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23日 · 228 受難者名單攤開來就是一個很強的內閣名單──三支影片告訴你年輕人如何看 228. CO 肥皂箱 2018-02-23. 【我們為什麼選這篇文章】 發生在 70 年前的 228,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或許很遙遠,但絕對不是沒關聯。 「年輕人幹嘛關心二二八」、「為什麼不放下仇恨」,如果你身邊也有人有類似的想法,不妨讓他們看這篇文章。 二二八不該只是一段逝去的歷史,而是和這座島上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 如果想了解更多年輕人如何看 228,也歡迎參加明天下午由 47個民間團體發起二二八71周年紀念行動。 (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攝影、剪輯/何宇軒. 「228」對年輕朋友們來說,似乎很遙遠。

  2. 2020年5月20日 · 蔡英文第二任期新內閣今天上路但行政院公布的內閣名單中女性政務官比例只有4.76%是台灣民主轉型 30 年以來女性比例最低的內閣不僅婦女新知基金會發出抗議聲明諷刺史上最內閣竟然出現在台灣第一位女總統的任期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民間委員也發聯合聲明表示失望無法接受呼籲行政院提出補救措施向人民交出具體的性別政績。 女性政務官僅佔4.76%,婦團批民進黨違背「白皮書」承諾. 行政院 的新內閣閣員名單出爐,閣員的性別比例失衡招來民間婦女團體的抨擊。 據 婦女新知基金會 的統計,42名新任政務官中僅有2名女性,分別是勞動部長許銘春及公平會主委黃美瑛。

  3. 2016年11月22日 · 川普的團隊即將出爐繼川普幕僚爆出根本「 歧視恐怖平衡 」——反同志的女性有種族歧視的同志以及歧視女性的黑人——之後川普最新提出的內閣名單又被認為是一群問題兒童」。 紐約時報直嗆這絕對不是什麼諷刺作品而是現實:「一個涉白人至上主義和女性歧視的人將成為白宮首席策略師一個據稱因種族歧視而被否決法官任命的人將成為司法部長一個收了莫斯科的錢的恐伊斯蘭者將成為國家安全顧問。 更直批川普「令他自己和我們的國家都感到難堪 」,因為他並沒有選擇那些有原則性的共和黨員,而是特定的偏激分子。 (責任編輯:林芮緹) 川普宣布聘請邁克爾·弗林(Michael Flynn)中將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決定尤其令作者震驚。 (湯森路透) 文/ 紐約時報 紀思道. 川普政府會是什麼樣?

  4. 2018年5月21日 · 各界預想中國處理完外患與美國的貿易戰),就會開始進行臺獨分子的剿滅工作而台灣的民間網絡也會受到波及將來即使不是政治人物一般民眾也可能會遭到思想與言論審查網上盛傳的臺獨初步戰犯名單總覽. 中國的國台辦 5/16 舉行例行記者會時回應臺獨分子名單的相關問題國台辦沒有正面回答不過發言人表示:「臺獨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胡同只會給台灣同胞帶來災難。 我們說過,凡走過必留痕跡。 任何執迷不悟、頑固的臺獨分子,都必將受到人民的譴責和歷史的懲罰。 」也顯現出中國統一的決心。 中國媒體趁勢亮相「臺獨」分子撲克牌.

    • 六都直轄市──為什麼大家競爭直轄市?
    • 台灣直轄市的「反民主」特質:取消地方自治選舉
    • 爭取升格直轄市的誘因:爭取更多的財源/更多的城市能見度
    • 如何解決一國二制,二等國民的不平?
    • 直轄市與一般縣市的平等運動
    • 一國三制的鄉鎮市區級政府?直轄市是否維持地方自治?
    • 直轄市一般區是否應該恢復地方自治及地方自治選舉?
    • 他山之石:從日本地方體制看臺灣的「新直轄市體制」
    • 直轄市區自治的聲音凝聚不易,反而廢鄉鎮市自治選舉,聲浪抬頭
    • 尋找一個既能杜絕買票丶黑道丶黑金政治;又能鼓勵人才下鄉,落實在地經營的「地方自治選舉制度」?

    台灣許多縣市都希望能升級為直轄市,但到底哪些縣市有、台灣城鎮升級成直轄市的歷史又是如何呢?關於直轄市的制度,全世界只有中國及台灣,歐美日目前均無類似制度,美國華則是盛頓特區,日本是東京市、英國是倫敦市、法國是巴黎市。

    關於台灣直轄市的發展歷史,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1、1967.7.1:台北市改制為直轄市/市長高玉樹 《停止選舉丶市長參加內閣會議丶市府官員局處長職等提高二級。》 1968將內湖鄉丶南港鎮丶木柵鄉丶景美鎮丶北投鎮丶士林鎮納入轄 區。1994年11月底才恢復自治選舉。 2、1979.7.1:高雄市改制為直轄市/市長王玉雲 《停止選舉丶市長參加內閣會議丶市府官員局處長職等提高二級。》 1994年11月底才恢復自治選舉。 3、2010.12.25:五都時代。 「新四都:高雄市(合併高雄縣)丶新北市(原台北縣)丶台中市(台中縣市合併升格)丶台南市(台南縣市合併升格)」新四都中原台北縣丶台中縣丶高雄縣丶台南縣比照原台北市丶高雄市,鄉鎮市停止自治選舉,改制為派出機關,區長官派代表停止選舉,過渡時期四年為區...

    一般縣市與直轄市在財政、人事職等、編制、及權限上的落差,導致許多縣市競相爭取升格為直轄市,希望升格後能爭取到更多的財源分配、更大的舉債空間、更多的人事編制、職等可以提高吸引人才。 因為這個原因,台北縣、台中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及桃園縣在2009年競想爭取升格為直轄市。而當時馬政府在欠缺總体完善的配套政策下就同意五都升格及後續桃園縣變成桃園直轄市,台灣邁入六都年代。小小一個台灣,有六個直轄市,比起中國(只有4個)還多出二個,難怪成為各界嘲笑。

    六都佔人口的 70% 以上,其他 16 個縣市人口不到 30%。而台中縣市、高雄縣市丶台南縣市合併,那為何台北縣丶市丶基隆市不合併?只為了葉爾辛效應嗎? 而相對地一般縣市,則大為不平,認為是被視為二等公民,認為錢都被直轄市搶走了大部份!由於認為直轄市地位高於一般縣市,所以這種相對剝奪感一直存在。 至於如何解決六都帶來的縣市不同等的問題?有幾種解法: (一)六州(五州三廳) 有人主張依據日治時期「五州三廳」的架構,而有在縣市之上再架上「類似州」概念,將台灣行政區重新劃分的主張,如分為六州,北北基(3)、桃竹苗(4)、中彰投(4)、雲嘉南(5)、高高屏(3)、宜花東(3)。提出這種主張者認為如此才能使六州均等,使那些未升格直轄市的地方也才能受到重視。 我個人對這樣的主張基本上是不贊成!理由是: ...

    我認為要縮短直轄市與一般縣市的不公平,避免二等公民的相對剝奪感,需要從基本觀念及其相關配套制度著手: (一)、基本觀念: 直轄市及一般縣市是否應該立足點平等的地位? (二)目前制度上的不公平,及改革之道: 直轄市與一般縣市在行政層級是平等的,但目前中央政府在制度設計上就將兩者予以不平等對待,例如: 1、直轄市長可以參與行政院會、一般縣市長則不能: 直轄市可參加行政院會,向行政院長及中央各部會發言並當面建言或爭取資源,並提高其能見度! 而相反的,其它縣市首長,則不能參加開會,在制度上已經刻意矮化一般縣市長。其實直轄市參與內閣會議也是一個歷史偶然,因為台北市升格直轄市後,停止選舉,改為派出機關,才將之納入內閣,這也是反民主的一個意外,郤被往後一直延用。 2、中央與地方縣市政府「缺乏制度化的溝通建...

    (一)是否維持地方自治?一國三制。 一般縣市:維持現有鄉鎮市地方自治及地方自治選舉! 直轄市:鄉鎮市均改為區 1、原住民區:恢復實施地方自治及地方自治選舉。 2、一般地區:取消地方自治改為派出機關,取消區級地方自治選舉,改為官派! (二)鄉鎮市是否有必要改為區?村是否一定改為里? 鄉鎮市原有歷史發展沿革,也有發展程度及人口密集度的內涵,卻完全被取消,導致無法從「區」丶「里」去判斷人口密集度。 鄉:人口較稀疏。 鎮:人口較密集。 市:人口密集區。 里:市鎮人口較密集區 村:鄉下的村,人口較稀疏。 日本東京都丶大阪府丶京都府及一般縣,均有市町(相當於台灣的鎮)村(村相當台灣的鄉)。

    (一)121 鄉鎮市(扣除 6 個原住民區,剩下 116 區),人口約一千萬人停止地方自治及選舉。 (二)二年的檢討期早已過了! 2009 年當時內政部長江宜樺同意二年後通盤檢討! (三)以「都會型小面積」的台北市的行政分區,套在其他「城鄉混合型大面積」的新直轄市,治理模式顯然加速擴大直轄市範圍內的城鄉差距! (四)五都實踐經驗反省: 1、鄉鎮區加速邊緣化。 2、市政府一級單位集權,區長指揮大幅下降,導致第一線服務效能降低! 3、缺乏地方自治,導致地方沒有發展動能,在地經濟丶產業丶文化丶城市發展均缺乏在地動能。自生自滅。

    (一)東京都:面積 2188 平方公里,人口 13461531 人。 原東京市都心有 23 特別區(平均一區約 40 萬人) 轄下另有26市丶5町丶7村。 1974年23特別區為完整自治體,有完整地方自治選舉。(1974年以前區議員選舉,區長官派) (二)以台北看天下: 六都取消鄉鎮市級地方自治──是開民主倒車。

    廢鄉鎮市自治選舉的理由: 1、買票丶黑道丶黑金體制丶地方派系分贓,人才不能出頭,反而妨害地方發展。 2、1996年國發會共識。 3、民進黨黨綱。 4、五都實踐經驗,國民黨傳統地方派系瓦解的效果很顯著,有利於首長推動政務! 5、地方黑金派系與國民黨結合把系鄉鎮市長,妨害縣市首長推動政務!

    (一)現行地方選舉制度的缺點: 1、選舉區太小,容易受買票影響。 也容易受人情及黑道壓力影響,因而綁樁賄選效果顯著。 為了綁樁而民意代表丶公職人員朝向跑婚喪喜慶及個人服務,而反而忽略地方公共事務丶公共治理的專業努力! 2、買票丶黑金網絡形成地方派系控制政府資源、分贜地方利益。 (二)如何改革目前選制的缺失? 1、改為全政黨比例代表制:(投政黨票,而非投個人) 此制度的優點: (1)可以杜絕買票。 (2)可以杜絕政黨提名黑道及犯罪人員。 (3)可以大幅降低個人選舉成本,及當選後的爭取連任維護成本。降低從政的財力成本。 (4)可以讓各政黨落實關心地方公共事務及公共建設、地方發展目標。 (5)可以鼓勵各政黨挑選各地熱心公共事務的各行各業人才參與政治。 (6)可以鼓勵更多年輕人下鄉服務地方公共事務。...

  5. 2021年12月14日 · 連柏翰 2021-12-14. 德國外長貝爾伯克。 圖片來源:翻攝自 IG abaerbock。 過去擔任歐盟領頭羊的德國,因為前總理梅克爾的務實路線,持續溫和應對中國,甚至推動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然而,德國新內閣於上禮拜正式上任,抗中態度明確的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受到矚目,不過,她要延續選前的抗中挺台政策,會遇到一些阻礙。 德國新外長貝爾伯克是誰? 貝爾伯克 (Annalena Baerbock)1980 年出生,明天(12 月 15 日)滿 41 歲。 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社會心理學家,都是環保與和平主義者,形塑她反核與世界和平的理念。 青少年時期,貝爾伯克擔當運動員,在彈簧床項目拿過銅牌,1994 年成為擔任德國體操團出賽世青錦標賽,後因傷結束職業運動生涯。

  6. 2022年2月8日 · AI 內閣將上任!Google 前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從「AI 數位政府」出發,解析台灣創新/新創機會 ... 【專訪】第三波網路革命來了,Google 台灣前董事總經理簡立峰:未來人人都要學習 AI 工具,增強生存技能 全新一週 Podcast 2023-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