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5月4日 · 他曾擔任三廠/四廠廠長及十四廠資深廠長、成熟技術事業總廠長和十二吋廠總廠長。 長期也致力於建置台積電的生產技術和系統,支持先進製程的成功推出與量產,同時推動工廠由自動化生產移轉至數據導向及智慧製造的生產模式。 並投入打造台積電的綠色製造環境,包括綠建築、節能減碳、水回收、廢棄物減量、循環經濟等。 值得一提的是,王建光是成大化學工程碩士,秦永沛是成大電機碩士,兩人雖是本土碩士,但加上硬底子的實務戰力,在台積電經營團隊因此一路被重用。 台積電也順勢將晶圓廠生產製造權責進一步明確劃分,副總經理王英郎、廖永豪與張宗生都同為本土培養碩博士。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2. 2022年3月4日 · 2022/03/04 08:49. 2022年IEEE技術獎,台積電3位副總經理獲獎(資料照)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是全球最大的專業技術組織,2022年「IEEE技術領域獎」(IEEE Technical Field Awards)得獎人出爐,台積電一口氣有3位副總經理獲獎,分別是余振華、侯永清與米玉傑。 IEEE頒發2022年「IEEE技術領域獎」,授給32人共29類技術獎,其中有3個獎項由2人同時獲得,以獎勵這些在特定領域做出貢獻的技術領導者。 IEEE指出,余振華(Douglas CH Yu)對先進封裝技術的發展及其在大規模製造中的應用的貢獻,獲得IEEE Rao R. Tummala電子封裝獎的獎項。

  3. 2022年11月9日 · 2022/11/09 15:50. 巨有董事長賴志賢(右)看好高階製程應用市場,預計公司未來營運持續走強。 (記者卓怡君攝)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IC設計服務商巨有科技(8227)與台積電(2330)合作密切,搭上奈米高階製程應用風潮,巨有狹著設計與研發能力,營運走強,公司預計年底掛牌上櫃。 巨有董事長賴志賢指出,目前訂單能見度長達1年,隨著AI(人工智慧)、5G、AIoT(物聯網)、HPC(高速運算)、電動車、影像處理等應用蓬勃發展,7nm(奈米)、12nm、16nm、28nm高階製程需求不斷擴大,目前在手訂單可觀,為巨有帶來成長動能,看好未來營運可望持續走高,將再大舉招募人才,預計增加3成至5成。

  4. 2019年10月7日 · 記憶體模組宜鼎(5289)是台灣模組業唯一100%專注工業控制領域的公司,年紀不到50歲的董事長簡川勝也是上市櫃模組廠最年輕的董事長;他認為,工控市場還很大,預期未來5到10年間,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應用將是工控很大的成長引擎。 切入少量多樣工控產品. 宜鼎由老牌記憶體模組廠勁永元老李鐘亮等5人所創立,於2005年以自有品牌「Innodisk」切入穩定性較高的工控市場。 簡川勝表示,宜鼎第一階段是初創前5年的辛苦期,那時少量多樣的工控沒有廠商要做,「我們做人家不想做的事,我跟創辦人幾乎每天半夜1點多才回家」。 他強調,那時的挑戰就是想辦法讓公司存活、營運紮根,也要貼近產業脈動。 因定位正確,宜鼎贏得客戶信賴,第1年就損益兩平,第2年起營運逐年成長。

  5. 2023年7月3日 ·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AI概念股上週強漲,多檔股票創下新高,近期市場傳出散熱模組大廠奇鋐(3017)的3D VC(均熱板結合熱管)已通過繪圖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的初步認證,再次激勵公司股價,今(3)日早盤奇鋐延續漲勢,股價漲逾9%,來到296元,成交量逾1.63萬張。 截至上午9點32分上漲7.38%,暫報291.5元。 近日市場傳聞奇鋐3D VC已進入輝達的供應認證階段,有望成為輝達唯二的供應商,同時也看好公司的液冷前景。 奇鋐董事長過去曾對外透露,在伺服器散熱市場中,公司的競爭對手並不多,僅台達電(2308)、台灣散熱大廠Cooler Master及美國Aavid。

  6. 2020年10月16日 · 2020/10/16 22:45. 大善人俊元家族退出華泰電子 將引進頎邦入主(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面板驅動IC封測廠頎邦(6147)擬透過現金收購及增資換股取得老牌封測廠華泰(2339)30.89%持股,未來將成華泰第一大股東,華泰今並公布董事長紹堯辭任,由總經理董悅明接任董事長職,華泰由有「大善人」之稱的俊元創立,紹堯為俊元之子,這代表俊元家族將全面退出華泰經營權。 此案將待雙方於12月3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通過,屆時華泰也將補選一席董事,頎邦可望取得董事席次;華泰明年7月全面改選董事,是否會增加董事席次待觀察。 雙方換股基準日預計為12月中旬,頎邦將是華泰第一大股東,華泰主要股東將取得頎邦2.79%股權。

  7. 2023年5月30日 ·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COMPUTEX開展,繪圖晶片大廠Nvidia(輝達)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演講再掀起人工智慧(AI)熱度延燒;半導體供應鏈傳出,Nvidia不僅拉抬積電(2330)先進製程的產能利用率,也塞爆後段CoWoS先進封裝產能,產能不足到訂單外溢日月光、矽品與艾克爾(Amkor),連帶聯電(2303)也分食到Nvidia的CoWoS的W部分訂單,即矽中介板(Si interposer Wafer),這也是聯電首度打入Nvidia供應鏈。 聯電表示,包括2.5D、3D的封測提供矽中介板(Si interposer Wafer)服務,公司跟委外的封測代工廠互相合作,聯電主要在晶圓上提供客戶解決方案,但對於客戶及訂單,公司不評論,且矽中介板服務佔營收比重很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