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8日 · 1049. 台北客運司機吳佩蓉曾捧著孕肚談離婚爭孩子監護權還為扛一家五口生計忙到運用哺乳時間補眠為期5年的曲折單親生活如何改寫七年級二寶媽的人生優先順序? 圖片來源:曾千倚攝. 2018年是吳佩蓉最辛苦的一年,也是她人生優先順序重新洗牌就定位的一年。 那年她左手牽6歲的女兒,肚子懷6個月的兒子,忙著與前夫離婚、爭監護權,帶著吃緊的積蓄展開單親媽媽生活,產後靠著開公車撐起一家五口日常所需。 1988年次的吳佩蓉曾做過送貨員,也開過聯結車,為尋求更穩定、規律的工作,在朋友建議下,從載貨轉戰載人,成為一名公車司機。 未料懷第二胎時孕吐嚴重,一度在路上「忍不住」,趕緊拿車內嘔吐袋應急,連乘客都上前關心「你有要緊否? (閩南語)」只好選擇暫離職場。

  2. 2015年11月18日 · 2960. 有時候孩子們的選擇壓力,比家長想像的都大,我們能做的就是寧可相信孩子們的成長,也不要自以為保護的故步自封。. 圖片來源unsplash. 這年頭常會聽一些關於媽寶或爸寶的事情仔細想一想絕大多數其實是跟父母過於照顧孩子有關 ...

  3. 2017年6月1日 · 作者/王曉晴 | 2017-06-01. 瀏覽數. 14348. 熱愛工作,擁有旅行魂的吳幸娟,為了女兒放棄工作,轉當「全職媽媽」,但這段全職媽媽歲月,讓她更加肯定:絕對要重新回到職場。.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我是雙寶媽,育有4歲與近2歲的兩個女兒。. 一直以來 ...

  4. 2023年4月27日 · 2011年,與曾寶儀最親的爺爺過世後,她感到難以言喻的巨大悲傷,就此開啟生命療癒與覺察之路——她想知道,為什麼自己總是不快樂? 為什麼總害怕不被需要? 她去阿拉斯加旅行、去印度拜訪大寶法王,亦曾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毫無理由地突然失聲痛哭。 最終,她選擇從原生家庭去找答案。 在一次母女衝突過後,曾寶儀主動和母親長談,向母親說,「我真的很愛你,我要把所有曾經對你的不滿、憤怒全部都放下,一筆勾銷。 她將那一日,定義為她與母親的「重生日」,並將這段和解過程寫進散文集《人生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你自己》中。 近十年,曾寶儀不斷嘗試與原生家庭帶來的各種課題和解,她想過一個更為輕盈、沒有框架與負擔的人生。 她勤於訓練自己對萬事萬物的感知,變得更懂得活在當下,更加珍惜身為人能有的所有快樂。

  5. 2019年6月4日 · 「靶心人公式」7步驟:沒有人生目標,也能用3分鐘說出一口好故事. 作者/許榮哲 | 遠流出版 | 2019-06-04. 瀏覽數. 73643. 永遠不要擔心自己沒有目標,就像戲劇裡常出現的豪門貴公子,初登場時,他心中的目標僅僅只是「不想成為企業接班人」,必須等到某一天,他吹著口哨嘻嘻哈哈回到家,卻發現滿地的鮮血,父母死了,公司倒閉,貴公子變成窮光蛋,心中的積極目標才會熊熊燃燒起來。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說自己的故事. 自己的故事? 「等等,我還沒有人生目標啊啊啊……」有人哀號。 大部分的人就是被「等等」和「沒有目標」毀掉的。 不用怕,我的人生,最初也沒有目標。 沒有目標還是必須硬著頭皮往前走,否則就真的永遠沒有故事了。 最後這一課就是要教你「沒有目標」的 靶心人公式 。

  6. 2019年12月19日 · 社會學家杰拉爾德‧莫倫霍斯特 (Gerald Mollenhorst)進行了一項研究 「人與人相遇的環境如何影響社交關係」 ,結果顯示:每隔7年,就會失去一半曾經親近的朋友。 這項研究針對1,007位「18至65歲」的男女進行調查,詢問他們平時與朋友相處的時間、如何相識朋友、見面時在什麼地方、如果有重要的私人問題最想跟誰討論、誰會幫你一起裝修家裡、最近不小心遇見了誰等。 7年之後,研究人員再次與當初的受訪者聯繫,只有604人能再次受訪。 7年之後,只有30%的朋友處在同樣位置. 研究發現,大部分的人在7年的時間裡,社交發展規模非常穩定,每個人會用不同的朋友替換社交圈中的成員,而7年之後,大約只有30%的朋友處在同樣的位置。

  7. 2016年5月1日 · 7893. 創立於2010年的喜舖CiPU是台灣自創超輕量媽媽包品牌,從網路銷售出發,現已擁有台灣6個、香港2個實體櫃位,銷售範圍延伸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歐美等國。 喜舖的催生者是1979年次的周品妤她是老闆也是擁有一子一女的雙寶媽。 對周品妤來說,老闆與媽媽都是她想扮演的人生角色,她努力追求兩者間的平衡,也用心經營。 女性員工都把她當成榜樣,周品妤卻笑說,自己不是典型的女強人。 經營企業與家庭都要有所取捨,懂得放下過多堅持,兩者平衡就不再那麼難。 圖片來源:王創緯. 2008年結婚之前,我是個工作狂,後來結婚了,我就不想再回到人生只有工作的狀態,更不要被制式的工作綁住,所以我選擇創業,我認為這是可以讓人生更有選擇性與彈性的工作選項。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