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習性. [編輯] 雨傘節在夜間活動,多棲息水邊,以魚、蛙、蛇、鼠為食物。 近來面臨了人類捕殺與棲息地被破壞的問題。 雨傘節雖屬於 眼鏡蛇科,但性情較溫和不若 眼鏡蛇 兇猛,受干擾時會盡可能迅速逃走,或將身體盤成大8字形並將頭部藏在蛇身下,除非遭受嚴重威脅,否則不會輕易發動攻擊。 繁殖期在每年的8-9月,春末到夏天產卵,每次產卵數約為3-20枚,孵化期約1.5個月。

  2. 雨傘節一般指本詞條 銀環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俗稱過基峽、白節黑、 金錢白花蛇 、銀甲帶、銀包鐵等。 毒性極強,為陸地第四大毒蛇。

  3. 2020年8月29日 · 雨傘節算是個人在野外觀察中發現最多次的毒蛇,一身黑白相間的紋路,非常好辨識,但有時不小心會將白梅花蛇誤認成雨傘節。 雨傘節成蛇頭部全黑,身上的白色環紋較黑色細,且紋路較平整,不像白梅花蛇的條紋周圍呈現鋸齒狀,且多半會帶有一些 ...

  4. 2020年10月25日 · 目前個人觀察中,只看過白梅花蛇飛速竄逃的畫面,雨傘節則是某次遭遇年幼小蛇時,試圖將牠趕離開道路,避免成為車輪下的阿扁時,看到牠將身體壓扁,試圖讓人覺得「我很大、很兇不要靠近我」的威嚇模樣(但在我眼中卻覺得好可愛)。 雨傘節將身體壓扁,造成視覺上「感覺」變大隻,藉此威嚇敵人。 攝影:周昭蕊. 由於過往人們對蛇的恐懼根深蒂固,常常是見蛇喊打,有些人甚至會有殺蛇是「為民除害」的想法。 目前教育中缺乏了這類知識的宣導,以致上一代恐懼容易延伸至下一代。 因此每次在生態導覽若有機會遇到蛇或有民眾提起,便會藉此機會為牠們平反一下,希望大家透過了解蛇的習性後,便知道如何與牠們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 動物小知識:蛇吃什麼呢? 大多數的肉食動物,多半是機會主義,抓得到、吃得下去,便是食物。

  5. 雨傘節. 發布單位:保育研究科. 雨傘節 (Many-banded Krait) 其他名稱:銀環蛇. 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 分類:爬蟲綱 有鱗目 蝙蝠蛇科 環蛇屬. 特徵:全身由黑白相間之環紋構成,背部中央之黑色環紋寬度明顯較白色環紋寬。 全長最大可達190公分. 分布:中南半島北部、華南、臺灣. 棲地:海拔500公尺以下的森林、次生林、墾植地、草地、農田、溪流、湖沼、濕地。 偏好潮濕有水的環境。 習性:夜行性。 毒性強,但攻擊性不強。 地棲性,以蛙、蜥蜴、魚、鼠類、其他蛇類或蛇卵為食。 Point: 會出現的環境極廣,但特別喜愛水邊或陰暗潮濕處,人們若夜間到這類環境活動應特別注意。 動作緩慢,性情溫馴,不會主動攻擊人,遇到人類接近會趕緊躲入蔭蔽處。

  6. 雨傘節是一種中型的蛇類,最大全長可達170公分,全身僅單純由黑白相間的環紋構成,白色環紋的寬度遠比黑色環紋窄,只有極少數個體的黑色環紋會變成淺棕色、破碎不完整,或環紋消失而呈現全身一致的棕黑色。 可由其單一鱗片的尾下鱗及背中央大型鱗片這些特徵,來和其他蛇類區隔。 雨傘節是以卵生方式生殖的蛇類,於8、9月間交配後,可於春末至夏季產卵,每窩可產卵3到20枚,孵化期1個半月,初生仔蛇全長約25公分。 作者 王緒昂 臺灣生命大百科. 分布. 雨傘節廣泛分布於臺灣全島,金門和馬祖1000公尺以下之低海拔地區。 此外,中國西南和南部地區亦有分布。 作者 王緒昂 臺灣生命大百科. 棲地.

  7. 習性. 雨傘節在夜間活動,多棲息水邊,以魚、蛙、蛇、鼠為食物。 近來面臨了人類捕殺與棲息地被破壞的問題。 雨傘節雖屬於 眼鏡蛇科,但性情較溫和不若 眼鏡蛇 兇猛,受干擾時會盡可能迅速逃走,或將身體盤成大8字形並將頭部藏在蛇身下,除非遭受嚴重威脅,否則不會輕易發動攻擊。 繁殖期在每年的8-9月,春末到夏天產卵,每次產卵數約為3-20枚,孵化期約1.5個月。 保護. 本種於2023年被收錄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3]。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雨傘節,又名或銀腳帶,屬眼鏡蛇科環蛇屬。 其種加詞「multicinctus」意為「多帶的」。 銀環蛇因毒性大而聞名,去除內臟並泡酒的乾燥品為中藥材。 主要分布於中國華南地區、海南、中南半島北部以及台灣山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