為風邪在表之象。 風濕在表,當從汗解,表氣不足,則又不可單行解表除濕,只宜益氣固表與祛風行水並施。 方中以 防己 、 黃芪 共為君藥, 防己 祛風行水, 黃芪 益氣固表,兼可利水。 兩者相合,祛風除濕而不傷正,益氣固表而不戀邪,使風濕俱去,表虛得固。

  4. 2015年7月13日 · 而傳統故方「防己黃耆湯」,含有黃耆、防己、白朮、甘草、人參等天然中藥材,藥性溫和不刺激,可改善肥人痰濕油膩停聚便秘及代謝失調等體質,將體內多餘的油脂及水分排出,避免油脂停聚在身體內,整腸健胃助消化、消除下肢水腫、解除便秘、改善

  5. 大棗. 防己黃耆湯適應症、處方、處方、功效、禁忌與懷孕授乳注意事項,風濕、關節炎、多汗症、肥胖症、腎炎、陰囊水腫、下肢浮腫。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6. 【功效】 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 【主治】 用於痹證,尤宜于濕熱偏勝者,症見骨節煩痛,屈伸不利。 本品辛能宣散,苦寒降泄,能祛風濕、清熱通絡止痛。 常與 薏苡仁 、 滑石 、 蠶砂 同用,如 宣痹湯;若風寒濕痹,關節疼痛,常與 附子 、 桂心 、 白朮 等同用,如防己湯。 用於水腫,痰飲證。 本品降泄,善走下行,能清濕熱,利小便,尤以泄下焦膀胱濕熱見長。 若風邪外襲,水濕內阻,發為頭面身腫,小便不利之風水證,用之散風除濕,常與 黃耆 、 白朮 配伍,如防已黃耆湯;若皮水一身肌膚悉腫,小便短少,可與 茯苓 、 黃耆 、 桂枝 等健脾、溫陽化氣之品合用,如 防己茯苓湯。 治濕熱壅滯,腹脹水腫,用本品化濕利水,多與 椒目 、 葶藶子 、 大黃 同用,即 己椒藶黃丸。 【文獻別錄】

  7. 防己黃耆湯條目介紹中藥防己黃耆湯功效與作用,防己黃耆湯的配方製法,防己黃耆湯的用法用量等。. 目錄 「防己黃耆湯」在《金匱要略》卷上 「防己黃耆湯」在《金匱》卷上 《金匱要略》卷上:防己黃耆湯 【...

  8. 【功效】 益氣祛風,健脾利水。 【主治】 風水或風濕,汗出惡風,身重浮腫,關節煩疼,自汗出,腰以下重,小便不利,脈浮。 現用於慢性腎炎水腫、心臟病水腫、營養不良性水腫、妊娠水腫、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等屬氣虛濕重者。 【方義】 方中重用黃耆補氣固表為君;防己祛風行水為臣;白朮健脾勝濕,助黃耆以益氣固表為佐;甘草調和諸藥,薑、棗調和營衛為使。 諸藥配伍,表虛得固,風邪得除,脾氣健運,小便通利,則身重、浮腫諸證自愈。 【加減】 喘者,加麻黃15克;胃中不和者,加芍藥22.5克;氣上衝者,加桂枝22.5克;下有陳寒者,加細辛22.5克;腹痛者,加芍藥。

  9. 防己黃耆湯是中藥方劑,出自於:傷寒雜病論,配方組成:黃耆,防己,大棗,甘草,白朮,生薑,,作用功效:肌表氣虛風濕相搏在皮膚,一身盡重,四肢少力,關節煩疼 ...

  10. 2015年7月8日 · 而傳統故方「防己黃耆湯」,含有黃耆、防己、白朮、甘草、人參等天然中藥材,藥性溫和不刺激,可改善肥人痰濕油膩停聚便秘及代謝失調等體質,將體內多餘的油脂及水分排出,避免油脂停聚在身體內,整腸健胃助消化、消除下肢水腫、解除便秘、改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