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會導致腸胃炎細菌種類很多,不過呈現的症狀都差不多,如果是胃發炎,可能會噁心、嘔吐、腹絞痛;腸道發炎則會拉肚子、發燒、胃寒。 大腸桿菌: 腸胃炎最常見的細菌。

  3. 2020年12月12日 · 怎麼辦: 補充水分電解質多休息視情況就醫. 治療方法: 支持性療法. 盛行季節: 一年四季常見. 細菌性腸胃炎. 致病原: 沙門氏菌 、大腸桿菌、葡萄球菌. 症狀: 嘔吐、腹瀉、腹痛、脫水、噁心、 膿便、血便. 整體症狀: 較嚴重. 潛伏期: 半天到5天. 影響天數: 7-10天. 怎麼辦: 補充水分電解質、多休息、視情況就醫. 治療方法: 抗生素治療. 盛行季節: 夏季. ※若出現血便、膿便、高燒不退、意識模糊的狀況,最好盡快就醫。 腸胃炎需多注意水分補給. 上吐下瀉的腸胃病徵會帶走身體很多水分與電解質,所以最好時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 腸胃炎是怎麼傳染的?從常見病原體談起
    • 腸胃炎症狀有哪些?什麼時候一定要去看醫生?
    • 腸胃炎飲食要如何調整?如何預防腸胃炎?

    腸胃炎聽起來是個很單純的疾病,但實際上可能導致腸胃炎的病原體還真不少。依據病原體類型,可以分為細菌性及病毒性腸胃炎。以下是常見的病原體,大家可以快速看過就好,基本上到底是哪種細菌或病毒的感染,主要是醫師要幫你擔心的。

    腸胃炎的症狀主要是以發燒,以及腸胃道的症狀表現為主。我們一樣把它區分成細菌性以及病毒性兩種來看。細菌性腸胃炎患者感染病菌後,潛伏期短則1小時內、長則一週內出現以下各種症狀: 1. 發燒(一般可能會持續 2 到 3 天) 2. 噁心嘔吐 3. 腹瀉(一天內上大號超過 3 次以上),並拉出水狀、黏液狀的糞便,甚至可能出現血便 4. 腹痛 病毒性腸胃炎患者一般在被病毒感染後的 12 小時到 5 天內會出現以下症狀: 1. 發燒 2. 噁心 3. 嘔吐(諾羅病毒患者常出現的症狀) 4. 腹痛 5. 腹瀉(一般來說,病毒性腸胃炎比較不會出現血便或黏液狀糞便的情形)[1, 2] 其實對一般民眾而言,細菌型和病毒型腸胃炎很難區分,通常醫療人員才比較有辦法憑藉病史、理學檢查以及相關的檢驗結果,來做出判斷。民...

    腸胃炎飲食也是患者們非常關注的重點,因為除了緩解症狀外,腸胃炎患者到底能不能吃東西?到底要吃些什麼東西才好,都是常見的問題。 有不少民眾認為腸胃炎患病期間一定要禁食禁水,但這種想法不完全正確。醫療人員通常會鼓勵腸胃炎患者在身體狀況允許下,還是可以適度進食、喝水。但到底要怎麼吃喝,才能有助於身體,也不會讓症狀惡化呢? 有關腸胃炎飲食的建議,我們整理如下: 1. 少量進食:相較於大量進食,比較不會引起嘔吐的反應。 2. 選擇清淡、低油及低渣的食物:避開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減少刺激腸胃道。 3. 避免高糖的食物及飲料:含糖量高的飲食可能會加劇腹瀉的情況。 4. 哺乳媽媽不用中斷或調整哺乳量:對於有腹瀉、輕中度脫水症狀的嬰兒,媽媽們基本上可以正常哺乳,除非嬰兒處於嚴重脫水的狀況,這時會需要醫療院所...

  4. 2022年7月9日 · 細菌性腸胃炎屬於急性腸胃炎好發於夏季,因食物保存不當或料理環境不佳,若吃下這些充滿細菌的食物,就容易被腸胃炎攻陷。 腸胃炎是什麼? 腸胃炎指的是胃部、小腸或大腸的發炎現象,屬於會傳染病的一種。

  5. 2023年2月23日 · 病毒性腸胃炎:通常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症狀可以持續1~10天,病程的長短取決於所感染的病毒種類及個人的免疫力。 大部分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人通常可以完全恢復,不會有長期後遺症,如果發生在嬰幼兒、年長者需要特別注意。

  6. 2024年4月11日 · 腸胃炎的原因大致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腸胃炎2類,感染性腸胃炎又可細分為病毒性與細菌性腸胃炎。 非感染性腸胃炎則是指化學藥物中毒、動物性(魚貝類)或植物性(菇類、發芽根莖類)天然毒素所造成的腸胃炎症狀。

  7. 2023年6月15日 · 若懷疑是細菌性感染的腸胃炎,要做大便採樣及大便及血液培養並適時給予抗生素治療。 使用此方式對病毒性腸胃炎感染並沒有幫助,反而會有副作用,如正常細菌叢的改變、吸收障礙、或延長排菌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