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27日 · 什麼是分科測驗? 大學入學考試分為兩種,分別是「學測」和「分科測驗」,學測是衡量學生基本核心能力,而分科測驗則著重在關鍵學科能力,以部定必修及加深加廣選修為測驗範圍。指考自111年起更名「分科測驗」,是大學入學考試之一。

  3. 2023年4月11日 · 打算參加112年「考試分發」的考生,可於即日起10點起上大考中心網站查詢學測成績級分換算成60級分制的結果。. 自去年起,學測成績納入考試分發 ...

    • 分科測驗是什麼?
    • 112分科測驗日期與時程
    • 分科測驗考試範圍
    • 分科測驗、學測、指考新舊制差別在哪?
    • 多元入學管道與招考方式
    • 新制 XYP 是什麼?
    • 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分發入學的成績參採對照表
    • 分科測驗成績查詢、志願選填建議
    • 重點回顧與常見問題

    在108課綱實施後,原先的大學指考調整規則、制度,自111學年度開始改稱為分科測驗。原先指考制度下,可以選考十個科目;現在改為分發測驗,扣掉可採計學測成績的國文、英文、數乙三科,考生能選考的僅有物理、化學、數學甲、生物與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共七個考科。

    112年分科測驗將於 7月12、13日舉行,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公布,今年總報考人數達 4 萬 2,252 人,相較去年的 2 萬 9,086 人,增加了 1 萬 3,166 人,這個數字超越了 110年的末代指考人數。 在七個選考科目中,數學甲以 2.6 萬餘人的報名人數居首。此外,有 50.13% 的學生選擇考三科,其次 考四科的學生占了 32.38%,還有 6.15%、2,600 人選擇考全部七科考試。 分科測驗第一天的四考科為物理、化學、數學甲、生物;第二天為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三考科,各科考試時間均為80分鐘。

    分科測驗共有7個考科開放考生選考,考試科目如下: 1. 物理 2. 化學 3. 數學甲(大學招聯會宣布,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把數學乙納入考科。哪些系所會參採數學乙分數?可以參考〈114分發入學158系組參採數乙 台大會計、政大國貿入列〉) 4. 生物 5. 歷史 6. 地理 7. 公民與社會 依據108課綱的規劃,分科測驗各科目的範圍如下表: 1. 大學校系參採什麼科目?各科目準備範圍到哪裡?分科測驗準備方法可以參考:〈112分科測驗採計科目查詢 大學科系採計科目/準備心法一次看〉 2. 111學年度分科測驗試題可以參考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學測舊制與學測新制

    學測過去考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自然五科,自111年起調整為自由選考,並將國文拆成國綜與國寫,數學分為A、B兩科,總共七科,學生可依校系需求選擇考科。此外,大學也不再使用總級分作為篩選門檻,限制至多只能參採其中四科。

    指考與分科測驗

    指考自111年起更名「分科測驗」,考試科目由十科減為七科,不考國文、英文、數乙,這三科改採學測成績換算,計分方式從原本的百分制,改為60級分制。(註:目前正研議114學年度將恢復數乙考科,避免「一試定終生」。想了解更多看:分科測驗考科引爭議!招聯會擬重新納入數乙)

    大學主要入學管道有4種,分別是繁星、特殊選才、申請入學、分發入學,又以申請入學和分發入學佔多數。 1. 繁星 1.1. 由高中向大學校系推薦符合各校系條件且高中三年就讀同所高中之應屆畢業學生。 1.2. 推薦條件於招生規定另訂之,但每所高中只能對同所大學同一學群推薦 2 名學生,且一名學生只能被推薦至一所大學的一個學群。 2. 特殊選才 2.1. 大約在每年12月-1月,採各校單獨招生。 2.2. 當年度的特殊選才報考資格、重要時程表等招生資訊可以到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查詢。 3. 申請入學 3.1. 即指依照學科能力測驗(X)成績申請入學,並參採參採學習歷程、其他表現或校系自辦甄試項目。 3.2. 每人以申請六校系(含)為限。 4. 分發入學 4.1. 採計學科能力測驗(X)與分科測驗(Y)...

    大學考招最大變革,在於參採項目的改變:X(學科能力測驗)、Y(分科測驗)、P(綜合學習表現)。X、Y、P分別為: 1. X(學科能力測驗):1月考試,評量基本核心能力,以部定必修為測驗範圍。 2. Y(分科測驗):7月考試,評量關鍵學科能力,以部定必修及加深加廣選修為測驗範圍 3. P(綜合學習表現)包含學習歷程檔案(P1):包含學生基本資料、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學習歷程自述等相關資料。 4. 校系自辦甄試項目(P2):面試、筆試、實作、其他等。

    分科測驗計分方式與學測成績轉換對照

    分科測驗各科的滿分皆為100分,但分科測驗的原得總分並非最後分發入學時所採計的計分標準。 1. 分科測驗:級分制,各科最高為 60 級分 分科測驗每科目滿分為100分,但最後分發時,會改以級分制表示,各科最高為 60 級分。分科測驗級距怎麼算?可以參考:〈分科測驗分數怎麼算?分科測驗扣分、分數計算、學測60級分換算一次看懂〉 級距計算方法: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會將各科前1%考生的平均分數除以 60,即可計算出各科級距。每增加一個級距,級分就會往上得 1 級分、2 級分、3 級分......依此類推。 也就是說,若該科前 1% 的考生平均原得總分為90分,級距為 90/60=1.5 。考生將原得總分同樣除以60即可對照自己的級分數,考 0 分的學生,會是0級分;考生的原得總分介於 0-1.5分,就會是1級分;考生的原得總分介於1.6- 3分(1.5*2),就是 2 級分......依此類推;60級分代表原得總分高於59個級距,相當是59 x 1.5 = 88.5,因此只要原得總分高於88.5,該科目就會是滿級分。 111學年度資料可以參考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數據-分科測驗原得總分與級分對照...

    112年分科測驗成績公布:7/28(五)
    112年分科測驗成績: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查詢

    Q:分科測驗跟指考差在哪裡?

    A:111學年度開始取消指考,改為分科測驗。兩項考制的差別在於,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數乙三科,若「分發入學」需採用該三科成績,只能使用學測考取的成績,沒有重考的機會。級分計算方式也會因改為60級分制而有差別,可以參考上方級分與級距的計算方法。

    Q:「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會參考學測成績嗎?

    會!「大學考試入學分發」會參考學測成績,考試分發入學因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數乙,改採學測成績換算,所以幾乎所有考生都會報名考學測。

    Q:分科測驗各校招生名額有多少?

    A:約占各校招生名額的30%。

  4. 2024年4月6日 · 學測級分換算法. 學測60級分制的換算,會以學測各科到考考生,前1%的考生成績計算平均原得總分(計算至小數第二位,第三位四捨五入),再除以60(計算至小數第五位,第六位四捨五入),即為該科級距。 若考生的學測成績因違規而扣減級分,在換算成60級分制時,會以未扣分前的學測分數來換算,級分換算之後再依分科測驗違規處理辦法扣減級分。 ★ 【考試分發】學測.分科測驗 60級分怎麼算? ★ 【考試分發】學測級分換算Q&A. 返回. 打算參加113年「考試分發」的考生,可以在113年4月9日上午9點起上大考中心網站查詢自己的學測成績級分換算成60級分制的結果。

  5. 分科測驗與學測成績級分之計算與換算方式. 有關111 年大學入學改採新制,其中分發入學將採用60級分制,關於分科測驗級分之計算方式,大考中心公告其計算方式如下: 平均原得總分: 以分科測驗各科到考考生, 前1%考生成績加總除以前1%考生數,分數呈現至小數點後第二位,第三位4 捨5入。 級距: 由平均原得總分除以60,分數呈現至小數點後第五位,第六位4 捨5入,並以由下而上計算級分。 Ex. 例: 若前1% 考生平均原得總分為90.00 ,則級距為90.00/60=1.50000. 原得總分為0 分,則為0級分. 原得總分大於0 分小於等於1.50000 分,則為1級分. 原得總分大於88.50000 分至100 分,則為60級分.

  6. 2022年7月17日 · 換算方式是,將各科前1%考生的平均分數除以60,計算出各科級距,做出級分對照表。 【1.級距計算】 以分科各科到考考生,計算其原得總分前1%考生(無條件進入取至個位數)的平均原得總分(取至小數第二位,第三位四捨五入),再除以60(取至小數第五位,第六位四捨五入),即為各科的級距。 舉例:物理科到考考生為24,982人,則該科成績前1%的考生有250名(24,982 ×1%=249.82)。 物理科級距計算方式為:這前250名考生的成績加總後,除以250,再除以60,即為物理科的級距。 假設物理前1%考生的平均總分為92,則級距為1.53333(92/60=1.53333)。 【2.級分對照】 各科最高為60級分,原得總分0分為0級分,缺考以0級分計。

  7. 學測15級分制是前1%學生平均原始分數除以15;若換算成60級分制,則是將前1%學生的平均原始分數除以60,以此算出級距。 ★詳細計算方式請參考: 【考試分發】學測.分科測驗 60級分怎麼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