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利用 阻尼 特性來吸收或抑制衝量,藉以減緩力學 振動 及消耗 動能 的機械或液壓裝置

      Image courtesy of amazon.co.jp

      圖片: amazon.co.jp

      • 阻尼器 (英語:shock absorber 或 damper)是一種利用 阻尼 特性來吸收或抑制衝量,藉以減緩力學 振動 及消耗 動能 的機械或液壓裝置。 大部分的阻尼器都是以 黏壺 (dashpot)的形式,透過黏滯流體的阻尼來吸收或抑制衝量。
      www.wikiwand.com/zh-tw/阻尼器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阻尼器(英語:shock absorber 或 damper)是一種利用阻尼特性來吸收或抑制衝量,藉以減緩力學振動及消耗動能的機械或液壓裝置大部分的阻尼器都是以 黏壺 (dashpot)的形式,透過黏滯流體的阻尼來吸收或抑制衝量。

  3. 阻尼器(英語:shock absorber 或 damper)是一種利用阻尼特性來吸收或抑制衝量,藉以減緩力學振动及消耗動能的機械或液壓裝置大部分的阻尼器都是以 黏壶 (dashpot)的形式,透過黏滯流體的阻尼來吸收或抑制衝量。

    • 概觀
    • 基本介紹
    • 概述
    • 發展過程
    • 倉儲貨架
    • 工程結構
    • 分類

    阻尼器,是以提供運動的阻力,耗減運動能量的裝置。利用阻尼來吸能減震不是什麼新技術,在航天、航空、軍工、槍炮、汽車等行業中早已套用各種各樣的阻尼器(或減震器)來減振消能。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人們開始逐步地把這些技術轉用到建築、橋樑、鐵路等結構工程中,其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有五十多年歷史的液壓粘滯阻尼器, 在美國被結構工程界接受以前,經歷了大量實驗,嚴格審查,反覆論證,特別是地震考驗的漫長過程。

    能夠使儀表可動部分迅速停止在穩定偏轉位置上的裝置。地震儀器中,阻尼器用 於吸收振動系統固有振動能量,其 阻尼力一般與振動系統運動的速度 成比例。主要有液體阻尼器、氣體 阻尼器和電磁阻尼器三類。阻尼器 對於補償拾振器擺系統中很小的摩 擦和空氣阻力,改善頻率回響等具 有重要作用。

    •中文名:阻尼器

    •外文名:Damper

    •實質:提供運動阻力,耗減能量的裝置

    •領域:航天、航空、軍工、槍炮、汽車

    •特點:發展十分迅速

    •作用:減振消能

    大家知道,使自由振動衰減的各種摩擦和其他阻礙作用,我們稱之為阻尼。而安置在結構系統上的“特殊”構件可以提供運動的阻力,耗減運動能量的裝置,我們稱為阻尼器。

    阻尼器又稱阻尼裝置。為了當受到衝擊而產生的振動很快衰減所製成的增加阻尼的裝置。理想的阻尼器有油阻尼器。常用油類有矽油、篦麻油、機械油、柴油、機油、變壓器油,其形式可做成板式、活塞式、方錐體、圓錐體等。其他尚有固體粘滯阻尼器、空氣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等。根據隔振設計的實用需要,阻尼比D=0.05~0.2範圍內為最佳。

    ·在航天、航空、軍工、機械等行業中廣泛套用,幾十年成功套用的歷史

    ·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美國東西兩個地震研究中心等單位作了大量試驗研究, 發表了幾十篇有關論文

    ·90年代,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土木工程學會等單位組織了兩次大型聯合,由第三者作出的對比試驗,給出了權威性的試驗報告,供教授和工程師們參考

    ·在肯定以上成果的基礎上被幾乎各有關機構,規範審查,肯定並規定了套用辦法

    在重力式貨架倉儲中,由於貨物受到重力影響,在傾斜的倉儲滑道中做加速運動,如果任其自由運動,貨物撞擊貨架,可能會引起貨物損壞,操作人員安全隱患以及貨架整體結構的損毀。而阻尼器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重力式貨架中的阻尼器,又稱減速器,主要用於消除重力式貨架中貨物產生的重力加速度,從而使得貨物能夠平穩,緩慢的沿軌道下滑,消除安全隱患。保證貨物及操作人員的安全性。其中阻尼可分為外置式和內置式。

    二十世紀,特別是近二、三十年人們對建築物的抗振動的能力的提高已經做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這一成果中最引以為自豪的是“結構的保護系統”。人們跳出了傳統增強梁、柱、牆提高抗振動的能力的觀念,結合結構的動力性能,巧妙的避免或減少了地震,風力的破壞。基礎隔震(Base Isolation),各種利用阻尼器(Damper) 吸能,耗能系統, 高層建築屋頂上的質量共振阻尼系統(TMD)和主動控制( Active Control)減震體系都是已經走向了工程實際。有的已經成為減少振動不可少的保護措施。特別是對於難於預料的地震,破壞機理還不十分清楚的多維振動,這些結構的保護系統就顯得更加重要。

    這些結構保護系統中爭議最少,有益無害的系統要屬利用阻尼器來吸收這難予預料的地震能量。利用阻尼來吸能減震不是什麼新技術,在航天航空,軍工,槍炮,汽車等行業中早已套用各種各樣的阻尼器來減振消能。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人們開始逐步地把這些技術轉用到建築、橋樑、鐵路等工程中,其發展十分迅速。到二十世紀末,全世界已有近100多個結構工程運用了阻尼器來吸能減震。到2003年,僅Taylor公司就在全世界安裝了110個建築,橋樑或其它結構構築物。

    泰勒Taylor公司從1955年起經過長期大量航天、軍事工業的考驗,第一個實驗將這一技術套用到結構工程上,在美國地震研究中心作了大量振動台模型實驗,計算機分析,發表了幾十篇有關論文。結構用阻尼器的關鍵是持久耐用,時間和溫度變化下穩定,泰勒公司的阻尼器經過了長期考驗和各種對比分析,其他公司的產品很難望其向背。美國相應設計規範的制定都是基於泰勒公司阻尼器的產品。其產品技術先進,構造合理可靠,技術的透明度高,而且可以按設計者的要求製造適合各種用途的阻尼器。每個產品出廠前都經過最嚴格的測試,給出滯回曲線。泰勒Taylor公司從世界上130多個工程,32座橋樑的實際套用中,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

    調質阻尼器

    為了因應高空強風及颱風吹拂造成的搖晃.大樓內設定了“調諧質塊阻尼器”(tuned mass damper,又稱“調質阻尼器”),是在88至92樓掛置一個重達660公噸的巨大鋼球,利用擺動來減緩建築物的晃動幅度。據台北101告示牌所言,這也是全世界唯一開放遊客觀賞的巨型阻尼器,更是目前全球最大之阻尼器。

    台北101採用新式的“巨型結構”(megastructure),在大樓的四個外側分別各有兩支巨柱,共八支巨柱,每支截面長3公尺、寬2.4公尺,自地下5樓貫通至地上90樓,柱內灌入高密度混凝土,外以鋼板包覆。 台灣位於地震帶上,在台北盆地的範圍內,又有三條小斷層,為了興建台北101,這個建築的設計必定要能防止強震的破壞。且台灣每年夏天都會受到太平洋上形成的颱風影響,防震和防風是台北101兩大建築所需克服的問題。為了評估地震對台北101所產生的影響,地質學家陳斗生開始探查工地預定地附近的地質結構,探鑽4號發現距台北101 200米左右有一處10米厚的斷層。依據這些資料,台灣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大小不同的模型,來仿真地震發生時,大樓可能發生的情形。為了增加大樓的彈性來避免強震所帶來的破壞,台北101的中心是由一個外圍8根鋼筋的巨柱所組成。

    可控被動式電磁

    引言 高速旋轉機器的振動問題是一個比較突出且難以解決的問題。這類機器的轉速高,都在超過臨界乃至幾階臨界轉速以上運行。因此為了保證其安全運行,除了保證仔細的設計和精確的製造安裝外,通常還使用阻尼器以減小振動。擠壓油膜阻尼器和電磁阻尼器就是兩種常用的阻尼器。本文設計了一種新的可控型被動式電磁阻尼器。 可控型被動式電磁阻尼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圖1為可控被動式電磁阻尼器的示意圖。它沒有位移感測器。其結構與擠壓油膜阻尼器類似:旋轉機械的轉子(1)通過滾動軸承(2)或滑動軸承支承在鐵芯(3)上。該鐵芯再通過彈簧(4)支承在機座(5)上。彈簧的支承剛度可按使用要求設計,為支承系統的主剛度。在機座上環繞鐵芯同心放置有四隻電磁鐵(6)。各磁鐵線圈上都作用相同大小的直流勵磁電壓。 圖2示出可控被動電磁阻尼器所產生的附加剛度和阻尼隨頻率變化的情況。可以看出在整個頻率範圍內附加剛度的值是負的,且隨著頻率的升高負的剛度值降低。在高頻區剛度值幾乎為零。這種阻尼特性剛好符合旋轉機械所要求的低頻大阻尼高頻小阻尼的特性。在可控被動電磁阻尼器的尺寸確定後,剛度和阻尼值就僅取決於靜態勵磁電流或勵磁電壓。改變勵磁電壓值就能改變剛度和阻尼,因而這種阻尼器是可控的。 實驗裝置 圖3a為實驗裝置:一根細長軸,一端支承在普通的剛性滾珠軸承上,另一端支承在圖1所示的電磁阻尼器支承上。轉子由直流電機驅動。軸的振動和轉速分別由渦流感測器和光電感測器檢測。振動信號和轉速信號由計算機通過AD板採集。圖3b為提供主支承剛度的平板徑向彈簧。該彈簧以彈性鋁為材料,線切割加工。其剛度值由有限元計算和最佳化。在一隻電磁阻尼器支承上有兩隻並排放置的彈簧,以保證對稱性,利於系統建模。理論計算和實驗測試均表明該轉子的第一階臨界轉速約為3900revs/min。 實 驗 在不同勵磁電壓下測試轉子的振動隨轉速的變化。圖4給出了實驗數據。圖中的四條曲線代表勵磁電壓分別為0伏、9伏、12伏和15伏的情況。可以看出隨著勵磁電壓的增大,電磁阻尼器提供的阻尼也增大。這使得轉子的振幅得到抑制,從0.185mm降到0.56mm,減振效果是很明顯的。從圖中還可以看出,由於負的電磁剛度的存在,轉子的臨界轉速有所降低。這和圖2中的結果很一致,在65HZ臨界轉速附近,電磁附加負剛度很小因而它對臨界轉速的影響很小。當勵磁電壓為15伏時,轉子的臨界轉速僅下降到3780revs/min。 結 論 被動式電磁阻尼器用於轉子系統取得了較好的減振效果。這種阻尼器的阻尼產生機理是被動的而阻尼的大小則是隨勵磁電壓的大小可控的。與擠壓油膜阻尼器相比,被動式電磁阻尼器具有電磁軸承相對於普通軸承的大部分優點;與主動式電磁阻尼器相比,被動式電磁阻尼器的總體結構簡單、造價低、可靠性更高。因而這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行之有效的高速轉子的減振阻尼裝置。 本文介紹了被動式電磁阻尼器線上性範圍內的原理和僅進行了被動式電磁阻尼器的初步的減振實驗,更多的非線性特性的研究和最佳化設計將在今後陸續報導。

    聲學

    阻尼器是插入在聲管內的聲學布屏。這些阻尼元件用於受話器輸出端與耳道之間,其作用是平滑頻率回響。

    液壓

    1、頭部關節軸承 2、活塞桿 3、液壓缸 4、貯油缸 5、阻尼控制閥 6、行程指示刻度 7、尾部關節軸承 適用範圍: 液壓阻尼器是一種對速度反應靈敏的振動控制裝置; 液壓阻尼器主要適用於核電廠、火電廠、化工廠、鋼鐵廠等的管道及設備的抗振動。常用於控制衝擊性的流體振動(如主汽門快速關閉、安全閥排放、水錘、破管等衝擊激擾)和地震激擾的管系振動; 液阻尼器對低幅高頻或高幅低頻的振動不能有效地控制,該場合宜採用彈簧減振器。

  4. 阻尼 (英語: damping )是指任何 振動 系統在振動中,由於外界作用(如流體 阻力 、 摩擦力 等)和/或系統本身固有的原因引起的 振動幅度 逐漸下降的特性,以及此一特性的量化表徵。 在實際振動中,由於摩擦力總是存在的,所以振動系統最初所獲得的能量,在振動過程中因阻力不斷對系統做負功,使得系統的能量不斷減少,振動的強度逐漸減弱,振幅也就越來越小,以至於最後的停止振動,像這樣的因系統的力學能,由於摩擦及轉化成內能逐漸減少,振幅隨時間而減弱振動,稱為阻尼振動。 當阻尼較強時,阻尼振子幾乎沒有振動,振幅逐漸減小,達到穩定平衡,稱為過阻尼。 當阻尼較弱時,阻尼振子必須緩慢的經由多次振動逐漸把振幅減小,最後回到平衡位置,因此達成穩定平衡的時間較久,稱為次阻尼。

  5. 2024年5月17日 · 首先為大家介紹有關建築物「 耐震 」的相關法規《 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 》,由內政部營建署集結國內地震工程專家的研究以及地震災害的經驗,經過立法院通過後施行。 根據地震發生的機率、規模、震度,將臺灣各地分成不同的震區後,再依照此標準規定各區建築的地震力係數 。 國家研究院的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自 2005 年起主力負責檢討修訂建築物耐震規範,上一次的修訂在 2011 年,至今已間隔 11 年,才終於釋出新版規範。 希望在地震頻頻發生的台灣,可以達到「 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 」的願景,這次主要修訂的重點有包含以下四個: 提升鄰近斷層區域耐震安全.

    • 什麼是阻尼器?1
    • 什麼是阻尼器?2
    • 什麼是阻尼器?3
    • 什麼是阻尼器?4
    • 什麼是阻尼器?5
  6. 阻尼是指阻礙物體的相對運動並把運動能量轉化為熱能或其他可以耗散能量的一種作用。 阻尼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阻尼有助於減少機械結構的共振振幅,從而避免結構因震動應力達到極限造成機構破壞; (2)阻尼有助於機械系統受到瞬時衝擊後,很快恢復到穩定狀態; (3)阻尼有助於減少因機械振動產生的聲輻射,降低機械性噪聲。 許多機械構件,如交通運輸工具的殼體、鋸片的噪聲,主要是由振動引起的,採用阻尼能有效的抑制共振,從而降低噪聲; (4)可以提高各類工具機、儀器等的加工精度、測量精度和工作精度。 各類機器尤其是精密工具機,在動態環境下工作需要有較高的抗震性和動態穩定性,通過各種阻尼處理可以大大的提高其動態性能; (5)阻尼有助於降低結構傳遞振動的能力。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阻尼器阻尼器 - Wikiwand

    阻尼器 (英語:shock absorber 或 damper)是一種利用 阻尼 特性來吸收或抑制衝量,藉以減緩力學 振動 及消耗 動能 的機械或液壓裝置大部分的阻尼器都是以 黏壺 (dashpot)的形式,透過黏滯流體的阻尼來吸收或抑制衝量。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9月17日) 常用在汽車的 懸吊系統 及 摩托車 中,有些 腳踏車 也有 避震器 。 另外 掀背車 或 貨車 的後車門、部份汽車的引擎蓋以及 鐵路車輛 的 轉向架 等也都裝有阻尼器。 有些 摩天大樓 為了減緩 地震 或強風吹襲時的搖晃,也會設有阻尼器,例如 台北101 、 高雄85大樓 、 上海中心大廈 、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 平安金融中心 、 川普大樓 、 花旗集團中心 等。 氣體阻尼器運作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