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11日 · 由 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舉辦,於9月11日至18日圓滿落幕的初階禪七,假八打靈Uttama Bodhi Vihara 舉行,共有五十九位學員參與。. 大多數禪眾是初學者,然而他們表現積極,顯示他們很認同禪修,讓總護法師暨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監院——常藻法師非常讚歎與感動 ...

  2. 法師不僅以善生動的故事與譬喻,將默照層次、活在當下、不思善不思惡等禪法融入開示,在方法帶領上,更讓禪眾當下受用。 一位八十歲禪眾在經行之後,表示自己使用師父一次只走一步的方法,順利經行上山,歡喜地說「不敢相信自己真做到了。 」一位年輕禪眾,更能說出「煩惱就是真相」的體驗。 禪眾們並紛紛透過小參時間,當面向法師們表達感謝。 在墨西哥玉堂海灣的禪堂中,禪眾們跟隨法師們的引導,在打坐過程中體會放鬆要領。 (禪堂 提供) 圓滿墨西哥行後,果元法師一行人六月二十六日轉往美國紐約。 在美期間,法師們於東初禪寺帶領英文禪一,也前往新澤西州分會主持禪一,七月三日至五日則於象岡道場,擔任「北美第五屆在家菩薩戒」戒期悅眾。

  3. 在演一法師藝術心理治療師徐曉萍帶領下學員在第一堂看見自己的情緒藉由情緒樹」、「說書人說書等探索活動覺察情緒了解環境對自己產生的影響。 法師從生物學觀點,指出情緒是為了幫助人們存活,促發「戰或逃」的回應機制,從而衍生出追求或逃避的價值觀。 追求看似積極,求不到則易生沮喪、責怪、憤怒等情緒;一旦追求到了,卻又擔心消失。 法師分享「少欲知足」的對治方法:「把快樂設定得更簡單,便能時常體驗到快樂。 青年學員專注於筆尖上的色彩,透過「個人曼陀羅」體驗無常的身心變化。 (李東陽 攝) 「知道一切快樂或痛苦都是自己創造,與環境無關,便能從自身開始改變。 」第二堂「覺照身心的變化」,法師指出「認知」是轉變關鍵,並帶領學員透過禪修的單純感受、不比較分析,提昇覺照力。

  4. 「老師,你為環境做過什麼? 」學生的提問,讓林藝在大四創辦了「寶島淨鄉團」,儘管被喻為「平民英雄」,被票選是「未來大人物」,實際上她卻是個被資遣的失業青年。 面對挫折,林藝用兩個月寫了厚厚的自我分析報告,放下對他人眼光的不安,重新面對真實的自己後再出發。 法鼓講台之後的綜合座談,讓聽眾與講者有更進一步的互動。 當被問到如何面對障礙挑戰時,張逸軍提到,只要是利益眾生、成就他人的事,就義無反顧往前走;林藝以網友對自己的評論為例,提醒年輕人,只要自己做的事是對的,就不要被外境影響。 常藻法師也談到,很多馬來西亞年輕人有「選擇困難症」,其實選擇沒有絕對的好與壞,而是在做選擇時,能夠承擔起所有伴隨而來的後果。 「三位講者的分享有方法有心法,很受用。

  5. 2014-09-15 臺灣. 佛以智慧的彩筆畫下時空中最美的淨土,展現在闡述佛境界的《華嚴經》裡,其中〈入法界品〉又是《華嚴經》中最貼近我們生活世界的一品。. 這品講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朝聖故事,善財童子參訪各行各業的人物,從王公貴族到販夫走卒,不論 ...

  6. 2020年5月7日 · 2020-05-07 臺灣. 法鼓文理學院校區整建完成後,開闊的校園裡,不僅有創辦人聖嚴師父對建築設計所期待的「本來面目」校舍,同時在諸多單位的用心規畫與經營下,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觀。. 此外,延續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的整體境教精神,校園中處處有 ...

  7. 2018年9月19日 · 如果你已經看見你的在意,期待生命有所不同,會不會想知道如何讓生命向善? 9月15日齋明別苑舉辦第二場「價值觀現形記」工作坊,多數年輕人因為社會化的期許,而模糊了自我存在的價值,而戴上了不踏實與委屈的面具。 藉由今日課程,大家一起來探討「價值觀」的真義,釐清當自己與他人出現不同的價值觀時,該如何反應? 妥協或堅持? 帶領人思頤菩薩在課程開始便提到,請學員思考三年後的自己想要哪種生活,從而往回推,現在的價值觀夠用嗎? 學員分享時提到,健康的身體是自己三年後想要擁有的,於是熬夜追劇便成為不該持續的行為。 思頤菩薩舉例,一扇鎖上的門,要先拿到對的鑰匙才能打開。 今天的課程就在釐清現在手上的鑰匙能否打開三年後自己理想的生活的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