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大腸鏡檢查的後遺症. 大腸鏡檢查的結果. 大腸癌檢查是一種偵測大腸內部有無異常細胞變化的檢測透過將細長可彎曲的攝像導管放入患者的直腸醫師可藉由即時影像觀察大腸狀況。 若發現大腸息肉或其他不正常細胞組織,可以馬上移除,也可採下樣本分析。 大腸鏡是一個可彎曲和操縱的檢測儀器,進入大腸並探入可能會長息肉的部分做採樣檢體,有必要可直接移除該大腸息肉。

  3. 2020年3月20日 · 2020-03-20. 張貼單位. 檢查中心. 內 容. Q1:大腸鏡檢查後為什麼會有腹脹,排氣 (放屁或打嗝)的現象? A:因檢查時醫師會"打氣"擴張腸道協助檢查,建議多走動或順時針按摩腹部有助消肚脹與排氣,約6小時~2天症狀會減緩與改善. Q2:大腸鏡檢查後飲食注意事項? A:1.當日檢查後無異常者,試喝開水若無不適.即可恢復正常進食. 2.有出血或其他原因,醫師有表示需禁食者,則維持禁食. 3.有做切片或息肉切除術者,當天宜進食軟質飲食,隔日再逐漸增加纖維含量之食物,3日內並避免食用生鮮 (生魚片.生菜沙拉).辛辣.酒精及補藥食物,以防止腸道過度刺激而導致切片傷口出血情形. Q3:無痛麻醉的副作用.後遺症與注意事項?

  4. 2020年4月10日 · 字體放大. 大腸癌已連續好幾年居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幸好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大腸內視鏡等篩檢方式都有助於及早發現病灶及早治療由於大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當醫師建議安排大腸鏡時不少人心中可能浮現各種疑問和擔憂以下就由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葉秉威一一解答Q1 所有人都需要做大腸鏡嗎? 大腸鏡主要針對糞便潛血陽性或有腸道症狀的患者,例如感覺解便不乾淨、上完大號後還是一直想解、大便粗細變細、大便帶血或黏液、不明原因的腹痛、缺鐵性貧血、家族大腸癌病史或是息肉症候群家族史等。 延伸閱讀: 便祕10年會得腸癌? 9旬老翁長期仰賴軟便劑,竟養出4公分腫瘤! 至於沒有症狀的民眾,可以考慮50歲後進行糞便潛血或大腸鏡篩檢;有家族大腸癌病史的民眾,應考慮提前10年從40歲開始篩檢。

  5. 2020年8月28日 · 國泰健檢麻醉科醫師葉珮安說所謂無痛腸胃鏡檢查就是在檢查過程中由靜脈注射全身麻醉的藥物不需動用肌肉鬆弛劑也不會使用到氣管內管及呼吸器這些輔助設備。 檢查結束約 5~10 分鐘後受檢者很快就能恢復意識而且很少有麻醉後噁心嘔吐暈眩 頭痛 ,肌肉酸痛等後遺症。 通常有以下幾個特色: 短效. 使受檢者處於中重度鎮靜。 不影響到自主呼吸狀況,維持在類似睡眠的狀態。 讓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不會感到疼痛、焦慮、躁動不安等狀況,而引發 高血壓 ,心臟病發等問題。 腸胃科醫師也不會受到情緒反應、肢體反抗等干擾,可以專心進行詳細的檢查。 不過在做檢查時,不一定要選擇無痛,如果本身腸道狀況很健康,疼痛忍耐度高,其實也可以選擇一般型。

    • 什麼是無痛大腸鏡?
    • 做無痛大腸鏡 全身麻醉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哪些人不適合做麻醉?
    • 大腸鏡麻醉 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或風險
    • 進行無痛大腸鏡前 我需要做哪些準備?
    • 哪些人建議做麻醉大腸鏡?

    大腸鏡是找出大腸是否有病變的一種內視鏡檢查,透過有鏡頭的軟管由肛門口進入,深入大腸內觀察完整大腸。 除此之外,在檢查的過程中,若發現任何病變,也能立即作出相應的處理,例如:將息肉進行切除或切片。 其他檢查大腸病變的方式,相較於大腸鏡,不僅無法在當下立即做診斷與治療,也有觀察不完全和不清楚的可能性,因此在檢查處置息肉與發現診斷大腸癌上,大腸鏡一直有著難以被其他檢查方式取代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但是由於大腸鏡屬於侵入性檢查,若有情緒緊張或害怕疼痛的顧慮,可以考慮選擇無痛大腸鏡。 無痛大腸鏡是在進行大腸鏡檢查時,由靜脈注射鎮靜、止痛藥物,進行全身麻醉,幫助受檢者在淺層麻醉的狀態下,以無痛的方式進行大腸鏡檢查,除了能避免檢查過程中有可能引起的疼痛不適外,也有利醫師更專注施行檢查。

    無痛內視鏡所採用的靜脈注射麻醉方式,雖然對一般受檢者而言風險較低,但仍有需要事前注意的地方: 1. 執行無痛大腸鏡前,應認真配合事前身體評估以及詢問: 不論是在安排檢查時,由檢查醫師進行的身體評估,或由麻醉專科醫師詢問身體狀況、藥物過敏、病史等,受檢者都應鉅細彌遺地告知,讓醫師能夠正確進行評估受檢者能否承受全身麻醉,若有任何疑慮也應隨時提出,交由醫師做出專業的判斷。 2. 優先選擇有專業麻醉醫師團隊,並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麻醉的診所:在受檢者接受全身麻醉、失去意識的狀態下,由麻醉專科醫師 專心處理觀察受檢者,讓腸胃科醫師只需專注於內視鏡檢查以及息肉切除或病理切片等處置,可降低發生併發症的機會。 因此交由麻醉科醫師進行全程監控以及後續恢復觀察,能夠在第一時間注意到或排除受檢者的不良反應,讓風險降...

    心血管相關疾病(例如:心臟病、近期發生心肌梗塞、近期接受心導管支架置放、嚴重心律不整、控制不良之高血壓)
    呼吸道相關疾病(例如:嚴重氣喘、肺炎、肺阻塞)
    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
    近期中風

    無痛大腸鏡所採用的麻醉方式,風險非常低,若受檢者非麻醉高風險族群,事前也經麻醉專科醫生妥善評估,就可以確保相當高的安全性。但仍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令人不適的輕微副作用: 1. 低血壓: 較常出現的副作用之一為低血壓,因此在檢查結束,受檢者恢復意識時,可能會出現暈眩或是疲勞的症狀,而這也正是事前評估時,若有服用降血壓藥物,應提出與醫生討論的原因。 1. 血氧飽和度降低: 另一較常見的副作用為血氧濃度降低,因此麻醉過程中,由麻醉專科醫師精確監控受檢者的生命徵象,並隨時因應受檢者當下狀況增加或減少給藥,也是確保檢查過程安全性,非常重要的一環。 1. 噁心、嘔吐: 部分受檢者也會在麻醉清醒後,感到噁心想吐,因此在檢查結束後,會建議先不要馬上進食,先觀察是否有噁心或反胃的症狀,若一切正常再開始飲食,以免有...

    低渣飲食與控制天數 低渣飲食是確保良好大腸鏡檢查品質非常重要的一環。 如果沒有落實低渣飲食,就有可能發生雖然有息肉但因為被糞便殘渣覆蓋住,而未被醫生檢查出的風險;若清腸狀況太不理想,甚至會需要再另行安排一次檢查。 雖然對於低渣飲食應進行的天數,大多規定為檢查前三天開始進行低渣飲食,接著檢查前一天的無渣飲食,若過去曾有清腸狀況不佳的經驗,都可以與醫生進行討論,是否需延長低渣飲食天數或是搭配口服...
    喝清腸劑 清腸劑的正確使用是大腸鏡檢查非常關鍵的一環。 在安排檢查時,醫生就會依受檢者的身體狀況與安全性,開立不同類型的清腸劑,而不論是哪一種清腸藥物,其實效果都很不錯,最重要的仍是依照醫生指示,在指定時間內喝完,才最能使效果完整發揮。以往清腸藥劑的口味與口感不佳,讓部分受檢者需要搭配其他飲料才能喝完,是除了低渣飲食外,讓許多人覺得難熬的原因。但近年來,清腸藥物在口味與口感上已有許多改良,降...
    水分補充 清腸過程的時間限制內應喝足至少2000cc的水,若清腸結果未達到衛教單上的理想狀態,就須繼續補充水分,也可以用無渣無奶的運動飲料、茶、汽水等替代。
    禁食 為了確保檢查時,胃保持淨空狀態,禁食時間通常會依照受檢者的檢查時間而定。而在喝完清腸藥以及相應的水量後,考量到麻醉的風險,會要求受檢者在檢查前至少2至4小時以上開始完全禁水。 因為檢查需空腹禁食,因此如果有使用降血糖的藥物一定要記得檢查當日不要使用。 若有不能停藥的定期服用藥物,醫生會依照受檢者的身體狀況,另行給予建議或安排。一般而言, 不能停用的藥物可以配少量水服用。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有時會與其他腸胃道病症重疊,容易讓人誤以為只是輕微症狀而錯過檢查時間,因此建議若沒有定期做大腸鏡檢查,又出現以下症狀時,應盡快找時間至醫療院所安排大腸鏡檢查: 1. 腸胃道出血,例如:黑便或血便 2. 排便習慣改變 3. 不明原因體重減輕 4. 糞便形狀變細 5. 慢性腹痛 6. 腹脹 7. 有發炎性腸道疾病史,並出現腹瀉合併血便或是黏液便 而以下幾種族群類型,醫生會建議若有照大腸鏡的需求,可以優先考慮無痛大腸鏡: 1. 容易緊張: 情緒緊張不只可能會干擾醫生檢查,也會影響受檢者當下的呼吸、血壓等表現。此外,有些人一緊張,整個腹部用力,也會讓檢查起來變得困難。 2. 怕痛: 大腸鏡檢查的疼痛程度,受許多因素綜合影響,因此難以事前預估,很怕痛的人可以考慮麻醉,以避免因疼痛而無...

  6. 2018年11月24日 · 民眾接受無痛大腸鏡檢查前總會打探有無後遺症或風險其中最常詢問的就是麻醉狀態下發生腸穿孔的機率比較高甚至會延誤救治時間」,對此胃腸肝膽科醫師提出反駁強調腸穿孔常是手術過程中電流灼傷深層組織所造成與麻醉本身無關且有經驗的醫師操作內視鏡時會控制力道並不會造成腸穿孔。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林佑達表示,曾有婦人因剖腹產造成腸道沾黏,因第一次做大腸鏡時沒有選擇麻醉,雖然檢查圓滿結束,卻對檢查產生的疼痛印象深刻,故第二次做大腸鏡檢查時,一度考慮選擇無痛大腸鏡,卻聽聞可能有較高的檢查風險,讓她猶豫不決。

  7. 2021年3月28日 · 振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任嫻表示如果擔心疼痛感可以考慮無痛的大腸鏡檢查即在檢查前施打麻醉劑並在睡眠中進行檢查不用擔心過程中的不適感如有需要可以在安排檢查時詢問醫師大腸鏡的功用? 檢查結腸內部黏膜病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