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鴻海科技集團 (英語: Foxconn Technology Group )是源自 臺灣 的 跨國企業 集團,亦為世界第四大的 資訊科技公司 ,1974年創辦,以 富士康 ( Foxconn )做為商標名稱。 其專注於 電子產品的代工服務 (EMS),研發生產精密電氣元件、機殼、 準系統 、系統組裝、光通訊元件、液晶顯示件等3C產品上、下游產品及服務。 旗下多家企業在 臺灣證券交易所 、 上海證券交易所 、 香港交易所 、 深圳證券交易所 、 東京證券交易所 掛牌上市,包括做為集團核心的 鴻海精密 ,在世界多國設有據點,員工總數超過百萬人。 2019年,鴻海榮獲《富比士雜誌》(Forbes)全球百大數位公司第25名。

  2. 鴻海科技集團是全球3C電腦通訊消費性電子代工領域規模最大的國際集團集團旗下公司不僅於臺灣香港倫敦等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更囊括當前臺灣最大的企業捷克前三大出口商大中華地區最大出口商富比士及財富全球五百大企業及全球3C代工服務領域龍頭等頭銜。 [4] 大事紀 [ 編輯] 2009年11月14日鴻海集團和 奇美電子 聯袂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簽約記者會,宣布旗下的 群創光電 以1股換2.05股奇美電子的方式進行合併。 [5] 2016年4月2日:鴻海精密工業正式決定收購 夏普 (Sharp)成為策略經營聯盟,並持有其股份66%成為最大股東。 [6] 參考資料 [ 編輯]

  3. 5 天前 · 鴻海科技集團 (英語: Foxconn Technology Group )是源自 臺灣 的 跨國企業 集團,亦為世界第四大的 資訊科技公司 ,1974年創辦,以 富士康 ( Foxconn )做為商標名稱。 其專注於 電子產品的代工服務 (EMS),研發生產精密電氣元件、機殼、 準系統 、系統組裝、光通訊元件、液晶顯示件等3C產品上、下游產品及服務。 旗下多家企業在 臺灣證券交易所 、 上海證券交易所 、 香港交易所 、 深圳證券交易所 、 東京證券交易所 掛牌上市,包括做為集團核心的 鴻海精密 ,在世界多國設有據點,員工總數超過百萬人。 2019年,鴻海榮獲《富比士雜誌》(Forbes)全球百大數位公司第25名。

  4. 2007年獲得鴻海創辦人 郭台銘 延攬加入鴻海擔任郭的特別助理2010年接任鴻海B次集團IDSBG總經理2016年被選為夏普株式會社董事同年10月成立鴻海S次半導體次集團ISSBG並擔任總經理。. 於2019年經鴻海董事會通過,接任鴻海董事長 [2] 。. 上任後 ...

    • 成立
    • 經營模式
    • 代表車款
    • 外部連結

    台灣雖然有相對完整的汽車代工產業鏈,但在台灣國產車的品牌化上一直不順利。2008年,裕隆汽車曾推出納智捷汽車,試圖為國產車品牌開拓新局,但終究不堪嚴重虧損,於2020年11月宣布退出中國大陸市場,回歸多品牌代工模式。 2010年代後期,鴻海集團展現跨足電動車製造的意願。然而,鴻海集團雖然是全世界最大電子製造服務商(EMS),擁有厚實的資訊及通訊科技製造能力,也具有豐富的全球供應鏈管理經驗與能力,但缺乏整車製造的經驗,而裕隆汽車是台灣唯一具有整車製造能力的車廠,因此2020年3月,鴻海集團與裕隆集團協議合資設立公司,10月中旬創立「MIH電動車開放平台」,11月雙方正式合資設立「鴻華先進科技」,正式跨足電動車領域。

    為了打破傳統汽車產業具有開發費用高、開發期長、資源密集的特性,MIH平台開放技術規格,邀各家廠商加入,目標成為汽車界的Android。相對於傳統汽車產業以硬體為核心的封閉系統,MIH方案則以軟體定義為核心,使硬體及軟體可以分開開發。鴻海集團也可以藉由產業聯盟及開放規格的方式,分散風險,且能擴大汽車電子零組件的出貨量。 2021年7月財團法人MIH EV研發院正式成立,成為中華民國財團法人法下獨立的非營利組織。目標為創建一個開放式的電動車生態系統,促進移動領域的全面合作,推動行業標準。同時為生態系中的成員彌合差距,進而降低產業的進入門檻,加速創新,縮短開發週期。

    MIH-Mobility In Harmony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5. 全漢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稱 全漢 ,是 臺灣 的電子零組件製造商,成立於1993年4月,為全球前十大的 電源供應器 製造廠。 目前全球員工人數約6,000多人,其中研發人員約佔400多人。 開發電源相關產品,近幾年也投入新能源領域跟5G應用設備相關的電源領域 [2] 。 歷史沿革 [ 編輯] 1993年: 4月核准設立,初期以委託代工及買賣電源供應器為主。 1995年: 與Intel合作,推出全球第一款的ATX Form Factor 電源供應器:ATX 235W。 1997年: 成為英特爾 (Intel)的「種子合作廠商」。 2000年: 台灣桃園總部落成啟用。 2002年: 10月16日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

  6. 序言. 生平. 個人著作. 榮譽. 參考資料. 戴正吳 (1951年9月3日 — )是 台灣 企業家 , 宜蘭縣 頭城鎮 人,夏普百年首位台灣人社長 ,2020年卸任 夏普 會長兼社長職務 [1] ,擔任會長兼執行長曾任職鴻海集團副總裁有「成本先生」之稱。 生平. 1974年自大同工學院(現 大同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畢業後,任職於 大同公司 ,期間曾被派至日本進修兩年;1986年於 鴻海集團 任職,1992年擔任副總經理,2005年成為集團副總裁,先後曾在鴻海集團內負責消費電子事業群、競爭產品事業群、電視事業群,由於熟悉日本,被稱為鴻海集團的「德川家康」。 [2] [3] [4] 2016年鴻海併購夏普後,開始擔任 夏普 社長 [5] [6]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