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6日 · 人工生殖法行政院版本仍在難產中國健署於2019年召開專家會議迄今仍無定論關鍵在於計畫納入男 同志 代孕,專家各持己見,幾乎打掉重來;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提出相關草案,雖通過一讀,但因屆期不連續,立院討論進度也將歸零。 儘管如此,陳菁徽、陳昭姿等新科立委仍樂觀看待,陳菁徽表示,國民黨團醫師及女性代表較多,且黨內男性立委也支持此項修法,在朝野有共識、社會大眾多所期待的情況下,應可完成修法。 陳菁徽為國內生殖醫學權威,她指出,曾有個案為了求子,前後流產十四次,受限於現行人工生殖法規定,只能遠赴國外,透過代理孕母,順利擁有寶寶;為求第二胎,個案一再嘗試試管,仍不斷流產,最後用存了十年積蓄,二度赴國外尋求代理孕母,才產下第二子,過程中身心備受煎熬。

  2. 2024年5月15日 · 台灣新聞組/台北15日電 2024-05-15 02:17 ET. 修法延宕多年衛福部版人工生殖法草案14日出爐代理孕母合法化明訂申請代孕資格以及代孕女性條件如立法上路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中央立法代孕合法的國家。 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 (本報資料照片) 歷經兩場國健署公聽會、一場立法院公聽會,衛福部國健署昨天終於預告「人工生殖法」草案,最大亮點為代理孕母合法化,不孕症異性戀夫妻、男 同志 伴侶均可申請代孕,單身女性、女同志伴侶也適用人工生殖。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 泰國 、以色列採取相對程度的開放代孕,如果該草案完成三讀,台灣將成為亞洲第一個中央立法代孕合法化的國家。

  3. 2023年11月9日 · 台灣新聞組台北9日電 2023-11-09 01:25 ET. 衛福部長薛瑞元8日宣布研擬中的人工生殖法草案生育權將擴及同性婚姻伴侶單身女性代理孕母若一切順利明年底送行政院審議。. 圖為示意圖。. (記者黃仲裕/攝影) 代理孕母政策爭議近30年,衛福 ...

  4. 2024年2月28日 · 衛福部昨舉辦人工生殖法修法公聽會廣邀各界民團專家出席針對單身女性 同志 伴侶開放人工生殖部分民團與專家多有共識但對代理孕母抱持保留意見衛福部次長周志浩說公聽會取得最大的共識為保障人工生殖子女等相關人員權益」,將彙整各界意見後擬定法案送交立法院修法參與公聽會的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黃閔照表示台灣同婚已合法化,「人工生殖法的對象應可擴大解釋為配偶」,因此必須加緊討論代孕者人工生殖子女權益首要考量相關最佳利益者為子女代孕者第二再來才是委託者。 司法院少年家事廳法官徐淑芬說,開放同婚配偶使用人工生殖,符合我國憲法以及國際潮流趨勢。 國民黨 立委陳菁徽說,曾有專家提生育「三角理論」,即精子、卵子、子宮三元素,缺少一項便可透過人工生殖孕育下一代。

  5. 2024年3月29日 · 人工生殖法草案修法可能促成立院藍白合作推動代理孕母多年的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明確表態支持國民黨立委陳菁徽所提出的人工生殖法草案版本內容涵蓋單身女性 同志 伴侶適用人工生殖技術代理孕母合法化

  6. 2023年12月3日 · 立法院今日排審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多個婦女性別團體發表聲明有支持有反對。 彩虹 平權 大平台等 同志 團體主張少子女化困境無法再等人工生殖法應儘速開放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認為人工生殖法應儘速開放女同志配偶並鬆綁結婚要件婦女新知則表示自1980年代以來是否開放代理孕母一直都是高度爭議的議題基於杜絕剝削性別平等價值原則不贊同立法院倉促排審開放代理孕母之草案。 今日提出的四個草案皆以少子女化為由提出修法,各團體對此看法不同。 彩虹平權大平台主張少子女化困境無法再等,伴盟認為,開放人工生殖不應被樂觀地視為解決少子化的萬靈丹,低薪高工時的勞動型態、昂貴又欠缺彈性的育兒服務,才是台灣嚴重少子化的主要根源。

  7. 2024年2月9日 · 不孕治療專家黃馨慧表示許多女性不再受傳統框架束縛晚婚晚育成為趨勢台灣女性平均生育年齡已到32歲即使想生也未必想婚由於人工生殖法修法過程漫長且結果難料建議先預存年輕健康的卵子保有一線生機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