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Kanripo 漢籍リポジトリ : KR4h0001 文選-梁-蕭統. KR4h0001 文選-梁-蕭統 (master) [030-1a] 30 《文選》卷三十. 雜詩下. 盧子諒時興一首. 亹亹圓象運, 悠悠方儀廓。 忽忽歲云暮, 游原采蕭藿。 北踰芒與河, 南臨伊與洛。 凝霜霑蔓草, 悲風振林薄。 摵摵芳葉零, 橤橤芬華落。 下泉激冽清, 曠野增遼索。 登高眺遐荒, 極望無崖崿。 形變隨時化, 神感因物作。 澹乎至人心, 恬然存玄漠。 [030-2a] 陶淵明雜詩二首.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然望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還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 [030-3a] 秋菊有佳色, 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憂物,

  2. 銅錫鉛鍇, 赭堊流。 綠碧紫英, 青雘丹粟。 太一餘糧, 中黃瑴玉。 松子神陂, 赤靈解角。 耕父揚光於清泠之淵, 游女弄珠於漢皋之曲。 [004-4a] 其山則崆𡹕嶱嵑, 嵣㟐嶚剌。 岝㟯嶵嵬, 嶔巇屹𡿖。 幽谷嶜岑, 夏含霜雪。 或峮嶙而纚連, 或豁爾而中絕。

  3. 然猶躡父,登泰山,建顯號,施尊名。. 大漢之德,逢涌原泉,沕潏曼羨,旁魄四塞,雲布霧散,上暢九垓,下泝八埏。. 懷生之類,沾濡浸潤,協氣橫流,武節猋逝,邇陿遊原,遐闊泳沬,首惡鬱沒,晻昧昭晣,昆蟲闓澤,迴首面內。. 然後囿騶虞之珍群,徼 ...

  4. 初三年, 余朝京師, 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 斯水之神, 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 遂作斯賦。 其辭曰: [019-15a] 余從京域言歸東藩。 背伊闕, 越轘轅。 經通谷, 陵景山。 日既西傾, 車殆馬煩。 爾迺稅駕乎蘅皋, 蓄駟乎芝田。 容與乎陽林,

  5. 罔不率俾,功高乎伊周,而賞卑乎齊晉,朕甚恧焉。. 朕以眇身,託于兆民之上,永思厥艱,若涉淵水,非君攸濟,朕無任焉。. 今以冀州之河東河內魏郡趙國中山鉅鹿常山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為魏公,使使持節御史大夫慮,授君印綬冊書,金虎符第一至 ...

  6. 【電子佛典集成】 【卍續】 No.1218-A達磨血脉論序¶. 達磨大師血脉論No.1218¶. No.1218-A達磨血脉論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軍事賜緋魚袋任哲作. 原人之心。 皆具佛性。 泛觀諸家禪說。 一切經文。 原其. 至當之理。 未有不言自己性中本來真佛。 達磨西來。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蓋謂自己真佛。 不出一性之中。 人人不自委信。 所以向外馳求。 將謂自性真佛外。 有別佛。 故諸佛諸祖師說法。 要人省悟自己本來真. 佛。 不假外求。 又緣種種法語。 泛濫不一。 轉使學人惑. 亂本性。 無悟入處。 惟有達磨血脉論。 並檗傳心法. 要二說。 最為至論。 可以即證自己佛性。 使人易曉。

  7. [幹-干+舟 高僧傳 1第一卷 7第七卷 音續高僧傳 1卷第一 6卷第六 11卷第十一 17卷第十七 音弘明集十四卷 1第一卷 5第五卷 音廣弘明集 1上卷 廣弘明集前序 2中卷 13集卷第十三 3下卷 24集卷第二十四 法顯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