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20日 · 2021-07-20. 分享. 傳送. A+. 高端疫苗通過衛福部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食藥署公布該疫苗和AZ疫苗中和抗體的比較數據為3.4,數據漂亮。 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則說,「這是沒有用的數字,不具有任何參考價值,連看都不想看。 」因為抗體效價並不等於實際施打的保護力,效價數據很,並不代表具有可靠的保護力。 食藥署6月10日公布EUA審查標準,國產疫苗須和AZ疫苗進行中和抗體的「不劣性」比較試驗。 昨天食藥署雖未公布AZ疫苗的中和抗體結果,但高端疫苗組與AZ疫苗組原型株活病毒GMT R的95%信賴區間下限為3.4,遠大於標準要求0.67

  2. 2021年7月19日 · 高端疫苗目前剛結束二期實驗,並宣布血清陽轉率達99.8%,中和抗體之幾何平均效價(GMT titer)為662,倍率比值為163增加。 圖/高端疫苗目前研發位於哪個階段?

    • 高端抗體暴增25倍1
    • 高端抗體暴增25倍2
    • 高端抗體暴增25倍3
    • 高端抗體暴增25倍4
    • 高端抗體暴增25倍5
  3. 2021年7月19日 · 食藥署:高端疫苗中和抗體效價為AZ疫苗3.4.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研發組副組長暨食藥署署長表示,經過一天充分的審查與討論,鑑於高端疫苗的中和抗體數據已證明不劣於國人接種AZ疫苗的中和抗體結果,達成食藥署公告之「新冠疫苗專案製造或輸入技術性資料審查基準」要求,且安全性數據顯示無重大安全疑慮: 1. 高端疫苗組與AZ疫苗組之原型株活病毒中和抗體幾何平均效價比值(geometric mean titer ratio, GMTR)的95%信賴區間下限為3.4倍,遠大於標準要求0.67倍。 2. 高端疫苗組的血清反應比率(sero-response rate)的95%信賴區間下限為95.5%,遠大於標準要求50%。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4. 2021年6月11日 · 國產疫苗能否正式開打,竟得先過AZ這關!. 6月10日傍晚5點,高端疫苗二期臨床試驗結果解盲。. 整場記者會中,「中和抗體效價」「免疫橋接」等專有名詞,一般人很難聽懂。. 總體而言,這款疫苗的安全性與耐受性良好,抗體濃度也有一定數值 ...

    • Q1、追加劑實驗的實驗設計是?
    • Q2、四種追加劑組合,哪一組受試者的抗體上升最多?
    • Q3、四種追加劑組合,哪一組副作用最高?
    • Q4、此次追加劑實驗的結論為何?

    研究共招募340位已施打兩劑AZ疫苗的醫療照護人員為受試者,平均年齡35歲,男女比約為1:2。 此次追加劑實驗共計四組,將340位受試者隨機分配,分別接種莫德納全劑量、莫德納半劑量、全劑量BNT、全劑量高端,並在受試者完成追加劑施打的一個月後,進行免疫生成性與不良反應分析。 林口長庚醫院檢驗醫學部副主任黃瓊瑰表示,除了針對體內中和抗體的濃度展開分析,實驗中,也進一步執行了武漢株、Alpha、Delta、Omicron的中和抗體效價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在施打完第三劑後的第28天,不論是使用哪一種廠牌的疫苗當追加劑,皆可提升受試者中和抗體的濃度。 若從抗體增加的幅度來看,mRNA疫苗仍優於蛋白質次單元疫苗。中和抗體濃度上升倍數分別是:莫德納全量47.7倍、莫德納半量39.8倍、BNT 32.2倍、高端12.7倍。 針對現今最流行的Omicron,中和抗體效價的提升效果如何?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是此次臨床實驗的主持人邱政洵指出,結果同樣顯著。莫德納全劑量組上升86.6倍、莫德納半劑量組上升81.5倍、BNT組上升71.1倍、高端組上升32.9倍。 至於預防重症高度相關的指標「T細胞免疫反應」,四組受試者同樣都有明顯提升。上升倍數分別為:莫德納全劑量是4.2倍、莫德納半劑量達3.9倍、BNT為3.1倍、高端則有3.3倍,四組...

    結果顯示,施打後的副作用,以莫德納比例最高,高端比例最低。 在全身性副作用上,全劑量莫德納在發燒、疲勞、肌痛、頭痛、噁心的表現上,都是四組之最。 💉第三劑、次世代疫苗、口服藥,誰是全球解封的希望? 半劑量莫德納則與BNT的副作用比例相當,只是在劇烈程度上,半劑量莫德納仍強於BNT。至於高端則是在所有全身性副作用上,皆最為輕微。 圖/長庚醫院提供 在注射部位的作用上,莫德納全劑量不論是在痛、紅、種的比例上,都冠居四類追加劑組合,其中更有近100%的受試者,會有痛、腫的感受;在劇烈程度上,也以全劑量與半劑量莫德納分居一、二,接著依次為BNT與高端。 圖/長庚醫院提供

    邱政洵強調,此次追加劑實驗結果發現,針對施打兩劑疫苗的醫療照護人員,不論是使用何種廠牌疫苗做為追加劑,施打後一個月的血清抗體生成性或細胞免疫反應,都有顯著提升。 若從抗體增加的幅度來看,mRNA疫苗仍優於蛋白次單元疫苗;T細胞免疫反應則是在不同疫苗追加劑之間並沒有明關差異。 最後,邱政洵呼籲,希望這項結果有助於台灣進一步推動COVID-19疫苗的施打,並且建議民眾在接種完前兩劑疫苗後,都應在間隔三~六個月接受第三劑追加接種,以提升疫苗對人體的保護力,預防新冠病毒變異株感染。 圖/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左三)率團隊完成追加劑臨床實驗。蔣濬浩攝

  5. 2022年1月7日 · 該實驗共計收案三組320人,分別為完整接種過兩劑AZ、兩劑高端或兩劑莫德納者,總計收案960人。三組受試者,將進一步隨機施打半劑量高端、全劑量高端、全劑量AZ或半劑量莫德納,作為追加劑,並持續進行六個月的追蹤。

  6. 2021年7月16日 · 混打組受試者體內S特異性和RBD特異性IgG抗體水平更,分別達到第二針接種當天的115和125(P<0.001)。 第二劑接種30天後: 兩組受試者的S特異性IgG抗體水平仍與第二針接種後7-10天的水平相似。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