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8日 · 到烏克蘭奮戰的台灣志願兵32歲的 晞 與27歲的Cai(化名),走上前線多月,獲取了寶貴的前線經驗,回看台灣現時的國軍訓練多處不足。 有 軍事 專家也認為國軍制度內上行下效,有必要調整訓練之餘,更需要帶來破舊立新的思維,方有突破性改進。 從國軍訓練至國民身份認同,這兩位台灣志願兵反思的同時,在島嶼上2,300萬名台灣人,又該如何為台灣的安危做好準備? 早前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防學院...

  2. 2022年11月15日 · 利沃夫廣場外設置告示牌,寫上曾聖光的簡介,指曾聖光在1997年出生,是台灣人,在花蓮唸書,在2017至2021年間在台灣從軍,後來加入喀爾巴阡西奇營第49隊步兵營,協助在烏東的烏克蘭軍擊退入侵者。 牌上最後一句寫上, 據曾聖光所說,他是為「烏克蘭人而戰」。 事發當天的行動司令,代號Boris的美籍志願兵亦有出席告別儀式。 他手按在靈柩前停留數秒,流下眼淚。

  3. 2023年6月7日 · 獨立記者彥婷在烏克蘭親身訪問這兩名台灣志願兵,從國軍訓練到國民身份認同,二人反思的同時,在島嶼上2,300萬名台灣人,又該如何為台灣的安危做最好準備? 本專題以系列連載的方式,談台灣志願兵晞與Cai的故事、以及面對台海危機的軍備省思。 「假如對岸打過來,我是為什麼而戰? 」這是台灣人面對的重大議題,對晞與Cai來說也是會否再披甲上陣的關鍵。...

  4. 2023年6月16日 · 走在熙來攘往的大街,利沃夫市的國家歌劇院外的空地,有老伯在下棋、年輕情侶在草地享受日光、有人穿著光鮮亮麗的衣著在拍照,周遭的太平情景讓人難以想像烏克蘭已經走入戰爭一年多——惟有市內不時會響起防空警報,提醒烏克蘭人戰爭並不遙遠。...

  5. 2022年1月13日 · 一個是閨蜜被殺的命案倖存者,另一個是喪女之痛的單親媽媽,雙方從親密信賴到反目成仇的人性變化,究竟有哪些難解的問題? 「見死不救」的罪過指控、不斷升高的輿論道德審判,又是誰對誰錯? 江歌於1992年出生,中國山東青島人,2015年到日本東京就讀語言學校,隔年考入日本法政大學攻讀碩士,居住在東京中野區的公寓。 圖/截自微博....

  6. 2017年10月5日 · 臺灣的普羅大眾在求學階段,一般並不是很注重地理與歷史,成年之後對於地理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就相當陌生,對國際關係也很缺乏歷史感。 圖/歐新社. 這其實反映出普魯士戰略思想家 克勞塞維茨 (Carl von Clausewitz)在他著名的傳世巨著《戰爭論》(Vom...

  7. 2020年9月21日 · 2020年9月18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法官,也是為人熟知的「法律女王」、「不恐龍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在華府家中過世,享壽87歲。. 1993年RBG成為美國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到她辭世,這一待就是27年;雖然還是沒能打破保守派法官史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