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0月1日 · 從地下到主流Beyond 似乎等同於香港樂隊的代名詞有別於當時香港樂隊以英語為創作主流主唱黃家駒的粵語歌詞更能貼近大眾。 他們的 3 首歌曲〈海闊天空〉、〈光輝歲月〉及〈抗戰 20 年〉成了香港這次「占中」運動的主題歌,吉他手黃貫中更是親自到場聲援。 人們藉由〈海闊天空〉表達熱愛自由、追求理想的心理:「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3. 達明一派. 達明一派 – 天問. 受到英美新浪潮音樂影響的達明一派,前衛的形象相當受到年輕人及樂評的喜愛。

  2. 2017年10月27日 · Tien 2017-10-27. yukishana CC Licensed. 秋天就要賞楓賞銀杏,但台灣因氣候潮濕又偏熱,銀杏並非那麼普遍,因此那浪漫的黃色在台灣很稀有珍貴。 其實,要在台灣欣賞銀杏並非不可能,甚至在都市也有機會看到! 1..南投武岫農場. 運大 CC Licensed. 看點:最有名的銀杏森林,最美、最的銀杏步道. 地址:南投縣鹿谷鄉羊灣巷 800 之 11 號. 大崙山上的「武岫農場」是著名的茶園,每到 11 月,一棵棵銀杏樹就會開始翻,放眼望去景色相當壯觀。 想要深入探賞美景,可以在環形木棧道走走。 走累了還可以在景觀餐廳坐下休息品茗,超有情致。 若是你住在北部,很想一賞銀杏風采卻空不出時間南下,還有以下地點可以選擇: 2.台北公館台灣大學.

    • 100% 植,是誰?
    • 為什麼選擇甘蔗纖維做吸管
    • 國際環保協議帶起黃千鐘的創業心,而他想帶動的是世界的「環保概念」
    • 沒傘的孩子才會跑,黃千鐘用少量資源創造產品的延展力思維

    100% 植是鉅田友善材料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於 2013 年創立,資本額 970 萬,共同創辦人有三位,目前團隊人數為八人,2015 年進駐中興新村高等研究園區。目前團隊中有兩位專業的研發人員,和工研院有諸多共同研究的新技術,也與諸多大學有產學合作的研究計畫,推動台灣植物纖維的技術發展。 100% 植於 2018 年 5 月推出甘蔗吸管,瞬間聲名大噪,過往黃千鐘團隊更專注於 B2B 的商務合作,三人自己湊出了 1500 萬研發經費,專注於協助處理台灣的農業廢棄物,將農業製品的殘渣,重新化為可以使用的環保植物纖維,並且將這些纖維出售給需要環保素材的企業。「台灣每年光是台糖製糖,就會產生 40 萬頓的甘蔗渣」,黃千鐘表示,「這些廢棄物,對於企業和農民而言,都會是很大的困擾」。 鉅田友善材料有限...

    最初為什麼會選擇用甘蔗纖維製造吸管,黃千鐘表示,這是因為甘蔗渣的來源較容易掌控,畢竟是要用來喝飲料的產品,甘蔗的使用過程通常較為單純,也因此甘蔗渣較為合適用來製造吸管,同時,這也是因為甘蔗纖維是他們原來就非常熟悉的領域,要以此開發新產品也會較為容易。 黃千鐘最初的理想,就是讓用環保吸管取代一次性使用的塑膠吸管,而最快的方式無疑是從每天都要供應大量吸管的 B 端出發,這也代表甘蔗吸管必須要有被大量量產的可能性,他們因此開始和吸管工廠接洽。 「說真的,最初其實沒有廠商想要跟我們合作」黃千鐘爽快地承認,就算他們為了讓一般的吸管廠可以轉為生產甘蔗吸管,還把甘蔗纖維做成和一般吸管機使用的塑膠粒相同大小的甘蔗纖維粒,但由於還需要調整機器的溫度等細節,最初沒有工廠願意嘗試,經過了不斷地嘗試和尋覓,才終於找...

    黃千鐘的創業之路,從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議的制定開始走起,這兩個重要的國際環保條約,直接帶起了國際綠色化學和潔淨科技的發展,黃千鐘也受到感召,立志要為世界的循環經濟盡一些心力,用他在環保纖維的所學貢獻世界。 2018 年 1 月, 100% 植團隊參加法國的 Maison&Object 大展,是國際家具及家飾的指標性展會,他們帶去的是 100% 植的 PLA 杯子,獲得展覽上的一致好評, 100% 植的植物纖維技術也成功引起國外廠商注意,例如像是法國的酒廠他們會有大量萃取葡萄酒後的葡萄殘渣,急需要專業廠商協助解決這個問題,而 100% 植的技術正符合他們所需,也因此他們和法國酒廠、當地非營利組織合作,未來會使用葡萄纖維打造小學的課桌椅,讓當地小學生從小時候就了解環保纖維的重要性及廣泛運用。 這...

    100% 植團隊本身可以說是一個「有限資源創造最大價值」超級實踐者,他們的商業模式本身就是把廢棄物重新利用,挖出新金礦,在他們團隊的經營思維上,也完全體現了這件事。 聊到為什麼這樣熱銷的產品不自己賣就好,還要將首賣權讓給別人?黃千鐘表示:「我們的自我定位就是研發團隊,而不是行銷團隊,因此我們選擇把行銷交給專業的來」,這樣的一份「堅持」,是在新創團隊中少見的,黃千鐘談到他看了很多創業團隊,什麼都想做因此最後什麼都做不好,他認為 100% 植非常清楚自己要做的就是改變這個世界對於環保的概念,因此目標明確,他們的強項就是研究,不需要花心力去做不擅長的行銷,而是該將資源投資在自己最擅長做的事情上:研究出更先進、更環保的技術。 黃千鐘特別推薦《讓「少」變成「巧」,延展力:更自由,更成功的關鍵》這本書,...

  3. 2019年7月30日 · 這成為了理論電腦科學近三十年來最重要的開放性問題之一。 2019 年 7 月,來自 Emory 大學電腦與數學科學系的華人教授皓,用兩頁紙輕鬆證明了困擾理論電腦領域數十年的問題。 組成電腦的電路實際上是「與」「或」「非」邏輯電路的組合,多年來,電腦科學家已經開發出許多方法來測量給定布林函數的複雜性。 科學家們發現,關於布林函數的度量措施都適用於一個統一的框架,只有一個複雜性指標似乎不合適:「敏感度」。 1992 年,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 Noam Nisan 和現在羅格斯大學的 Mario Szegedy 推測,「敏感度」的確適合這一框架,但沒人能證明這一點。 「我想說,這可能是布林函數研究中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Servedio 說。

  4. 2015年4月1日 · 台北市最老的街. (龍山寺是萬華最重要的信仰中心,捷運板南線通車後,到這裡進香更是方便得多了) 艋舺的發展由淡水河畔開始,往內地呈「廿」字形,貴陽街是全台北市最老的街,也是艋舺興盛的起點。 早期漢人從河口上岸開墾,常到此地與平埔族人交易蕃薯,舊稱「蕃薯市街」;日治時,改名發音相近的「歡慈市街」,並被劃入「遊廓」〈即風化區〉內,因此街上有不少的妓院,住戶也以日人居多。 至今仍遺留著洋樓建築和傳統雜貨小販、糕餅店、香鋪等,百年老店「新協和藥行」、艋舺教堂、青山宮均位於貴陽街上。 (夏日炎炎,許多台北市民都匯到青草巷買些青草熬成驅暑的飲料。 乾隆年間,地藏王廟的興建,帶動了西昌街的發展,二二四巷內聚集了數十家草藥店,形成了歷史悠久的「青草巷」。

  5. 2017年3月15日 · 這家神祕低調的建設公司是「基進建設」,專門鎖定北台灣地區大面積閒置工業區廠房,低價買進後,配合建築師及地政士規畫,先設置公設、道路,再切割為1000坪以下小面積土地出售,它幾年間陸續搶進掬水軒、中工、歌林、華映等知名公司位於桃園的舊廠,重新整理後高價轉售,創造工業區土地的第二春。 基進建設2008年成立至今不過短短9年,但經手買賣的工業區土地已將近20萬坪,堪稱近年崛起速度最快的工業區「獵地王」,令人意外的是,公司負責人顏豐進居然是年紀僅36歲的七年級生。 原本從事日用品零售業的顏豐進,因眼光獨到,看好工業區土地市場未來需求旺盛,開始涉獵土地買賣。 與他接觸過的仲介業者指出,顏豐進雖然年輕,但思慮很清楚,重要的是企圖心很強,只要是他想要拿到的土地,幾乎沒有失敗過的經驗。

  6. 2018年12月17日 · Sweeper 研發自動採收機器人! 農夫不用親自下田,機器人自己把蔬果送上來. 郭家宏. 2018-12-17. 分享本文. Sweeper 展示了第一個自動採收果實的機器人,順暢的採集成熟的椒。 雖然目前的成功率只有 62% ,比人類農夫還低,但這機器可以替代人類的勞力,免去重複性勞動的疲勞與傷害,攀爬果樹的危險,填補勞動力高齡化的缺口,並且讓人類農夫做附加價值更高的工作,例如育種和農產行銷。 Sweeper 研發自動採果機器人,採集成功率 62%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