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0月20日 · 1979年,臺灣相繼發生「米糠油中毒」、「假酒」事件,進而引發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等民間消費者保護團體興起,揭開 食品安全 征戰序幕。. [1] 著名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含有瘦肉精及四環素的肉品、 塑化劑 、黑心油(油品摻銅葉綠素、 地溝油 、飼料 ...

  2. 簡述. 1979年,臺灣相繼發生「米糠油中毒」、「假酒」事件,進而引發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等民間消費者保護團體興起,揭開 食品安全 征戰序幕。. [1] 著名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含有瘦肉精及四環素的肉品、 塑化劑 、黑心油(油品摻銅葉綠素、 地溝油 ...

    • 事件經過
    • 影響
    • 判刑定讞
    • 外部連結

    大統首先遭查

    1. 1970年代,高振利從小油行開始就一直以低價棉籽油混充高級油牟利。 2. 大統長基食品廠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大統長基特級橄欖油」,被爆其橄欖油含量不到50%、添加「銅葉綠素」調色、添加低成本葵花油(從葵花籽中提取)及棉籽油(棉花籽提取)混充,卻標榜百分之百西班牙進口特級冷壓橄欖油製成,強調100%特級橄欖油、「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等對外銷售。彰化縣衛生局查扣廠房,發現膏狀不明添加物,業者辯稱是葉綠素,卻提不出證明,彰化地檢署與彰化縣衛生局食品衛生科,認為業者恐觸犯《食品衛生管理法》、《刑法》詐欺罪以及摻偽罪(可處3年徒刑),已要求業者將特級橄欖油等相關產品下架,工廠內負責生產特級橄欖油的生產線也暫停。 3. 2013年10月16日,董事長高振利因「大統長基特級橄欖油」遭檢舉不純於以100萬元交保。17日高振利出面向消費者致歉,坦承內部控管不嚴,但強調添加「銅葉綠素」對人體無害。大統涉嫌欺騙消費者,所謂的特級橄欖油是用部分的橄欖油加上廉價的棉花籽油,再加入銅葉綠素調色,且已經賣了7年之久。彰化衛生局技士許婉貞說,「銅葉綠素是規定只能...

    頂新對大統混油不知情卻遭牽連

    1. 2013年11月3日,頂新國際集團旗下的頂新製油屏東廠因查出含有大統長基問題油品而下架21項橄欖油、葡萄籽油等調合油產品,並擬處罰最高新台幣1500萬元。由於針對近來發生食品安全風暴,魏應交及魏應充曾多次出面指出,食品絕對是個「良心」事業,呼籲業界要秉持「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理念,而頂新(非屏東廠)先前都向衛生福利部切結保證油品,但3日起頂新卻陷入食油風暴,被質疑自大統被踢爆摻加銅葉綠素等假油事件後,隱瞞全民19天,因而重創企業形象。 2. 2013年11月4日,頂新國際集團旗下的德克士炸雞店被揭發使用頂新油品。 3. 2013年11月5日,針對產品使用到大統長基問題油品原料,味全董事長魏應充開記者會道歉,並成立新台幣5,000萬元的消費者準備金信託帳戶,以及請辭台灣食品良好作業規範發展協會(食品GMP協會)理事長一職。 4. 2019年6月28日 二審智財法院認定被告頂新屏東廠廠長曾啟明及課長陳聰筆等人,並不是知悉原料油有問題仍購買,改判無罪定讞。 5. 2019年11月27日,彰化地院判決,認為頂新對大統長基所出售油品混油並不知情,大統長基應賠償頂新7725萬餘元,...

    富味鄉表示24支調合油產品中含有精煉棉籽油

    1. 2013年11月19日富味鄉油品事件開庭,負責人承認24支調合油品含有精煉棉籽油。 2. 2014年6月6日 富味鄉生產的調合芝麻香油中加入產品標籤上沒寫的棉籽油,檢方認為富味鄉所為屬於標示不實,未涉詐欺罪,不起訴處分。

    中國大陸

    福建廈門口岸在2013年曾經進口大統長基食品公司食用植物油3批共40363公斤,包括大統金橄欖葡萄籽油、大統金調和特級胡麻油、大統金橄欖葵花油、大統金初榨橄欖油和大統胡麻油。進口後的食用油在廈門市進行銷售。福建檢驗檢疫局督促進口商將這批食用油召回封存。截至10月31日召回20噸。大統公司食用油的中國經銷商在食用油事件中蒙受了庫存壓力和經濟、名譽損失,向大統長基食品公司索賠526萬元新台幣。 針對食用油可能會導致健康傷害問題。台灣記者陳立宏在電視談話節目中提出,應該將其全部銷往中國,幫中國人節育。

    美國

    紐約法拉盛華人超市將所進的相關食用油下架。相關負責人士表示,由於受波及的產品銷量並不好,進貨不多。加上此前台灣品牌的方便麵和瓜子曾經出現過問題。食用油事件可能讓紐約華人對相關品牌再度失去信心。

    2013年10月16日,大統混油事件爆發。2014年7月24日刑事部分二審定讞,大統公司負責人高振利判刑12年。2017年4月27日,智慧財產法院審理味全油品案,二審宣判味全公司負責人魏應充判刑2年定讞。

    戶倉恆信,〈技術發展與「把關」問題〉,《自由時報》,2013-11-04。(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戶倉恆信,〈國外油源難管制/研發米糠油源 解結構難題〉《聯合報》,2014-10-27。(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2019年4月2日 · 此項風暴讓政府首度重視食品安全、廠商判刑坐牢、民間催生消基會,成為台灣食安與消費者意識抬頭的重要里程碑。 由於毒油中的多氯聯苯無法排出體外,中毒者40年來「與毒共存」,甚至已遺傳到下一代。

  4. 2019年4月2日 · 在無數受害者和受害家庭付出健康代價中,換得政府食安組織逐漸強化、《食安法》與時俱進修正、學界亦步亦趨尋找並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對於食品安全的關注,也漸漸在消費者的意識中扎根,成為除了價格以外的重要考量。

  5. 台灣食品安全事件列表 列出歷年發生在 臺灣 的重大 食品安全 事件。 1979年,臺灣相繼發生「米糠油中毒」、「假酒」事件,進而引發 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等民間消費者保護團體興起,揭開 食品安全 征戰序幕。 [1] 著名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含有瘦肉精及四環素的肉品、 塑化劑 、黑心油(油品摻銅葉綠素、 地溝油 、飼料油、工業用油),民間台灣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 為消費者提起 團體訴訟(英語:class action)[2] 然而食安危害的司法求償需要證實,使官方易怠惰輕罰黑心商。 [3] 2011年後,台灣再次爆出一系列的重大食品安全問題事件。 連續數年的大量食品安全事件與「黑心食品」的出現使得台灣社會乃至有關國家地區都產生了擔憂。 台灣民眾對食品安全也感到擔憂,形成一系列後續影響 [4]

  6. 2013年11月7日 · 2013年11月7日. 台灣眼下仍未止息的黑心混油風暴,除了再度引發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信心動搖外,也引發了人們對政府官員的信任危機。 食用油脂業者此前稱以低價油混入假冒高價油,是業者公開秘密與業界常態,而從食品業巨人頂新集團販賣問題油脂已有六年來看,這種"常態"說法所言不虛。 在這波食安風暴中除了政府多種優良廠商認證公信力被摧毀,官員們處理食安的公信力也受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