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1月31日 · 作者 曉鵑. 2018-01-31. 圖片來源:天下資料,楊煥世攝。 如前所述,台灣政府原本對婚姻移民女性採取漠視態度,到2002年後才迅速轉變為積極介入。 而這個轉變最大的關鍵是所謂「新台灣之子」的論述。 「新台灣之子」一詞始於2003年3月1日《天下雜誌》的第271期專題報導,探討大量的「外籍新娘」及其子女將對台灣各方面造成的衝擊。 此專題獲得極大的關注,並於2004年以《新台灣之子》為名出版為專書,「新台灣之子」也迅速成為媒體、一般大眾甚至政府單位用以指稱「外籍新娘」子女的代名詞。 「新台灣之子」論述 揭露社會集體焦慮. 「新台灣之子」一詞的出現,是台灣社會對「外籍新娘」子女的「人口素質」問題最感焦慮的時刻。

  2. 2013年1月7日 · 《天下雜誌》於2013年1月1日推出 「獨立評論@天下」 網站,期望在嘈雜的時代,發出最冷靜的聲音,打造多元思考與理性論辯的公共空間。 我們相信,多元與平等是民主社會與自由媒體最重要的底蘊。

  3. 曉鵑 扎根與跨界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教授。自1994年開始研究「外籍新娘」議題,本著研究與實踐不可分之原則,1995年於美濃創立「外籍新娘識字班」,經八年的培力工作,終於2003年在新移民女性的積極參與下成立「南洋台灣姊妹會」;同年,串連關注移民/工議題的民間團體與學者專家共組 ...

  4. 2018年1月31日 · 從「外籍新娘」到「新住民」走了多遠?. (二). 作者 曉鵑. 2018-01-31. 圖片來源:楊子磊攝。. 這群來自較低度開發國家的婚姻移民女性到了台灣之後,遭遇了各種困境,包括: 語言文化的籓籬、難以突破的經濟困境、無所不在的污名、受綑綁的家庭與社會 ...

  5. 2017年1月19日 · 作者 曉鵑. 2017-01-19. 圖片來源:南洋台灣姊妹會提供。 2000年的某個夜裡,來自印尼的小莉和先生鬧得不愉快,氣得奪門而出,騎著摩托車在美濃的田野間急切地尋找平靜,寂靜的鄉村景色怎麼也安撫不了小莉滿腹的心酸與憤怒。 心慌慌的時刻,她來到由南洋姊妹和台灣志工合力租下的聚會所,走進廚房、打開爐火,煮了幾道印尼家鄉菜,細細咀嚼熟悉的味道,她的心,慢慢地平靜下來。 那時,南洋台灣姊妹會尚未正式成立,前身「外籍新娘識字班」創立於1995年,班上的南洋姊妹們常在坐落於三合院一角的聚會所上課、聊天,大家最鍾愛的空間就是廚房,只要一有機會,她們就帶著各種東南亞食材,將傳統客家夥房(三合院)的大廚房搖身一變為南洋美食街,吃喝談笑,開心得像是回到娘家過年。

  6. 2018年1月31日 · 從「外籍新娘」到「新住民」走了多遠?. (一). 作者 曉鵑. 2018-01-31. 圖片來源:天下資料,黃明堂攝。. 2017年底,在我著手書寫《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日文版 [1] 作者序的時刻,趁著在北海道大學客座的機會,拜訪了札幌的移民 ...

  7. 夏曉鵑 湖南苗栗混血。投入新移民議題20餘年後被新移民姊妹笑稱「第一代的新二代」。曾任職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現為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劉千萍 講台語有鹿港腔,講越語還沒有胡志明市腔,自高中參與公共議題的台越新二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