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頭份」的地名,完全是臺灣開墾過程的產物。在漢人沒有入拓之前的頭份,是平埔原住民 道卡斯族竹塹社與中港社、以及賽夏族分布的地區。

  3. 歷史 沿革. 「頭份」的地名,完全是台灣土地開拓過程的產物。 在漢人沒有入拓之前的頭份,是道卡斯平埔族竹塹社與中港社、以及賽夏族原住民分布的地區。 遠在清乾隆四年間(一七三九),福建泉州人林耳順,率領閩粵二省漢人約三十餘人,由香山進中港,商得當時居住在頭份地區的平埔族原住民同意,雇用漢民進入頭份從事開墾,此為漢人拓殖頭份的開始。 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廣東嘉應州鎮平縣約兩百人,來到頭份,以田寮為開闢之根據地,此為「田寮莊」(今苗栗縣頭份市田寮里)的由來。 當時墾殖地點的分配,佃人以拈鬮決定墾地的次序,如拈得第一號即為頭份,後來沿用為地名。 以後墾成頭份、二份、四份、河唇、中肚、新屋下及望更寮等地。 「頭份」在開闢當初原先是田寮莊的一個小地名。 它的名稱和頭份地區的開發有密切的關係。

  4. 輝哥的天空.tw › 319 › Miaoli頭份鎮

    頭份鎮開闢,一從竹塹(新竹)自北而南,由鹽水港而山下排而番婆莊。 另一由中港、田寮而到頭份;再由河背而茄苳坑;由沙菁埔而興隆;由斗煥坪而水流東。 詳細行程 (105/06/10-11) 地標公園:位於自強路與中華路三角地,占地雖僅300坪的小公園,公園大石塊有當時的省長宋楚瑜題的「頭份」兩字,園內還設有「客家三合院」及傳統客家「勤耕雨讀」雕像、「母與子」及「鯤與鵬」意象,是為頭份鎮代表性地標。 永和山水庫:是台灣第一座沒有水閘雨水門的自然水庫,壩高89.5公尺,長340公尺,壩頂12公尺高,在壩頂可以欣賞恢宏壯闊的自然風景。 轄區緊臨三灣鄉,山水映襯交織出幽靜虛幻的美景,水庫旁的福德祠供奉著因興建水庫而遷集至此的27尊土地公,形成特殊景觀。

  5. 歷史沿革. 頭份直到清代乾隆以後,才有漢人定居開墾。. 之前,都是原住民居住,有平埔族的陶加斯族、高山族的泰雅族、和賽夏族3族,頭份蟠桃里,舊稱“番婆莊”,就是曾有原住民定居的例證。. 清乾隆4年,泉州人林耳順率領30 多位閩、粵人士,和平埔族 ...

  6. 鄉名以前稱作“頭份”,民國九年改稱“頭分”,光復後再恢復原稱。頭份的地名由來為墾戶們合力墾成後劃分土地的分配次序土地劃為頭份、二份、三份、四份、五份等,在該土地上所建村莊各以名。當中的第一份土地。

  7. 歷史. 「頭份」的地名,完全是台灣土地開拓過程的產物。 在漢人沒有入拓之前的頭份,是道卡斯平埔族竹塹社與中港社、以及賽夏族原住民分布的地區。 遠在清乾隆四年間(一七三九),福建泉州人林耳順,率領閩粵二省漢人約三十餘人,由香山進中港,商得當時居住在頭份地區的 平埔族 原住民同意,雇用漢民進入頭份從事開墾,此為漢人拓殖頭份的開始。 清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廣東嘉應州鎮平縣約兩百人,來到頭份,以田寮為開闢之根據地,此為「田寮莊」的由來。 當時墾殖地點的分配,佃人以拈鬮決定墾地的次序,如拈得第一號即為頭份,後來沿用為地名。 以後墾成頭份、二份、四份、河唇、中肚、新屋下及望更寮等地。 「頭份」在開闢當初原先是田寮莊的一個小地名。 它的名稱和頭份地區的開發有密切的關係。

  8. 2017年3月8日 · 台灣原屬「南島語族」(Austronesian)範圍最北境,遍佈着著我們的南島祖先,後來被漢語族祖先分成「高山族」與「平埔族」兩大系統,兩大系統之下又各分出許多族系。 今日苗栗縣境內的南島民族,屬於平埔族系統的,有較靠海的道卡斯族,以及較靠內山的巴宰族;另外靠內山區域的,有屬於高山族系統的泰雅族、賽夏族。 從地名來觀察,苗栗境內南島祖先的身影,和台灣其他各地一樣,清晰可見。 苗栗,源自導卡斯族語. 「苗栗」這個名字,就是源自道卡斯族語,意思是平原地。 也有寫成「麻里」、「貓裡」、「貓裏」。 以前是道卡斯平埔族「貓裡」社所在地。 1887年(清光緒13年)第一次設縣,採「苗栗」名。 今苗栗市有「嘉盛社區」,嘉盛舊稱「嘉志閣」,是平埔族(當然也是道卡斯族)「嘉志閣社」所在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