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或喻於聲或方於貌或擬於心或譬於事宋玉高唐云. 纖條悲鳴聲似竽籟此比聲之類也枚乗莬園云焱焱. 紛紛若塵埃之間白雲此則比貌之類也賈生鵩賦云. 禍之與福何異糺纆此以物比理者也王襃洞簫云優. 柔温潤如慈父之畜子也此以聲比心者也馬融長笛. [008-2b] 云繁縟 ...

  2. [001-001a] 黄帝八十一難經序籍一可以生人可以殺人莫若兵與刑然兵刑乃顯然之生殺人皆可得而見醫乃隱然之生殺人不可得而見年來妄一男子耳不聞難素之語口不誦難素之文濫稱醫人妄用藥餌誤之於尺寸之脉何啻乎尺寸之兵差之於輕重之劑有甚於輕重之刑予業儒未效惟祖醫是習不揆所學嘗集解王叔和脉訣矣嘗句解幼幼歌矣如八十一難經乃越人授桑君之秘術尤非膚淺者所能測其秘隨 [001-001b] 句箋解義不容辭敬以十先生補注爲宗祖言言有訓字字有釋必欲學醫君子口誦心惟以我之生觀彼之生自必能回生起死矣何至有實實虚虚醫殺之譏吁醫有生人之功如此豈不賢於兵刑之生殺哉時大宋咸淳五年歲次巳巳孟春臨川晞范子李駉子桂自序.

  3. 王翰林集註黃帝八十一難經卷之一. 盧國秦越人撰 呂廣 丁德用楊玄操. 虞庻 楊康侯 註解. 王九思王鼎象石友諒. 王惟一 校正附音釋. 經脉診第一凡二十四首. 一難曰十二經皆有動脉. 呂曰是手足經十二脉也 丁曰十二經皆有動. 脉者是人兩手足各有三隂三陽之經也以 ...

  4. 黄帝素問靈樞集註卷之九業八. 五邪第二十. 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 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藏一本作五/顴又五節. 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 以越之邪在肝則兩脇中痛寒中惡血在内. 行善掣節時脚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 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脉. 以去其掣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 隂氣不足則熱中善饑陽氣不足隂氣有餘. [009-001b] 則寒中腸鳴腹痛隂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 有寒有熱皆調於三里邪在腎則病骨痛隂. 痹隂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 背頸項痛時眩取之涌泉崐崘視有血者盡. 取之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仆視有餘. 不足而調之其輸也音釋顴音權. 寒熱病第二十一. 皮寒熱者不可附席毛髮焦鼻槁臘不得汗. 取三陽之絡以補手太隂肌寒熱者肌痛毛.

  5. 謝靈運〈於南山往北山經湖中瞻眺〉一首. 謝靈運〈從斤竹澗越嶺溪行〉一首. 顏延年〈應詔觀北湖田收〉一首. 顏延年〈車駕幸京口侍遊蒜山作〉一首. 顏延年〈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遊曲阿後湖作〉一首. 鮑明遠〈行藥至城東橋〉一首. 謝玄暉〈游東田〉一首 ...

  6. 5. 6. [002-001a] 歷世眞仙體道通鑑後集卷之二羽七 浮雲山聖壽萬年宮道士趙道一編修 九天玄女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師聖母元君弟子也黄帝在昔爲有熊之國君佐神農之孫榆岡既衰諸侯相伐千戈相尋各據方色自稱五行之號太皥之後自爲青帝榆岡神農之後自號赤帝共工之族 ...

  7. 【原版道藏輯要】 1. [01p001a] 黃庭經注序. 聞之赤文綠字,爰垂洞古之經;鐵劵銅符,聿授登眞之記。 林開. 七寶,懸黍米於玄關;宮號五明,發神光於宻戸。 溯鴻濛之混合, 祖劫潛消;騐恍惚之中存,谷神不死。 晨飛朱蕋,夕燦金花。 鑄鼎. 三年,自返赤龍之馭;迴風六候,還聽玉虎之鳴。 凡兹託自浮黎, 悉由假象;大都按諸升降,亦屬寓言。 虛傳金穀之歌,誰云太上; 漫憶。 火蓮之作,是否劉安。 竺國胎經,止言胎息。 玉皇心印,頓示. 心空。 粗陳淸淨之辭,未覩精微之論。 此若僅分章句,猶稱河上. 之公;孰謂大闡眞宗,乃在濠間之叟。 然而千蹊萬畛,別輾羊車; 九達三條,忽趨鳥道。 以至握固受容成之術,還精效素女之儀。 [01p001b] 譬彼合流,難分涇渭;况夫及溺,永墮沈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