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粉刺 (英語: comedo )是一種被 角蛋白 和 脂質 填充而擴張和堵塞的 毛囊 「漏巵」(infundibulum,漏斗狀孔腔、管道、器官) [1] ,屬於 毛囊 、 皮脂腺 的慢性炎症性 皮膚病 。. 多發生於顏面、胸、背等處,尤常與周圍的空氣、粉塵相接觸的部位。. 粉刺分為 ...

  2. 2022年6月28日 · 粉刺 (英语: comedo )是一种被 角蛋白 和 脂质 填充而扩张和堵塞的 毛囊 “漏卮”(infundibulum,漏斗状孔腔、管道、器官) [1] ,属于 毛囊 、 皮脂腺 的慢性炎症性 皮肤病 。. 多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尤常与周围的空气、粉尘相接触的部位 ...

  3. 粉刺 (英語: comedo )是一种被 角蛋白 和 脂质 填充而扩张和堵塞的 毛囊 “漏巵”(infundibulum,漏斗状孔腔、管道、器官) [1] ,属于 毛囊 、 皮脂腺 的慢性炎症性 皮肤病 。. 多發生于颜面、胸、背等处,尤常与周围的空气、粉尘相接触的部位。. 粉刺分为黑 ...

    • 病因
    • 表現
    • 診斷
    • 外部連結

    傳染性軟疣是由傳染性軟疣病毒感染引起,傳染性軟疣病毒屬於痘病毒科中的一種DNA病毒,主要通過接觸感染:皮膚與皮膚的直接接觸(包括性傳播)、污染物(衣物)、自身種植,而傳播;感染常發生在公共浴室或游泳池中。

    臨床表現

    多好發於兒童及青年人,潛伏期 14天~6個月。皮損初起為白色、半球形丘疹,逐漸增大至 1~5毫米,後呈皮膚色、灰白色或乳白色,病灶基底部常有紅斑或低色素的暈環;一般無痛癢,表面光滑、質地飽滿,中央頂端微凹如臍凹(臍窩),有蠟樣光澤,挑破頂端後,可擠出白色乳酪樣物質,稱為軟疣小體。皮損數目不定,或散在,或簇集,一般互不融合。可發生於身體任何部位,但最常見於頸部、胸背部軀幹、下腹部;性傳播引起者,分布於外生殖器部位。多數情況下 6~9個月後皮損可自行消退,一般不留瘢痕。

    實驗室檢查

    皮損組織病理學檢查提示表皮角質形成細胞胞漿內可見特徵性的包涵體,即軟疣小體。

    根據典型的皮損特點(頂端凹陷如臍窩、有蠟樣光澤、能擠出乳酪樣物質),一般不難診斷,必要時通過皮損組織病理學檢查發現特徵性軟疣小體即可確診。單發、較大的皮損有時需要與基底細胞上皮瘤、角化棘皮瘤、化膿性肉芽腫等鑑別。

    Molluscum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Virus Pathogen Database and Analysis Resource (ViPR): Poxviridae[永久失效連結]
  4. 痤 ( cuó ) 瘡( acne ),也称尋常性痤瘡(拉丁語: acne vulgaris )、青春痘,俗稱痘痘,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在毛囊被死皮细胞和来自皮膚的油脂堵塞且感染时出现 [10]。

  5. 粉刺(comedo)是痤瘡的前身,當痤瘡丙酸桿菌(Cutibacterium acnes) [13] 引起粉刺的毛囊感染,則稱為痤瘡。

  6. 痤瘡丙酸桿菌(學名:Cutibacterium acnes,舊名:Propionibacterium acnes) [4] [2] [3] [1] 是和皮膚疾病粉刺息息相關,是一種生長相對緩慢的典型革蘭氏陽性菌,杆狀,兼性厭氧。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