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1 天前 · 台灣半導體製造商台積電(TSMC)4日舉行股東會,董事長劉德音退休,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將兼掌董事長,結束台積電過去六年的雙首長制。魏哲家表示,晶圓廠房不太可能遷出台灣。 魏哲家指出,兩岸關係緊張加劇之際,公司已與客戶就是否將旗下晶圓廠遷出台灣進行會談,但認為此舉不太可能發生 ...

  2. 2024年5月7日 · 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前3大依序為:台積電6,350億元(約205.79億美元),佔整體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五成三,其次為聯電793億元(約25.70億美元)及力積電479億元(約15.52億美元)。

  3. 2024年5月22日 · 台灣的台積電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先進晶片製造商,對全球經濟具有重要影響。 美國及其盟友一直想要確保台積電的製造不會落入中共手中。 有報道爆料,如果中共入侵台灣,荷蘭晶片設備製造商ASML(阿斯麥)和台積電有辦法使台積電擁有的「極紫外光刻機」(EUV)無法工作。 EUV是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設備,只有ASML公司可以製造。 ASML可遠程操作 使EUV無法運作....

    • 為爭一美元薪資 踏入半導體行業
    • 半導體產業模式的創新者
    • 打造世界級企業的願景
    • 突破摩爾定律 將技術做到極致
    • 贏得客戶信任 放心託付製造
    • 台灣科技業界的「少林寺」
    • 台灣當之無愧的「護國神山」

    張忠謀(Morris Chang),1931年出生於浙江寧波。1949年,18歲的張忠謀赴美國就讀哈佛大學,次年轉讀麻省理工學院,並在1954年獲得了機械系碩士學位。 碩士畢業後,張忠謀本希望到福特汽車工作,但是因爲福特的待遇比一家叫Sylvania的半導體公司少一美金,所以他就打電話給福特的面試官要求提薪,被冷冷拒絕後,年輕氣盛的張忠謀就選擇了Sylvania公司,從此與半導體行業結下了一生的緣份。自學能力超強的張忠謀,在進入Sylvania大約一年後,就從半導體的門外漢成了行家裏手,並被提升為公司研發部科長。 1958年,27歲的張忠謀跳槽到德州儀器,成為德州儀器的第一名中國員工,並且一做就是25年,公司還因爲賞識他的能力送他到斯坦福大學攻讀了博士學位,最後張忠謀憑藉其努力和才能一步步升...

    台積電創辦之前,全球半導體產業均採取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集成器件製造)模式,就是包辦設計、製造、封裝測試以及銷售自己品牌積體電路的半導體垂直整合型公司,代表廠商包括英特爾(Intel)、IBM、德州儀器(TI)、三星(Samsung)等,而張忠謀卻另闢蹊徑,開創了晶圓代工(foundry)模式,就是不生產自己的產品,只為半導體設計公司製造產品。 張忠謀曾在受訪時說:我在德州儀器(TI)工作25年,已經做到「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後來回到台灣,還要我創辦一個半導體公司,我就覺得沒有路了,只好闢一條新路了。 但這一模式在那個年代並不被看好,而且當時也沒有獨立的半導體設計公司。不過,正因為如此,在台積電步入正軌後,IC設計公司(Fabless)不...

    張忠謀說:台積電的東西,一開始就打算銷售給全世界,那是台積電跟其它台灣半導體公司的根本差別。由此看來,張忠謀一開始就很確定,要把企業做到世界級。 為此,台積電專門引入世界級的經理人,所以前3任總經理都是美國人,不是華裔美國人,而是土生土長的白種美國人,方便推銷美國市場。 在創業之初,張忠謀還曾通過私人交情,將「矽谷教父」、時任英特爾行政總裁格魯夫(Andrew Grove)請到台灣對台積電開展認證,因為當時還沒有ISO9000的認證,而拿到英特爾的認證,就等於拿到全世界的認證。 最初,格魯夫發現台積電的產品有多達200個缺陷,但是台積電的團隊幹勁沖天,幾周後將缺陷減少到20個,再過幾周後減少到4個。一年多的認證下來,公司上下真正感受到了甚麼是世界標準,也體會到了張忠謀的世界級苦心。 台積電的...

    半導體行業,有所謂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內容是: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但是,在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看來,摩爾定律在半導體行業中早已不適用了。因為原始的定義是18到24個月電晶體密度會倍增,但台積電已經用遠快於摩爾定律的速度來發展半導體工藝,會以快於摩爾定律的時間來倍增電晶體密度,並維持到至少2025年以前。 那麼,台積電是怎樣做到突破摩爾定律的呢?那就是在研發和人才方面的高投入。 台積電持續擴大研發規模,2019 年的研發費用高達近30億美元,年增 4%,並創歷史新高,約佔總營收 8.5%;研發組織人數增為6,500多人,年增 5%,研發投資規模不僅和世界級一流科技公司相當,甚至超越許多公司。 因此,美國金融研究公司曾評論,毫不誇張地說,台積電是...

    張忠謀曾歸納了台積電屹立不搖的關鍵因素,技術領先、生產製造能力領先、客戶信任,而誠信更是台積電能與客戶持續互相發展的關鍵。 如何讓成百上千,而且互為競爭對手的晶片設計公司,在把最高機密的設計圖,送到同一家晶圓廠生產的時候,消除對設計外洩的擔憂呢 ?那就是誠信二字。 2018年,《商業周刊》在出版的書中提到,在張忠謀之前,晶圓代工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沒人能過得了「誠信」這關。而在《台積DNA》這本書中,也提到:「把台積電產出的晶圓切開來看,每一吋都刻著 integrity(誠信)。」 台積電人上班不准攜帶照相手機及隨身碟,不准將公司文件 email 到私人信箱,一位經理說,如果偷帶照相手機上班,只要被抓到4次,報告就會到張忠謀桌上了!台積電企業保全處處長也曾說,為了保障絕對的資訊安全,台...

    張忠謀多年來都不斷強調,台積電的成功關鍵是「領先技術、卓越製程、客戶信任」。而建立起這三項競爭優勢的,都需要張忠謀口中台積電最重要的資產——員工,他期望員工能在工作上全力以赴,成為公司成長的堅實後盾。 為此,台積電的人力部門每年都要耗費龐大的時間與心力,在全球範圍內積極尋找一流人才。就拿台灣為例,業界都知道,全台灣最優秀的工程師,幾乎都被台積電給網羅了,因為台積電一年就要招募至少4,000位工程師。 有人稱讚台積電是科技業界的「少林寺」,在台積電練就十八般高超武藝後,外面的大老闆們都搶著要,因為台積電企業文化訓練出來的台積電人,就像是被植入了做事嚴謹的DNA。

    台積電被台灣人稱為「護國神山」,足見其在台灣的地位舉足輕重。而這個稱呼,不是因為台積電的營收或股價,而是因為台積電對實體經濟的貢獻。 相比其它企業,台積電對台灣的GDP的貢獻遙遙領先。以2019年為例,台積電營收1.06兆元,創造附加價值近7,500億元,佔台灣GDP約4%,這主要是因為台積電的產能絕大多數在國內,大部份投資及僱用人力也都在台灣。也正因為如此,台積電也帶動了台灣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提升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優勢。 但是,為甚麼這麼多年來,台灣卻只有這麼一個「護國神山」呢? 為甚麼別的企業無法獲得如台積電一樣的成功呢?張忠謀對此的回答是,因為創業的動機不同。他說,他辦台積電的目的和其它企業主不一樣,他的目的是把公司做大、做好。而有些企業的目的,是自己跟家人先賺錢。 張忠謀認為,他...

  4. 2024年5月15日 · 路透社報道,繼在日本、美國的建廠計畫後,晶片製造商台積電(TSMC)計劃於今年第四季開始建造其首個歐洲工廠,該廠位於德國德勒斯登,料於2027年投入生產。. 台積電歐洲子公司負責人透露,建廠作業正著手進行中。. 台積電去年8月承諾在德國投資 ...

  5. 2023年8月8日 · 2023年08月08日 12:26PM. 據德媒報道,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台積電(TSMC)決定在德國東部名城德累斯頓(Dresden)建立晶片廠,德國政府將提供50億歐元的資金支持。. 這將是台積電在歐洲建立的首個晶片廠。.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於8月7日報道,台積電 ...

  6. 2023年1月14日 · 台積電(TSMC)周四(1月12日)宣布,正考慮在日本建設第二家晶片工廠,並評估在歐洲建廠的可能性。 這家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正努力因應客戶對更多地域性供應鏈的需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