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2月14日 · 第五名:東條英機(五百萬人死亡). 日本軍國主義代表人物──東條英機。.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東條英機曾是日本皇軍的大將,也曾是內閣總理大臣及陸軍及陸軍關東軍參謀長,當然這些其實還不夠,他其實還擔任過內務部長、外交部長、教育部長 ...

  2. 2017年9月25日 · 希特勒不是什麼靠長相迷人擄獲群眾的領袖。 但是希特勒的演說卻成功讓全德國的人盲目地崇拜,相信只有希特勒說的話才是真理。 就在這些年,希特勒漸漸發現自己擁有演說天賦,最後讓希特勒相信自己就是注定要改變德國的偉人——納粹黨和「元首(Führer)」也就此誕生。 (責任編輯:林芮緹) 希特勒演說。 (By Bundesarchiv, Bild 101I-808-1238-05 / CC-BY-SA 3.0, 維基百科 ) 【前情提要】一戰落敗之後,德國為了避免共產思想在軍隊中蔓延、又對戰後不斷產生新政黨感興趣,所以成立了調查局。 希特勒因為調查局符合他的反共理念所以獲得錄用。

  3. 2016年12月19日 · 然而,關於這個議題,在多數為穆斯林、信仰伊斯蘭的土耳其分化成兩派論戰,三分之二的土耳其婦女,連現任總理、總統的妻女都佩戴頭巾。 2008年土耳其透過修憲來減輕嚴格的大學的頭巾禁令,可以配戴較為鬆垮至下巴的頭巾,但遮住脖子和全罩型 ...

  4. 2018年6月15日 · 希特勒咸信侵略與暴力可以為國家找回失去的力量,因此他要為捍衛德國種族的純粹而戰鬥。 也許,關於希特勒這個人、他對於暴力的信仰和他的權力攀升之間的關係,托瑪斯・曼(Thomas Mann)。 在 1936 年說的最好,他回想:「阿道夫・希特勒是個不得志的人,懶惰的寄宿生,被拒絕的藝術家,賣明信片的小販。 他什麼也不會:不會騎馬,不會開車,不能生孩子。 因為失敗,他把怒氣發向這個世界、革命的天性、補償的爆發性慾望無意識匯集。 這樣的平庸甚至造就了他雄辯的能力,並且和工人與中產階級的失落感產生共鳴,而這些人都是 1923 和 1929 年經濟危機的受害者。 Köpferollen,他說,元首帶頭衝。 這個強烈的決定證明了一種其他黨的領導人不知道該如何去表現的意志。

  5. 「 我的世界在一瞬間崩塌成碎片。 生活沒有快樂,未來也不會再有。 1940年5月17日,就在敦克爾克大撤退的前十天,甫卸任英國首相大任的內維爾‧張伯倫在家書中鬱鬱寡歡地寫下。 美國甘迺迪總統的父親、時任美國駐英大使的約瑟夫甘迺迪,在回憶前一天與張伯倫會面的情形時寫到,張伯倫殘破的身心使他顯得面色陰沉。 半年後,張伯倫因胃癌而與世長辭,享年71歲,留下了滿身「姑息主義」與「罪人」的罵名。 胃癌。 那麼,說這位仁兄是胃痛至死大概也不為過吧? 這或許也不難設想,因為 就在張伯倫下台的兩個月後,一本名為《罪人》的小冊子便迅速在英國坊間竄紅,裡面指責張伯倫應該要為這場戰爭截至目前為止的失敗──包括敦克爾克在內,負上主要責任 。

  6. 2016年3月3日 · 是凡爾賽合約創造了希特勒?. 各盎格魯—撒克遜國家普遍認為凡爾賽條約是一個「奴隸條約」, 是它創造了希特勒。. 散布這種認知的是徹頭徹尾的德國宣傳手段。. 事實上,凡爾賽條約的條款對戰敗的德國而言是一個最愉快的驚喜;說它與希特勒興起 ...

  7. 2022年4月28日 · 中國至今拒絕譴責俄羅斯總統普丁的軍事行動,不但重申雙邊關係的穩固,也排除制裁俄國。 但俄烏戰爭對中東歐國家而言,是攸關國家生死存亡的問題。 中國親俄的態度,使這些國家對中國的看法發生實質的改變。 不過專家指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緊張關係在俄烏戰爭爆發前就已浮現。 (責任編輯:游絨絨) 對中東歐國家而言,烏俄戰爭事關國家安危,但北京中立甚至親俄的態度使得這些國家相當心寒。 加上先前一帶一路倡議成效不佳,學者分析,中國形象受損,雙方關係實質改變,再也回不去了。 歐盟昨天批准 1.3 億歐元(約新台幣 40.3 億元)資金協助遭中國「歧視性」打壓的立陶宛企業;先前歐盟已針對中國違反國際經貿規範不當杯葛立陶宛,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