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1月16日 · 作者: 綠色和平. 在11月異常暖和的挪威首都奧斯陸,為期長達4年的「People vs. Oil」法律訴訟,日前於最高法院審。. 這場聆訊創下了多個「第一次」:案情關乎挪威政府自1994年來第一次開拓北極石油鑽探新地帶、是簽署《巴黎氣候協定》後第一次批出 ...

  2. 2021年初,綠色和平、環境法律人協會與四名氣候災難的潛在受害者發起臺灣第一起氣候訴訟對經濟部提告,主張現行的「用電大戶條款」對企業的再生能源設置要求過低、忽略其減碳義務,違反環境基本法,侵害人民基本生存權利。 起訴至今超過兩年的時間,臺灣第一起氣候訴訟終於迎來正式開庭的程序,訴訟的結果也將對臺灣未來各界發展產生極大影響,現場超過30人旁聽出席,包含臺灣大學氣候行動社社員、律師、法律系學生、企業人士、NGO、政府機關、媒體等,各方皆非常關注本案。 文章目錄. 第一起氣候訴訟,盼司法推動經濟部加嚴管制用電大戶. 用電大戶條款兩年無成效,經濟部成臺灣減碳進程絆腳石. 第一起氣候訴訟,盼司法推動經濟部加嚴管制用電大戶.

    • 續談血汗海鮮前,不可不知的關鍵詞
    • 巨洋案被告不但潛逃回臺灣、逍遙法外,還重操舊業?
    • 漁工之死:沒有壯闊胸膛,怎與怒海搏鬥?
    • 人命與剝削,還有「權宜」之計?
    • 豐群水產,請帶頭改革海鮮產業!

    IUU:指非法、未報告及未規範捕撈(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涉及偽造報告、違反養護管理措施、擅闖未經許可海域捕撈等行徑。 歐盟黃牌:不是球賽的「兩黃一紅」,而是歐盟向疏於打擊非法捕撈的漁獲出口國先出示「黃牌」,若情況未有改善則作「紅牌」懲戒,包括禁止出口漁獲至歐盟成員國。自2015年10月臺灣因「監管漁業法規架構有重大缺失」被發給黃牌,至今尚未撤銷。 權宜船(Flag of conveneince):一艘船有別於其擁有者的國籍,卻掛上其他國家的船旗。低廉註冊費用及稅項、自由聘請廉價勞工、逃避原國籍或國際漁業管理法規,往往是「改旗」誘因。 海上轉運(Transshipment):捕魚業常見作業模式之一。小船在公海將漁獲轉運至大型...

    綠色和平繼續追蹤2016年發佈報告《臺灣製造:失控的遠洋漁業》當中關注的「巨洋案」。2011年起,五位臺灣巨洋國際漁業董事及股東涉嫌將柬埔寨漁工誘騙至非洲或太平洋島國工作,漁工遭受挨餓、死亡威脅、每天工作21小時等不人道虐待。五位被告於2014年被柬埔寨法院判處10年有期徒刑,並須賠償損失,卻潛逃回臺灣躲避刑責,至今仍被柬埔寨當局通緝。 不過,高雄地檢署辦理案件時以「法院無管轄權」、「無法判定有罪」等理由,決定「行政處分」了事。調查發現,其中兩人目前仍在政府許可單位擔任外籍漁工仲介,另外兩人亦繼續為臺灣漁船招募漁工,猶如對漁工家屬的二度傷害。縱然至今因應歐盟「黃牌」,去年初施行「遠洋漁業三法」強化管理,但若是缺乏執法決心,對他國通緝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縱容重操舊業,如何奢談遏止強迫勞動...

    印尼籍漁工 Supriyanto 生前瘦骨嶙峋的照片,正是現實中漁業營運模式壓榨漁工的寫照。2015年,臺灣漁船「福賜群號」漁工 Supriyanto 疑遭虐待致死,案件疑點重重,屏東地檢署偵查後卻草草以意外簽結,引起輿論譁然,最終由監察院介入重啟死因調查。 43歲的單親父親 Supriyanto 獨力撫養三名小孩,為增加收入養家,2015年4月受聘於福賜群號擔任漁工,豈料踏上不歸航程。同年7月起短短一個月內,福賜群號兩度向東港漁會通報,船員 Urip Muslikhin 失蹤,以及船員兼漁工 Supriyanto 死亡。 儘管福賜群號船長宣稱,在 Urip 失蹤後曾按漁會指示搜索三天,Supriyanto 罹難後亦立即返回港口,但據 全球漁業觀測站(Global Fishing Watch...

    萬納杜這面太平洋島國旗幟,同時是眾多臺灣權宜船懸掛的「遮醜布」。去年臺灣約有250艘權宜船,其中約100艘的登記船旗國為萬納杜,包括釀成奪命悲劇的「和春61號」。2016年9月7日,「和春61號」駛至復活島與斐濟之間的公海,其間六名印尼船員闖入船長室殺害中國籍船長謝丁榮,其後罪成被萬那杜法院判處18年徒刑。 審訊期間,漁工憶述船上遭遇,縱未獲法庭接納為自衛理由,卻令外界關注事件不只一個受害者。綠色和平調查員親自前往萬那杜,探訪六位涉事船員,揭示不堪回首的飄泊歲月,且聽他們親自訴說…… 「如果你能在像有和春61號船長的漁船撐過兩年合約,我想你會流下血做的淚。」 「那四個月,我的心在哭泣,不是只有我被折磨,我的同胞兄弟也不能倖免……」 「(船長)他用掃把打人,叫我們吃飯吃快一點,被叫到名字時要起...

    撇開燃料、設備、維修等必要開支,企業要「賺到飽」壓榨成本,往往藉境外聘僱向遠洋漁工「開刀」。要扭轉剝削人權的既有漁業營運模式,獲利最豐厚的海鮮貿易商責無旁貸。雖然漁業供應鏈錯綜複雜,尤其部份受害漁工因言語不通或是「文盲」,難以指認確實漁船,但綠色和平調查員經仔細查核,證實豐群水產及旗下公司先後向巨洋漁業擁有的漁船採購海產,包括最少一艘巨洋船隻在五名董事被定罪後繼續供應魚獲,亦與「和春61號」的海上轉運船「新和春102號」有交易往來,涉及發生船長被殺案的航程所得漁獲,意味「血汗海鮮」仍可能隨時送上您我的餐桌。 漁工人權剝削往往伴隨環境破壞、非法捕撈而來,關乎海洋生態的永續發展。綠色和平呼籲,臺灣政府必須有效執法,掃除各種非法漁業行為,同時落實跨國合作打擊人口販運。豐群水產則應公開供應鏈資料,並...

  3. 環顧各種除污方案,卻是未能掌握技術,或是當局缺乏資源執行。. 綠色和平與研究團隊合作,到烏克蘭及俄羅斯部份受污染地區採集奶類等產品樣本,檢驗同位素銫-137濃度,從而了解核災對倖存者的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 Greenpeace. 車諾比在災後總不時地提醒 ...

    • Nono偵結起訴1
    • Nono偵結起訴2
    • Nono偵結起訴3
    • Nono偵結起訴4
  4. 財團及多地政府對北極資源虎視眈眈,我們的調查、研究,揭示商業作業及政府政策對原生態的破壞與威脅,提高全球社會關注,向相關持份者施壓,竭力阻止任何破壞的行動與計劃及政策。 已於2012年下半年完成. 2012年「極地曙光號」實地研究測量北極海冰,為北極專案揭開序幕。 發現海冰棲息地消失,已造成北極物種一大威脅。 已於2015年9月階段完成,持續跟進中. 歷經三年努力,動員公眾阻止北極鑽油,殼牌石油Shell終於宣佈,停止在阿拉斯加北極的進一步探勘。 已於2016年3月完成. 持續動員全球750萬「北極守護者」。

  5. 2020 年,來自 19 個國家及地區的近 130 名科學家、學者和醫生共同簽署一份聲明,向零售商和消費者保證,只要採用基本的衛生措施,可重複使用的包裝與容器在疫情期間依然安全。 這些塑膠製品對人體有害! 錯誤使用恐致癌.

  6. 調查指出,美國市面販售的大黃蜂鮪魚罐頭,內容物摻雜美國海關確認有強迫勞動,在臺已被檢調以人口販運罪名起訴的「大旺」漁船 捕撈之漁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