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國葬 是一種 葬禮 的規格,以國家名義為逝者舉行的葬禮儀式,代表國家對逝者的高度尊崇。 國葬在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存在,如 中華民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日本 、 韓國 、 朝鮮 、 越南 、 俄羅斯聯邦 、 美國 、 英國 、 法國 、 德國 、 印度 、 印尼 、 菲律賓 、 新加坡 等。 隆納·雷根 的葬禮車隊。 傑拉德·福特 的國葬在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的國會大廈舉行,2006年12月30日。 各國國葬 [ 編輯] 主條目: 受國葬的人物列表 (英語:List of people who have received a state funeral) 中華民國 [ 編輯] 大陸時期 國葬 [ 編輯] 隆裕太后 :1913年2月國葬於 清西陵 崇陵.

  2. 国葬 是一种 葬礼 的规格,以国家名义为逝者举行的葬礼仪式,代表国家对逝者的高度尊崇。 国葬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如 中華民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日本 、 韓國 、 朝鮮 、 越南 、 俄罗斯联邦 、 美国 、 英国 、 法國 、 德國 、 印度 、 印尼 、 菲律宾 、 新加坡 等。 隆納·雷根 的葬禮車隊。 傑拉爾德·福特 的國葬在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的国会大厦舉行,2006年12月30日。 各國國葬. 中華民國. 大陆时期 國葬. 隆裕太后 :1913年2月国葬于 清西陵 崇陵. 袁世凯 :1916年6月国葬于河南安阳. 1916年12月18日, 中華民國國會 通過了第一部《國葬法》。 蔡锷 :1917年4月12日国葬于 长沙 岳麓山.

  3. www.mh.sinica.edu.tw › MHDocument › PublicationDetail國葬:

    國家利用偉人的遺體,進行國葬儀式,是伴隨辛亥革命而出現的新式政治及死亡文化。 早於1912年,革命黨人即開始為革命烈士公開舉行追悼會,一方面以此宣告皇朝的滅亡,另一方面嘉許烈士為革命犧牲的情操,並確立自身作為革命派的政治身分。 烈士的靈柩,被展示於追悼會的場地,他們的遺體成為塑造革命記憶最強而有力的道具。 圍繞烈士及偉人遺體的現代國家死亡儀式文化,包括新式的祭祀儀式、墓園及紀念碑,亦陸續出現。 本文追溯二十世紀中國「國葬禮」出現的政治背景及其儀式特徵,以說明新式國家死亡儀式的制訂與空間的營造,一方面標誌著與皇權時代決裂的意圖,另一方面也是政權挑戰者對北洋政府的一場力量與理念的宣示。

  4. 2022年9月26日 · 在日本國葬是為皇室成員保留的二戰後只有一位政治人物前首相吉田茂獲此榮譽而那是在1967年安倍晉三獲國葬待遇的部分原因是他的死亡方式他在7月初一次選舉活動上遭槍殺而日本為他哀悼。 民意顯示他在國內從未大受歡迎,但很少有人會否認他給日本帶來了穩定和安全。...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中國國葬
    • 各國國葬

    國葬是以國家名義為有特殊功勳的人舉行的葬禮。國葬是一種葬禮的規格,代表了國家對逝者高度的崇敬。國葬在許多國家都存在,如中國、日本、美國、韓國等。

    •中文名:國葬

    •外文名:A state funeral

    •定義:以國家名義舉行的葬禮

    •作用:表示國家對逝者的高度崇敬

    中華民國時期

    1916年12月18日,國會通過了第一部《國葬法》。 蔡鍔:1917年4月12日國葬於長沙嶽麓山 黃興:1917年4月15日國葬於長沙嶽麓山 孫中山:1925年3月14日國會非常會議決議國葬。1929年6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舉行“奉安大典”,國葬於南京中山陵 1930年9月南京國民政府頒發第二部《國葬法》。 譚延闓:1930年9月國葬於南京靈谷寺 盧師諦:1930年12月去世,國葬於南京紫金山 黎元洪:1935年11月24日國葬於武昌卓刀泉南土宮山 唐繼堯:1936年改公葬為國葬,補行國葬儀式 段祺瑞:1936年11月2日國葬於北京香山 胡漢民:1936年6月17日國葬於廣州市郊 邵元沖:1937年3月9日國葬 朱培德:1937年3月13日國葬 熊希齡:1937年12月25日國葬 劉湘:1938年2月14日國葬於成都市郊 謝持:1939年5月6日國葬於成都市郊 林森:1943年8月國葬於重慶市 戴安瀾:1943年緬甸北部茅邦村殉國,同年於廣州舉行國葬,1948年卜葬於蕪湖小赭山。 蔡元培:1947年5月10日國葬於香港 張自忠:1940年5月28日國葬於重慶林園 佟麟閣:1946年7月28日國葬北京藍澗溝 1948年5月19日,國務會議通過六先烈國葬案,為柏文蔚、陳其美、張繼、郝夢齡、李家鈺、覃振6人舉行國葬 戴季陶:1949年4月國葬於成都 1918年-1925年間廣州政權所舉行的國葬 程璧光:1918年3月2日國葬 李仲麟:1920年國葬,1928年遷墓穴至嶽麓山 林修梅:1921年國葬,1928年遷墓穴至嶽麓山 伍廷芳:1924年12月3日國葬 廖仲愷:1925年8月國葬於廣州沙河頂駟馬崗,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再次以國葬儀式附葬於中山陵旁 實際上自1948年《國葬法》修法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從未援引《國葬法》規定舉行國葬,因此嚴格來說列名於本小節者僅能說是擁有相當於“國葬”規格的葬禮。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至今(2018)無公開的國葬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規定,國家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政協主席等人逝世後可下半旗致哀。 一些政府參與操辦的高規格葬禮有類似國葬的成分,並從下列方面可分成等級: 官方訃告用詞、媒體報導的顯著程度和持續時間; 遺體告別、靈車移送、追悼會儀式的參與規模、到場的政府官員人數和級別; 護送去火葬場的禮兵人數、下半旗天數等。 實際舉行的葬禮中,規格最高者為毛澤東和鄧小平(其中毛澤東因其遺體沒有安葬,嚴格地說只是悼念儀式而不是葬禮)。這兩次的訃告都以《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的名義發布,同時報紙刊登巨幅遺像,官方媒體對其逝世和悼念的報導持續一個月左右,其各主要儀式均有現任中國共產黨和政府最高領導人出席。 受禮人員 毛澤東 周恩來 朱德 宋慶齡(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發布公告明文宣布國葬) 鄧小平 霍英東 五八事件中遇難的三名記者 汶川地震遇難同胞 玉樹地震遇難同胞 舟曲土石流遇難同胞

    美國

    根據美國法律,前總統、當選總統和現任總統死後都有資格得到國葬待遇,他們的遺體被安放在美國國會大廈中央大廳接受瞻仰。葬禮的具體安排視遺屬的意願而定。 亞伯拉罕·林肯在1865年遇刺身亡。他是第一位遺體被停放在國會大廈中央大廳接受瞻仰的美國總統 美國為在越南戰爭中犧牲的無名戰士於1984年舉行國葬儀式 隆納·雷根於2004年6月17日在華盛頓國家座堂舉行國葬儀式 傑拉爾德·福特於2007年1月4日在華盛頓國家座堂舉行國葬儀式 另外,2005年黑人社會活動家羅薩·帕克斯去世後,也停靈於國會大廈,享受相當於國葬的榮譽。

    德國

    二戰戰敗投降前:隆美爾、海德里希

    日本

    1926年(大正15年)10月21日國葬令規定享受國葬待遇的為: 1、天皇·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大喪儀” 2、7歲以上死去皇太子、皇太孫、皇太子妃、皇太孫妃、擔任攝政的皇族 3、天皇、皇族以外對國家立下功勳的臣下由天皇特旨舉辦國葬 1945年後《國葬令》廢除,《皇室典範》規定天皇去世為:“大喪之禮”,其他無特別的國葬規定戰後唯一舉辦“大喪之禮”的為昭和天皇戰後唯一舉辦國葬的為前首相吉田茂。 二戰戰敗投降前:岩倉具視、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大山岩、山縣有朋、東鄉平八郎、山本五十六 二戰戰敗投降後:吉田茂、小淵惠三、奧克彥、井之上正盛:2003年12月6日 橋本龍太郎:2006年8月8日

  5. www.wikiwand.com › zh › 国葬国葬 - Wikiwand

    国葬 是一种 葬礼 的规格,以国家名义为逝者举行的葬礼仪式,代表国家对逝者的高度尊崇。 国葬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如 中華民國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日本 、 韓國 、 朝鮮 、 越南 、 俄罗斯联邦 、 美国 、 英国 、 法國 、 德國 、 印度 、 印尼 、 菲律宾 、 新加坡 等。 隆納·雷根 的葬禮車隊。 傑拉爾德·福特 的國葬在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的国会大厦舉行,2006年12月30日。 更宜作 散文 而非 列表.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国葬是一种葬礼的规格,以国家名义为逝者举行的葬礼仪式,代表国家对逝者的高度尊崇。

  6. 第 1 條. 中華民國國民有特殊勳勞或偉大貢獻,足以增進國家地位民族光榮或人類福利者,身故後得依本法之規定舉行國葬。. 第 2 條. 國葬,應經行政院會議以全體委員無記名投票過半數以上同意議決舉行,由總統以命令公布之。. 第 3 條. 國葬費用經行政院核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