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9日 · 「當時台灣還沒有自己的機器人,都是國外廠商。 」黃識忠表示,彼時的機器人必須由軟體工程師操作電腦,讓手臂了解位置在哪裡,才能下指令動作,等於手臂歸手臂、電腦歸電腦。 反映在供應鏈,手臂商只出手臂,如果客戶有特殊應用,需要視覺系統再和外接鏡頭廠商合作,即使是世界工業機器人 4 大家族:瑞士 ABB、德國庫卡(KUKA AG)、日本發那科(FANUC)和安川電機(YASKAWA),亦皆採此做法。 達明當時有兩條路可走,一是依循 4 大家族現有產品功能,以低價取勝;第二條路看是否能找出市場痛點,研發新產品。 「我們選了第二條路。 」黃識忠指出,當時觀察到市場缺乏結合視覺和手臂的產品,就算不少廠商宣稱自家的機器人有視覺功能、可以認知環境,卻很難落實到應用端。

  2. 2019年9月12日 · 適度壓力+好好休息 = 能力增強. 壓力+休息=成長。. 無論你追求的是哪方面的成長,這個公式都成立。. 在運動科學領域中,這種壓力搭配休息的循環常被稱為「週期化」。. 壓力可以挑戰身體,在有些情況下把身體逼到接近疲乏。. 這裡所謂的壓力 ...

  3. 2020年11月6日 · 這種評選方法讓瓊斯和王大順可以輕易分辨出,差一點就跨過補助門檻的扼腕組,像是位於 16% 的人,以及剛好勝出的低空飛過組,像是位於 14% 的學者,並將之命名為「近勝」組和「窄贏」組。 這兩組申請人的條件相仿,包含申請預算的時間、論文發表的數量,以及論文獲得引用的次數。 換句話說,兩者職涯發展的重大差異,只有一個人在職涯早期就拿到 100 萬美元,一個則沒有。 研究結果顯示,623 位近勝組和 561 位窄贏組,在未來 10 年研究出版的數量相當,獲得 100 萬的窄贏組並沒有因為資金充足,而有更多的研究產出。 更弔詭的是,近勝組有 16% 的機率發表出「熱門」論文,亦即在特定領域和年份,被引用次數前 5 名的研究,高於窄贏組的 13%。

  4. 2014年6月6日 · 在人生的旅途中,難免遇到挫折、不安的時刻。. 當你感受到,我沒那麼厲害、我不屬於這理、我害怕我做不到...的時候,Amy Cuddy說:「我要你們這樣站著!. 它會讓你感到充滿力量。. 」花2分鐘,雙手插腰、抬頭挺胸,擺出神力女超人的姿態。. 因為 ...

  5. 2014年9月16日 · 例如,埋首伏案工作的人,休息時就要站起來、舉高手,以放鬆肩頸肌肉,或是做做擴胸運動,矯正駝背。 你可能要問:「我坐兩、三個小時都不會感覺累,一定要站起來活動嗎?

  6. 2007年1月12日 · 忠告1. 管理者最重要的責任在於創造績效. 管理者必須對其所管理的機構提供方向,思考機構肩負的使命,為機構設定目標,並為機構應達到的績效統籌資源。. 有效性,也是管理者取得個人績效與成就的首要要求。. 《Management: Tasks, Responsibilities, Practices》1973 ...

  7. 2017年8月29日 · 1. 別讓壞情緒牽著你的鼻子走. 要不被負面情緒控制,勢必要訓練好領導者都必須具備的兩個特質「同情心」與「同理心」。 他舉了從前籃球之神麥可.喬登(Michael Jordan)在一場對上熱火隊的比賽中,被敵對隊友攻擊的故事。 對方犯規再掀還試圖激怒他,但喬登穩住了心情,告訴自己說「在籃球場上我是穩贏的,這是他們唯一可以擊敗我的方法」,說服自己保持體力、不多廢話,繼續試圖贏得比賽。 2. 喜歡不舒服的感覺. 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卡羅爾 · 德韋克(Carol Dweck)致力研究於「成長心態」,他的看法是「如果你拒絕不舒適的環境,那就會限制你自己的成長能力。 」實驗與挑戰會推動你到新的境界去,唯有「失敗才是發展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