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1日 · 以巴衝突的火花不僅在現實世界燃燒更在網路世界中點燃當這場地緣政治的糾葛逐漸升級不只是軍隊和激進份子參與活躍的駭客份子也決定加入這場戰爭為雙方開闢新戰場。 以巴開戰後不得安寧,駭客用 DDoS 攻擊製造混亂與仇恨

  2. 2014年7月17日 · 關心台灣 * 論文假審案,牽連的掛名作者已逾 30 位;產、官、學如何做到讓人敬重? 良心而已 論文風暴滾雪球般越滾越大,包括衛福部長邱文達、疾管署研檢中心主任吳和生,都被踢爆浮濫掛名。 科技部表示,考慮引進論文互相掛名與引用的查核系統,並奉勸所有大學教授,要當論文共同作者 ...

    • 原本臺灣主權移交中華民國的可能性
    • 國共內戰使美國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支持產生變化
    • 韓戰讓美國對臺灣主權的看法明確化
    • 《舊金山和約》讓臺澎主權懸而未決
    • 結語

    先來談談臺灣主權為何有移交中華民國政府的「可能性」。 這裡講的「可能性」是指二戰末期,基於美中體制的互惠考量,美國的確是準備讓中華民國擁有臺灣。1943年3月,美國羅斯福(F. D. Roosevelt)總統在華盛頓與英國外相艾登(A. Eden) 會談時,就曾提議戰後將臺灣交給中華民國。 為何美國會有上述的提議?當時第一夫人宋美齡在美國有強大的遊說團,加上羅斯福擔心中國會單獨與日本媾和,退出戰局,因此同意臺灣「歸還」中華民國政府。而羅斯福的目的在於:1.拉蔣抗日,2.以華制日,防止日本戰後東山再起,3.尊重中國領土完整,博得正義的喝采。 另一種說法是,1945年7月美國國務院原有意在臺灣成立一個過渡的軍政府,但因為在8月3日的海陸軍聯席會議中,羅伯茨陸軍准將(F. N. Roberts, ...

    但是緊接著發生國共內戰,儘管國民黨得到美國的全面支持,還是遲遲無法獲得決定性的勝利。為了跟中共解放軍進行長期鬥爭,國民黨高層早在1948年,即就黨、政、軍、財、文中心遷往何方進行過討論,最後蔣中正採取了歷史地理學家張其昀的建議,決定遷往臺灣,空軍學校、研究機構等率先遷臺。 然而,美國對於蔣中正的遷臺計畫和行動表示詫異。美國在華聯合軍事顧問團團長巴大維(David D Barr)少校認為: 另根據1949年1月19日路透社的消息,美國繼續警告蔣中正不能遷臺,因為還沒與日本簽訂和約。 對於國際上的現實,蔣中正似乎心知肚明。1949年1月12日,他曾電責陳誠在記者會中「臺灣為剿共堡壘」的發言失當,因為臺灣究竟能否做為中華民國的領土,還有很大的變數。他在給陳誠的信中說: 信中已經很清楚的點出「此時」...

    一般皆同意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美蘇冷戰局勢嚴峻,臺灣作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中圍堵共產陣營的樞紐,戰略地位非常重要。 因此,美國改變了他們對臺灣的態度,宣布「臺灣海峽中立化(the neutralization of the Straits of Formosa)」,美中合作體制重新確立、強化,讓原本風雨飄搖的中華民國政權得以繼續留在臺灣。整個過程中,中華民國政府似乎完全處於被動狀態。 然而,幾乎在1月美國發表對臺不干涉聲明的同時,美國國會也否決了對南韓李承晚的軍經援助方案,加上臺、韓均未被劃入美國的亞太地區防衛圈內,似乎顯示杜魯門政府拋棄了蔣中正和李承晚。 事實上,早在1949年12月20日的「黃少谷、董顯光呈蔣介石」的對韓特別外交檔案中,即揭露了李承晚有意提供韓國境內的海、空軍基...

    既然美國已取得蔣中正的諒解,下一步就必須簽訂正式的國際條約,以確認臺灣的法律地位未定,因此事先斟酌如何擬定對日和約是很重要的。美國國務院杜勒斯在1951年4月24日向顧維鈞轉述美國致英國的一份備忘錄中說: 根據這份備忘錄,就能理解為什麼美國既然支持中華民國政府,卻沒有堅持在對日和約中要寫清楚將臺澎主權歸還中華民國?因為當時兩岸政權都接受「一個中國」,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由於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的政權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如果對日和約明白寫出要將臺澎主權轉交中華民國,則中共大可以國共內戰尚未結束為由,追殺逃到臺灣的國民黨。屆時,美國的任何干涉都將被批評為干涉中國內政,完全失去正當性。 因此,1951 年通過由48 國簽署《舊金山和約》,其中第二條乙項(b)規定:「日本放棄對於臺灣及澎湖群...

    關於臺灣的主權,中華民國外交部在官網宣稱,透過「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日本投降文書」,以及《中日和約》的相關條文,已經確認臺灣的主權歸屬於中華民國。從馬政府時代就透過課綱與教科書,希望教導人民認知和相信。 但《舊金山和約》根本就沒有寫明日本將所放棄的臺澎主權給誰。而且從國際現實來看,因為臺灣主權未定,美國才能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臺灣海峽才不至於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海,確保了臺澎不被中國併吞。 外交部文件寫道: 還有,因為臺灣主權未定,儘管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也認知(acknowledge)到中國主張「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美國還是能夠由國會制定《臺灣關係法》,繼續賣防禦性的武器給臺灣,讓臺灣擁有自衛的能力。 因此,中華民國政府應該承認臺灣主權未定這件事,坦承真正屬於自己管轄的...

  3. 2017年2月24日 · 中央社 2017-02-24. 【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隨著轉型正義的觀念越來越受正視越來越多人重視白色恐怖等相關事件歷史教育的重要性而究竟這些年來學生們是如何學習二二八這段歷史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段歷史課本的歷史」! (責任編輯:林芮緹) 隨著社會環境變遷教育政策調整與思潮轉變歷史課本內容也常常也跟著改變。 中央社特地到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圖書館查找民國51年至今的歷史課本,觀察228事件在歷史課本中的內容變化。 (中央社記者李怡瑩翻攝) 教育部於民國103年推動的課綱微調掀起爭議,引發反課綱與支持課綱兩派論戰。 隨著社會環境變遷、教育政策調整與思潮轉變,歷史課本內容也常常也跟著改變。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修訂經過」,高中課程綱要(標準)曾修訂10多次。

  4. 2018年5月23日 · 1914 年一戰爆發後,巴勒斯坦成了駐埃及的英軍與奧斯曼帝國軍隊交戰的前線,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進程暫時中斷。 英國為了對抗德、奧、土等同盟國,選擇拉攏遍布世界各地的猶太經濟與政治勢力,因而其在 1917 年發表《貝爾福宣言》,支持猶太人重返以色列地建立「民族家園」,換取猶太人對英國的支持 。 奧斯曼帝國在一戰中戰敗,爆炸解體。 根據英法達成的《賽克斯-皮科協定》,英國獲得了巴勒斯坦,由此建立了英屬巴勒斯坦托管地,進行殖民統治。 在一戰結束後的1919年,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的進程馬上再次重啓。 至1923年,又有4萬名來自東歐的猶太人定居英屬巴勒斯坦托管地。 隨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1924年至1929年間又有82000名猶太人定居巴勒斯坦。

  5. 2017年2月8日 · 台灣史上第一次官方「解殖」行動. 對於一心想恢復大明正朔並深深受過南京國子監編按2華夷之辨編按3思想教育的鄭森來說台島行之有年的 「蠻夷文化」(尼德蘭文化)與原生文化(台灣南島文化),跟對大明發難的滿州韃子的文化風俗一樣,都是難以容忍的。 在那之後,全台第一座創建最早的新港教堂學校(1636 年)還有蕭壠神學院(1659 年),都於 1661 年後毀於明鄭之手 ── 這兩次教堂摧毀事件,象徵了福爾摩沙至此切斷與歐洲文化強烈連繫的臍帶。 此後西拉雅四大社(編按4)與周邊明鄭所能觸及的行政地域(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等地的原住民,開始被進行強迫式的解殖 ── 去尼德蘭化。

  6. 2017年8月10日 · 荷蘭與西班牙爭奪台灣的秘密. 翻開臺灣史課本,很多人都背過這一串: 1624年 — 1662年荷蘭殖民台灣南部、1626 — 1642年西班牙殖民台灣北部。 除了年份有點有趣外,很少有人發現荷蘭與西班牙當時在幹麻, 為何荷蘭佔領台灣後西班牙要趕來,而荷蘭為何又要趕走西班牙? 如果只從臺灣島視角出發,完全看不出為什麼。 荷蘭當年在東亞要找一個據點,很多人不知道為何荷蘭要在東亞要找據點,許多人或許會回答貿易,這算是一個不完整的答案,當時荷蘭在印尼雅加達(巴達維亞)早已建立東方總部,且歐洲人為了香料東來,盛產香料被稱為香料群島的摩鹿加群島也在印尼,那為何還要找其他據點? 其實是為了「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