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8日 · 小林製藥初步的調查說法是其紅麴原料中出現了未知的成分」,起初內部推測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紅麴製品在發酵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毒素橘黴素」(citrinin),若長期攝入有可能出現中毒肝腎損傷等症狀但一般而言紅麴相關產品都會有橘黴素的檢測標準而根據小林製藥的說法目前生產的紅麴原料並未檢測出橘黴素問題而公司官方說的未知的、非預期的...

    • ▌Ogoni族人生存運動:步步逼近殼牌
    • ▌武裝組織崛起:竭盡破壞奈及利亞的「石油產量」
    • ▌誰要為油污問題負責?
    • ▌不再平靜的「尼日河三角洲」

    根據統計,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二大的石油蘊藏國家(僅次於北非的利比亞),同時也是非洲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全球第11),在2019年日均生產超過210萬桶原油。奈及利亞主要的收入都來自石油產業,佔據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同時也佔該國所有出口額的90%以上。 由此可見,石油是奈及利亞的經濟命脈,而擁有豐富油藏的尼日河三角洲自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奈及利亞有九個州位於該三角洲裡)。擁有3,100萬人口的尼日河三角洲,原是世上最重要的濕地之一,擁有富饒的生態系統,一切的改變就從發現石油而起。 在英國殖民奈及利亞的後期,各石油公司開始進駐,榨取尼日河三角洲的石油寶藏。殼牌在1937年進入奈及利亞探勘石油,一直到1956年在尼日河三角洲東部發現豐富油藏,並且在1958年開始出口石油,奈及利亞殼牌石油...

    自奈及利亞探勘石油儲藏以來,如上所述,人民沒有因此獲益,國內幾十年來的失業率和貧窮問題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積累了幾十年的不滿與憤恨,雖然在後來轉換成MOSOP運動的能量,但同時,另一場復仇行動也醞釀成形。 2006年,尼日河三角洲解放運動(Movement to Emancipate the Niger Delta, 以下簡稱MEND)爆發,訴求政府將更多資源投入到尼日河三角洲,包括建設道路、學校、醫院和電力供應等設施。但同時,MEND也將矛頭指向跨國石油公司,「專門」攻擊石油公司在尼日河三角洲上的油管和油井等設備,甚至以綁架勒索、游擊戰等方式,讓這些石油公司、奈及利亞政府蒙受損失。 MEND的領導人在2006年接受《BBC》訪問,表示三角洲在過去被跨國石油公司剝削,迫使紮根此地的居民遷居其...

    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荷蘭一部紀錄片在去年12月揭發殼牌的子公司——奈及利亞殼牌石油公司(SPDC)的奈及利亞籍員工下令,蓄意破壞當地的石油管道,並透過清理洩漏的石油獲利。「當地的年輕人被聘僱來做清理工作,賺到的錢會被員工和年輕人瓜分。」當地一名居民受訪時表示。SPDC對此出來滅火,強調指控毫無根據,「所有的石油外洩問題都將由政府領導的小組調查。過去只要是人為蓄意破壞油管,清理的相關問題將不會交給當地社群處理,以確保不會有同謀從中受益。」 基本上,漏油不外乎幾種原因:第三方蓄意破壞或偷竊、意外事故、執行疏漏,以及管線老舊等問題。對此,殼牌過去一直將95%的漏油事件歸咎於人為破壞、偷竊以及其他非法活動,拒絕為漏油事件負上責任。但讓殼牌難辭其咎的也是該公司老舊的石油管線已受腐蝕,而且在防止偷竊...

    回到荷蘭海牙法院判決殼牌一事,這並非先例,殼牌從過去至今已先後被多次起訴。例如2012年,1萬1千名奈及利亞漁民就2008年的大規模漏油事件上訴英國高等法院,最終漁民在2014年獲得7,600萬美金的賠償。而目前殼牌也有訴訟案在身,約4萬3千名奈及利亞人士要求殼牌有責任照顧因為漏油事件而被影響的人,但現在仍未確定判決時間。 奧戈尼九人的家人也在1996年控告殼牌,殼牌在2009年以1,550萬美元和解。儘管如此,殼牌依然堅稱這筆和解金是基於「人道主義」,而非承認奧戈尼九人的死與殼牌有關。奧戈尼九人的家屬並沒有放棄,其中一位被處決的領導人巴瑞南(Barinem Kiobel),其妻子埃斯特(Esther Kiobel)聯合四名相同遭遇的妻子,於2002年在美國控告殼牌涉及參與非法逮捕、拘留和處...

  2. 2019年11月13日 · 這起被指控為企業系統性地職場霸凌導致至少35名員工最終自殺的重大爭議案或許能為全球勞工運動展開新的一頁正視職場霸凌的普遍性與救濟行動法國電信一名自殺員工的葬禮。 等了10年之久,2019年「法國電信職場霸凌自殺潮」的世紀審判,也將在12月迎來關鍵判決。 圖/法新社. 「他們必須走——不管從窗戶跳下去或關門走人」 「法國電信」 (France...

    • 寶林案重大發現1
    • 寶林案重大發現2
    • 寶林案重大發現3
    • 寶林案重大發現4
    • 寶林案重大發現5
  3. 2017年6月6日 · 「歷史性的時刻! 」1998年4月10日簽下的「The Good Friday Agreement」,讓北愛正式取得了地方自治的地位。 圖/路透社. 於此,北愛通過大選得有地方議會和自治政府;英國向北愛移交地方事務管理權;愛爾蘭則放棄對北愛的領土和主權要求。 北愛爾蘭的和平進程終於啟動,政局因此獲致暫時的穩定——可惜,傷痕並不止於戰火停歇後。...

  4. 2020年6月2日 · 在明尼蘇達州政府與明尼亞波利斯市府的協調下,負責第一次驗屍的官方法醫,與受害者家屬自行邀請專家相驗的第二次解剖,周一同步公開了驗屍結論——雙方交叉檢驗證實,遭警察壓頸長達8分46秒的佛洛伊德,確實是「被殺死」的刑事案件。...

  5. 2019年6月21日 · 若呂貝克槍殺案最終證實犯案動機確實是基於極右政治主張而起那麼這也將是德國自1970年代以來第一位慘遭政治謀殺的現職政府官員。 然而在謎團未解之際,過去一周德國多名支持移難民的政治人物——包含科隆市長雷克(Henriette Reker)、德國西部阿爾特納鎮(Altena)的鎮長霍爾斯坦(Andreas Hollstein)——卻又陸續接到類似的死亡威脅。

  6. 2019年9月19日 · 華城連續殺人事件是1986年至1991年間發生在南韓北部京畿道華城郡鄉間的10起連環性侵殺人案雖然兇手犯案手法極為殘酷但案發現場缺乏直接證據儘管南韓警方動員了史上最大規模的205萬人次警力搜索但超過30年的緝兇行動卻都徒勞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