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鳳蝶科 (學名:Papilionidae)是 蝴蝶 鳳蝶總科中的一個科。. 下級分類中,共有3個亞科,約26屬,包含了約600個物種 [2]。. 鳳蝶物種多爲中至大型蝴蝶,牠們大部分種類翅面上斑紋色彩華麗鮮豔,外觀華美,飛翔迅速,姿態優雅,相當引人注目,當中更包括了 ...

  2. 臺灣鳳蝶(學名: Papilio thaiwanus ),台灣特有種蝴蝶,又名渡邊鳳蝶、臺灣藍鳳蝶,為鳳蝶科 鳳蝶屬下的一個種。

  3. 鳳蝶科Papilionidae 台灣已知10屬41種. 鳳蝶科Papilionidae. (一) 昆蟲的分類:動物界→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鱗翅目→鳳蝶科. (二)鳳蝶科:俗稱鳳蝶,生活史為卵→幼蟲→蛹→成蟲,屬於完全變態昆蟲。. 幼蟲五個齡期,一至四齡常偽裝成鳥糞狀,遇到騷擾時會以 ...

    • 鳳蝶1
    • 鳳蝶2
    • 鳳蝶3
    • 鳳蝶4
  4. 鳳蝶科是一群外型相當美麗、形態多樣的蝴蝶,從翅展長度2-3公分的小型燕鳳蝶 (Lamproptera)到翅展20公分的大型鳥翼蝶 (Ornithoptera),足以可見牠們體型大小的懸殊差異。. 全世界有32屬約550種鳳蝶,而光是鳳蝶屬 (Papilio)的物種就占了全數一半以上。. 牠們大多分布 ...

    • 發現及命名
    • 觀察及研究
    • 分佈
    • 譜系關係
    • 特徵及習性

    初次發現

    在台灣寬尾鳳蝶於1930年代被發表以前,昆蟲學家普遍認為寬尾鳳蝶屬可能是中國大陸的特有類群。直到1932年7月中旬,宜蘭農林學校(今國立宜蘭大學)的日本籍教師鈴木利一帶學生至台北州羅東郡蘭陽溪畔的烏帽山(位於今宜蘭縣大同鄉寒溪村與南澳鄉金岳村交界)演習林採集時,與兩位學生(姓名不詳)共同捕獲一隻未曾記錄過的大型鳳蝶。這隻鳳蝶被鑑定為寬尾鳳蝶屬的物種,引起當時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教授素木得一的興趣。素木初次見到鈴木採集的標本時大感驚訝,表示台灣居然也有過去只被認為中國特有的蝶種。

    命名經過

    1933年5月,素木得一帶著他的助手中條道夫前往該地點,歷經數天辛苦等候,終於採集到第二隻台灣寬尾鳳蝶,由於這次採集的旅費多達800日圓(當時相當於192美元),因此寬尾鳳蝶也被戲稱為「八百圓蝶」。一年後,素木與昆蟲學家楚南仁博將台灣寬尾鳳蝶以新物種的地位發表,並將學名定為 Agehana maraho,其中種小名 maraho 源於當地原住民泰雅族語言中的 mrhuw,本意為「令人尊敬的、有智慧的人」,素木和楚南則解釋為「頭目」,以彰顯此物種在蝴蝶研究界的地位。1935年,素木將台灣寬尾鳳蝶加入他所提出之日本天然紀念物報告中,並獲得主管機關採納,所以台灣寬尾鳳蝶也是第一個被列入天然紀念物名單中的台灣蝴蝶。1936年,生物學家松村松年指出寬尾鳳蝶的後翅尾突有兩條翅脈通過,形成寬大的尾突,這個獨特的特徵使寬尾鳳蝶應該自成新屬,松村將之命名為寬尾鳳蝶屬(Agehana),這個學名組合長期被後來的研究者和出版品採用。 自1932年初次發現到1936年為止,台灣寬尾鳳蝶也只共有3雄2雌個體之記載,因此自那時起就被視為稀世珍種,日本蝶類採集學家甚至稱之為「夢幻之蝶」(幻之蝶)。 日治時期結...

    寄主植物

    台灣寬尾鳳蝶在日本人首次發現以後,雖然對其研究有了部分進展,但學術界對於其幼蟲生活史以及其與寄主植物的關係了解仍非常有限。 一直到任職於宜蘭順安國小的廖有麟先生,於1966年8月在宜蘭太平山上的樟科(學名:Lauraceae )植物臺灣檫樹(學名:Sassafras randaiense)葉片發現台灣寬尾鳳蝶的終齡幼蟲,帶回飼養3天後觀察到其化蛹,隔年羽化成蝶的過程,這是首次有人觀察到台灣寬尾鳳蝶生活史之紀錄,同時也是第一次觀察到與寄主植物之間的關係。 後來廖有麟並與同校另一位教師張士珍,經過十餘年的觀察與研究,集結相關習性、生態,建立起其,爾後給予其他相關研究提供了完善的資料。 除此之外,台灣寬尾鳳蝶的生態調查與保育工作由雪霸國家公園與農委會林務局負責,並委託生物學家經進行生態調查,歷經數年的觀察研究,成果豐碩,但至今仍有部分其生活史與習性仍待釐清,例如一年羽化次數,目前有一年一世代、一年兩世代或是一年世代不固定的爭論,以及寄主植物是否能以其他植物替代等,未來需進一步研究。

    標本採集

    台灣寬尾鳳蝶以其臺灣國蝶的美名,美麗的型態與極其稀有的特色,就算過去標本所費不貲,仍吸引無數中外昆蟲學家以及業餘收藏家的喜愛,一位於四十年前曾參與蝴蝶工業的原住民表示,當時辛苦尋找一天,也只能發現一隻,這表示寬尾鳳蝶的數量與族群密度從鈴木利一發現時起就一直維持在數量不多的情況,故能在蝴蝶標本市場中保持高價位不墜很長一段時間,但隨著蝴蝶工業的沒落、日本收藏市場的萎縮、野生動物保育法的設立,使寬尾鳳蝶遭獵捕的壓力也大為減少,但至今仍偶有盜獵情況。 台灣寬尾鳳蝶的價值並非只是美麗和稀有,由於寬尾鳳蝶與臺灣檫樹都同是冰河孓遺物種,所以這兩者在學術研究上具有極高的價值。

    目前全世界寬尾鳳蝶屬的分佈地僅侷限於東亞地區,西起中國四川、貴州,東至台灣一帶。 在台灣分佈地北至宜蘭太平山、烏帽山、新北市三峽,東至花蓮玉里、富源一帶,往南以高雄藤枝為其分布南限,垂直分佈於海拔1000-2000公尺間。

    研究台灣寬尾鳳蝶的基因鹼基序列,與其他鳳蝶現存物種比較,發現被認為是東亞特有的「寬尾鳳蝶屬」,其實應為「美洲鳳蝶亞屬(Pterourus)」的同物異名;同時根據譜系發育分析與基因序列定年,可推論寬尾鳳蝶屬係於1800萬年前的新生代中新世早期,由北美洲經由白令海地峽遷徙至東亞地區,後來因氣候暖化,冰河消退、陸橋消失,使得寬尾鳳蝶屬與其他北美洲近緣物種斷絕往來,呈現「美洲-東亞隔離」之分布。寬尾鳳蝶的此項基因特徵顯示,在漸新世至中新世的冰河時期,東亞與北美洲之間的生物洲際播遷是相當頻繁的現象。

    卵型態

    寬尾鳳蝶雌蝶剛產下的卵為翠綠色,隨著受精卵成熟,顏色會逐漸變黃、變深,最後孵化成幼蟲。卵的外觀呈圓球形,表面光滑,底部扁平,中央有一個不明顯的精孔,卵高約1.15公釐,直徑約為1.65公釐,因此台灣寬尾鳳蝶的卵比另一種台灣鳳蝶——青鳳蝶的卵為大,過去曾有部分書籍或文獻中將台灣青鳳蝶卵圖片誤植為台灣寬尾鳳蝶的卵,

    幼蟲型態

    幼蟲以台灣檫樹葉片為食,食性單一,剛破殼時,會以蛋殼為食物來補充體力,幼蟲共分為五齡,前四齡幼蟲外觀似鳥糞,一齡幼蟲體長0.3公分,頭部為俱光澤之黑褐色,身體左右有明顯刺狀物突出,胸部體色為黑色,腹部為深褐色,另外幼蟲胸部第三節氣門線與腹部一、二、三節氣門線到亞背線為止有斜白帶現象。二到四齡幼蟲體色漸淡,漸轉為污白色,且原身體左右刺狀物消失,終齡幼蟲體色為翠綠色,身長4.7公分,蟲體後胸左右各有一個巨大眠狀紋,其中間體為黑色並以淺咖啡色環繞,腹部兩側有一對環形紋,顏色會隨成長而加深,最後會轉為深紫色,終齡幼蟲化蛹前體色會變為灰白色。

    蛹型態

    蛹的顏色為褐色,蛹長平均為3.7公分,寬度平均為1.25公分。

  5. 鳳蝶科. Papilionidae. 分佈:. 世界上鳳蝶已知約有550~600種,鳳蝶多樣性最高的地方在美洲熱帶地區,其次為印度、澳洲。. 臺灣本島及周邊離島地區鳳蝶現存共計有31種,此外有7種來源不確定或偶然從臺灣以外的地區進入的偶產種、迷蝶。. 成蝶形態特徵:. 鳳蝶科 ...

  6. 珠光鳳蝶翅膀獨有的珍珠光澤,更讓牠成為收藏家的最愛,加上食草-港口馬兜鈴(Aristolochia zollingerianna Miq.)因為濫採而日漸稀少,讓這種臺灣之寶的數量越來越少。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