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錢塘 (杭州)的一個書生所編撰的蒙學讀物,將常見的姓氏篇成四字一句的韻文,像一首四言詩,便與誦讀和記憶,因此,流傳至今,影響極深。 《百家姓》本來收集四百一十一個經贈補到五百零四個姓,其中單因姓四百四十四個,複姓六十個。 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孔曹嚴華 金魏陶姜. 戚謝鄒喻 柏水竇章 雲蘇潘葛 奚范彭郎. 魯韋昌馬 苗鳳花方 俞任袁柳 酆鮑史唐. 費廉岑薛 雷賀倪湯 滕殷羅畢 郝鄔安常. 樂于時傅 皮卞齊康 伍余元卜 顧孟平黃. 和穆蕭尹 姚邵湛汪 祁毛禹狄 米貝明臧. 計伏成戴 談宋茅龐 熊紀舒屈 項祝董梁. 杜阮藍閔 席季麻強 賈路婁危 江童顏郭. 梅盛林刁 鐘徐丘駱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2. 唐白岑遇異人傳發背方,其驗十全,賣弄以求利。為淮南小將高適脅取其方,然不甚效。後岑至九江,為虎所食。驛吏於其囊中得真本,太原王升之寫以傳布。岑得異方,秘之求利,無濟人之心,宜為虎食。王升之者,必有善報乎!

  3. 明末時復社才子方域與方以智、冒襄、陳貞慧,極有名望,時人稱為四公子。 而宦官魏忠賢餘黨阮大鋮被判徒刑出獄後,想結交侯氏以洗刷他攀附魏忠賢的罪名。

  4. 書名:王維 全集. 王維,字摩詰,是盛唐詩壇上極負盛名的詩人,因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王右丞。 關於王維的生年,至今尚是一個謎。 兩《唐書》本傳都載王維享年61歲,《新唐書》雲上元初卒,《舊唐書》說他“上元二年(761年)七月卒”,《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三也說王維卒于上元二年,清代王維研究專家趙殿成《右丞年譜》即斷王維卒于上元二年七月。 根據卒年61歲推算,則生於武后長安元年(701年),與大詩人李白同年生。 但王縉為王維胞弟,官至宰相,兩《唐書•王縉傳》皆載王縉卒于建中二年(781年),年82歲,推之則生於武后久視元年(700年),弟弟倒比哥哥早生一年。 今暫從趙殿成《右丞年譜》與陳鐵民《王維年譜》,定王維生於長安元年(701年),卒于上元二年(761年)。 王維的籍貫,也有爭議。

  5. 周魯展禽。不假岑鼎。君請言之。棄信不肯。 【原文】 周魯展禽、名獲。字季。居柳下。齊攻魯。求岑鼎。魯君以他鼎往。齊侯反之。曰、必令柳下季來言。吾信之。魯君請於季。對曰。君之欲以為岑鼎也。以免國也。棄臣之信。以免君之國。亦臣之所難也。

  6. 且於瀛國公降元以後,歲歲書帝在某地云云,仿《春秋》書公在乾,《綱自》書帝在房州之例。 荒唐悖謬,縷指難窮。 自有史籍以來,未有病狂喪心如此人者。

  7. 侯叔獻再娶而悍,一旦叔獻卒,朝廷慮其虐前夫之子,有旨出之,不得為侯氏妻。 時京師有語雲:「王太祝生前嫁婦,兵部死後休妻。 羌人以自計構相君臣,謂之立文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