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2月28日 · 瑞士面對惡鄰的生存之道二戰時靠著強大的文化國防擋下希特勒的入侵野心. CO 肥皂箱 2016-12-28. (本文經原作者 chenglap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請見: 連結 。 首圖來源: simpleinsomnia, CC Licensed)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二戰時,夾在德國、義大利之間的瑞士為何能避免遭到軸心國入侵、併吞的命運? 原來靠的全是瑞士未雨綢繆的超強國防意識,不管是思想上建立本土認同,還是實體的軍備強化,都有效的降低希特勒踏平這個山中小國的野心。 (責任編輯:蔡沛宇) 位處交戰國的夾縫中,瑞士靠武裝中立安然渡過第一次世界大戰.

    • 惡鄰羅曼史1
    • 惡鄰羅曼史2
    • 惡鄰羅曼史3
    • 惡鄰羅曼史4
    • 惡鄰羅曼史5
  2. 2016年11月17日 · 愛爾蘭付出的代價與準備. 走了千年的獨立運動當然不是以上簡到不能再簡的超簡史可以涵括其中還牽涉各種經濟社會民生政治及宗教問題。 但看完這緊臨強大英格蘭的蕞爾小國,不禁讓人聯想到台灣。 愛爾蘭這千年來不斷面臨外族的入侵,從維京人到蘇格蘭人再到諾曼人,政權幾經更迭,像極了歐亞大陸的台灣。 我們這距離愛爾蘭一萬公里之外的番薯型小島,也是不斷地更換統治者,同時也面臨著一個隨時覬覦著小島的強大鄰居 ─ 中國。

  3. 2013年10月21日 · 2013-10-21. 分享本文. 【我們為什麼挑選這本書】 「在政治中,服從就等於支持。 」德裔政治理論思想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以納粹戰犯阿道夫•艾希曼的審判為實證案例,說明當社會上的大多數個人不思考,集體的瘋狂,最終將把整個社會推向極致的犯罪。 漢娜·鄂蘭認為,真正的自由來自於公民實質參與政治。 她的理論思想對後世民主社會帶來深刻影響,在一個公民不思考、不以實質行動參與攸關公眾利益的政策討論、不對政治人物的承諾予以關注與監督的民主社會裡,民主名存實亡,自由繁榮只是社會集體的虛妄想像,無法長久延續。

    • 誰在拆地雷?
    • 丹麥以外的掃雷工作
    • 小結:禍患猶未已

    片中「一整組經過粗略訓練的戰俘徒手掃雷」的敘述,固然深具戲劇張力,但如果始終只用這種人來掃雷,後果就連劇情都有交代:即使丹麥人不在乎德國人死活,但是讓這些欠缺經驗和專業的菜兵來除雷,可就會嚴重影響掃雷進度和成效。那些海岸可是丹麥自己的,若沒清理乾淨,日後比較容易中標的可是丹麥人呢! 在一篇多年前由Dan Mouritzsen撰寫的專文中,提及戰後初期在丹麥排雷的戰俘,其實有不少是專業人士──從投降的德軍工兵中徵募而來的志願者。由大約2,600名德軍戰俘組成的「丹麥除雷隊(Minenkommando Dänemark)」,在戰爭結束後4個半月內就將丹麥境內的150萬枚地雷清理掉140萬枚以上,期間死亡、重傷共481人。這些描述與片中所呈現的情節出入甚大,或許也只是部份事實,但可以確定的是: 1...

    納粹德國為了防範盟軍登陸西北歐,在北起挪威、南至法國-西班牙邊境的大西洋沿海,建立大規模的海岸防衛體系,稱為「大西洋長城(Atlantikwall)」。負責指導大西洋長城防務的德軍名將隆美爾元帥估計,整個「長城」沿岸應該要布置4千萬枚地雷才能確保防禦力,幸而地雷成本雖低,倒也不是說作就能作,因此在盟軍發動諾曼地登陸之際,德軍在大西洋海岸佈署的地雷總數僅有400萬-500萬枚上下。 「僅有數百萬枚地雷」當然也夠各國頭大了,何況這還不計德軍在其他地區所設的呢!早在雅爾達會議時,與會盟國就議定要讓德國以強制勞動來作為戰爭賠償的一環;而在戰爭結束前,盟軍也已決定要讓德軍「自己的地雷自己清」──所以,「清理沙之下」的情節其實在每個大西洋長城所在的國家,包括挪威、荷蘭、比利時、法國等地都曾上演過,非只丹...

    在經過如此血汗的清理、善後,並且用人命驗收之後,就天下太平了嗎?當然不。〈拆彈少年〉拍攝期間最有名的花絮,就是他們在昔日掃雷的地點實景拍攝時,又找到了一枚老地雷! 直到今天,戰時遺留的地雷不僅為禍非洲、東南亞等地,就連歐洲都還不算完全的乾淨土。丹麥海岸的Skallingen半島,是昔日德軍布雷的重點之一,由於地物和地貌多變,掃雷困難,直到2012年才「號稱」清除完畢──可惜只是號稱,因為隔年就又有地雷出土了!若將未爆彈(Unexploded ordnance, UXO)也算進去,那問題就更為難搞。 西歐各國「擁有」最多UXO的國家之一是自古以來就屬四戰之地的比利時,除了二戰時期的遺留彈藥外,主要來源是一次大戰期間,雙方競相把對方控制區炸成月球表面時,大量的發射之後卻沒爆炸的砲彈。 同樣的情況...

  4. 2019年2月19日 · 關注壞消息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根據華盛頓大學教授Timothy J. Bono所述,我們比較關注壞消息是人類演化的過程中所承襲下來的本能, 壞消息相當於「危險」 ,而在過去,壞消息更是攸關生死的危急之事,因此我們更注意負面訊息,以保護自身。 另一位心理學家Rick Hansen解釋,負面消息會觸發腦中的杏仁核(amygdala),同樣也是大腦中的警鈴裝置,一旦觸及到杏仁核, 負面事件、消息會迅速的激發大腦中的相關回憶 ,而相較之下,正面的經驗、事件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回想。 一切是「消極偏見」惹的禍. 負面消息不僅僅更快速觸發你的回憶,它也比正面消息縈繞在心頭更久,我們稱這個現象為「消極偏見」(Negativity Bias)。

  5. 2018年1月31日 · VO 精選好書 2018-01-31. Photo via Pexels. 《VO》導讀: 跟一般人比起來,總是情緒不好的人,似乎更不受幸運之神的眷顧。 被譽為「日本最懂情緒的精神科醫生」的和田秀樹提出幫你不受情緒影響、讓工作和人際關係更順利的方法。 (責任編輯:戴相文) 人本來就有情緒,若不學著好好控制,就擺脫不了壞心情。 無法控制情緒的人,內心經常感到不安、憤怒、陰鬱或苦悶,因此累積許多壓力。 當累積的情緒爆發出來時,很可能會做出問題行為,例如,因為憤怒而毆打別人,或是說出傷害對方的話而引發糾紛,人際關係進而惡化,讓團體生活變得難過。 「控制情緒」並不是指「不可以有情緒」,而是在情緒來時自我克制,不做出問題行為。

  6. 2016年9月19日 · 韓國電影屍速列車系列爆紅,讓許多人開始思考為何台灣拍不出類似的電影。 而這個問題的答案,事實上正一併回答了網友爭論不休的問題──人文學科為什麼重要? 這位作者告訴你,把人文思想抽掉的台灣將陷入越來越膚淺的惡性循環,最後只能淪為代工的機器。 (責任編輯:黃靖軒) 文/ 林冠志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所碩士生 ) 在討論『 為什麼輕人文學科 』這個議題前,也許可以先反向思考『 為什麼人文學科重要 』。 那麼,先舉一個最近大家普遍都聽過的話題開始吧。 釜山行會紅,在於劇本探討人文思想和社會議題. 最近韓國的電影《釜山行》( 臺灣譯:屍速列車)票房長紅,大家在討論為什麼臺灣拍不出這樣的片子時,不外乎討論特效的先進、韓國電影產業的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