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建仁對人類常見癌症,特別是肝細胞癌、 鼻咽癌 、 子宮頸癌 的遺傳與環境危險因子所進行的分子與基因體流行病學研究,獲得深具原創性的豐碩成果,其中最著名的貢獻之一是慢性 B型肝炎 的研究。
  1. 其他人也問了

  2. 5 天前 · 陳建仁對人類常見癌症特別是 肝細胞癌 、 鼻咽癌 、 子宮頸癌 的遺傳與環境危險因子所進行的分子與基因體流行病學研究獲得深具原創性的豐碩成果其中最著名的貢獻之一是慢性 B型肝炎 的研究。 陳建仁領軍的研究團隊進行了全球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肝炎病毒追蹤研究該研究不僅發現預測末期肝病的重要分子標幟成為國際病毒肝炎臨床指引的必要檢測項目更建立簡易精確的末期肝病預測公式成為全球病毒肝炎診斷治療的參考準則。 為台灣300多萬名以及全球5億名慢性B型與C型肝炎肝炎患者,提供有效降低罹患末期肝病風險的對策。 [來源請求] 從政 [ 編輯] 衛生署署長 [ 編輯] 2005年的陳建仁.

  3. 陳建仁先生在烏腳病與慢性砷中毒病毒肝炎與肝癌其他致癌病毒的傑出研究對人類的健康促進與疾病防治有卓越貢獻深受國際矚目曾獲頒教育部學術獎1997及國家講座1997-2002)、中央研究院院士1998)、總統科學獎2005)、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2013);以及世界科學院院士2005)、美國哈佛大學Cutter預防醫學講座2008)、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Knowledge for the World獎(2012)等國內外重要獎項。 陳建仁先生曾擔任國家科學委員會生物科學發展處長(1997-1999)及副主任委員(2002-2003),推動多項國家型計畫與尖端研究。

    • 成長
    • 進入台大公衛所
    • 亦師亦友的師生關係
    • 師生協力的團隊合作

    陳建仁老師在1951年出生於高雄縣旗山鎮。父親陳新安先生的教誨,深深影響著陳老師的待人處事態度。「他教導我做一個平凡的人,生活要平淡,做事要平實。平凡才能良善心謙,平淡才能無欲而剛,平實才能造福人群」。 大學時期的陳老師就讀台大森林系與動物系,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都是他熱愛的科目,不過陳老師笑說自己的大學生涯其實是「社團重於課業」。他曾擔任登山社社長,也是台大慈幼會的創會幹部,時常到孤兒院為孩童進行課後輔導,暑假期間亦常到偏鄉地區進行社會服務。慈幼會的活動讓他對走入人群、關懷弱勢產生了使命感,更重要的,是認識了攜手一生、同舟共濟的夫人羅鳳蘋女士。

    1973年,即將大學畢業的陳老師報考了台大生化科學研究所卻不幸落榜,於是先去服預備軍官役,退伍後再次報考研究所,於1975年進入台大公衛所。 陳老師在公衛所受到許多老師的啟發,其中對他影響最深遠的師長莫過於林東明教授。林東明教授採用蘇格拉底式教學法,以不斷提問的方式訓練學生獨立思考,並鼓勵學生發言,這樣的教學法讓陳老師愛上研究。陳老師也向林家青教授學習電腦操作、程式設計和統計分析,又向徐澄清教授學習心理學和精神醫學,並擔任公衛系助教,在寒暑假期間跟隨著陳拱北教授下鄉服務。課餘時間,陳老師投入英文翻譯工作,譯有《無邊的春天》、《如何消除緊張》等著作。在林家青與徐澄清兩位教授的共同指導下,陳老師以「國中缺席缺課學生之研究」為論文主題取得碩士學位。 1977年畢業後,陳老師擔任林東明教授的助教,協...

    1983年,陳老師通過博士學位考試,便返回台大公衛所任教。從出國前擔任助教,回國後擔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流行病學研究所創所所長,到四十八歲擔任公衛學院院長,他將人生的最精華時段,貢獻給成長中的台大公衛學院,努力傳遞知識、栽培學生,更珍惜與年輕學生的互動。 陳老師笑著回想這段美好時光,覺得自己很幸運,有機會教導很好的學生,一直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喜悅。還在當助教時,陳老師與公衛系第一屆學生(B61)很熟,這班有李應元、黃月桂、李敦厚、謝中誠、羅崇義、陳隆紀等人,當時就覺得公衛系真是個臥虎藏龍的地方。後來擔任多次公衛服務隊隨隊老師,有機會與學生緊密生活,從中見識到許多學生的機智靈敏和服務熱情。 他與鄭玉娟老師一起擔任導師,也是很愉悅的經驗。一直到現在,陳老師仍與許多老學生保持聯繫並時常相聚...

    除了擔任大學部師長,陳老師亦培育了眾多優秀的研究人才。他很珍惜師生協力的團隊合作,覺得主動積極的研究生讓自己獲益良多,也帶來很大的樂趣。記得有一次和學生一起到蘭嶼進行研究,坐在小飛機上,不時有雲朵飄了進來,大家飽受驚嚇。到了蘭嶼,一行人共同探討當地A型肝炎感染率甚高的原因,進一步了解達悟族人的文化與生活方式。 師生投入烏腳病研究的過程也令他難忘。當年帶著許光宏、邱弘毅、龐一鳴等研究生前往烏腳病流行區進行田野調查,晚上住在當地衛生所的老宿舍。陳老師不僅是指導老師,還充當廚師,負責餵飽大家的肚子,他開心地回憶著,「白天他們都去做問卷調查,我的任務是上市場買菜,回來煮晚飯給他們吃,然後還要準備第二天早餐,中餐還要幫他們帶便當……」。 還有一次他開著車,帶一群學生去烏腳病流行地區蒐集居民尿液和血液。...

  4. 陳建仁對人類常見癌症特別是肝細胞癌鼻咽癌子宮頸癌的遺傳與環境危險因子所進行的分子與基因體流行病學研究獲得深具原創性的豐碩成果其中最著名的貢獻之一是慢性B型肝炎的研究陳建仁領軍的研究團隊進行了全球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肝炎

  5. 2023年2月1日 · 陳建仁在胃癌頭頸癌鼻咽癌等癌症流行病學領域的貢獻同樣世界級吳明賢表示像是幽門桿菌是胃癌發生主因但要如何滅菌防治胃癌過去都缺少國際指引陳建仁率領團隊提出滅菌的方式並在馬祖彰化原民社區推動胃癌篩檢都大幅降低這些地方胃癌發生率吳明賢說陳建仁對增進全球人類健康福祉貢獻鉅大研究都寫入全球教科書以及歐美亞太的醫療臨床指引,「陳建仁不僅是台灣之光是全球之光! 」楊懷壹說,外界當然可督導陳建仁擔任閣揆後的施政,但學術成就絕不容抹黑,也表示陳建仁的研究都是早已應用臨床,造福不分國籍、人種的人民與族群,而且陳建仁領導團隊建立台灣社區長期追蹤世代健康的研究,也是全球碩果僅存。

  6. 2023年10月12日 · 科學家. 中研院. 陳建仁. 翁啟惠. 廖俊智. 台大. 何玉山. 林民生. 臨床醫學. 關渡醫院. 陳亮恭. 台大癌醫. 楊志新. 醫學研究. 台大癌醫中心院長楊志新受訪時表示台灣的癌症治療與相關研究成果早已獲世界肯定不需要靠排名來彰顯再入選最大意義在於讓更多人知道臨床醫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若沒有經過縝密程序怎麼可能應用在病人身上

  7. 2021年4月20日 · 台大醫學院張美惠教授帶領的小兒肝癌研究團隊長期追蹤國小學童證實接種B型肝炎疫苗能有效降低7成肝癌發生率研究成果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至2021年4月10日累積引用2,116次這是全球首篇證實疫苗成功預防癌症的論文也是人類醫學史上的重大里程碑WHO在1992年將B肝疫苗列入全球指定施打疫苗現在有超過180個國家納入預防接種計劃每年可預防450萬名兒童感染B肝甚至在接種35年後仍具有高保護力。 台灣過去領先推動的B型肝炎研究與接種計劃,嘉惠了全世界上億名新生兒。 不過,疫苗大幅降低新生兒感染B肝和肝癌的風險,卻無法讓全球3.5億慢性B肝病毒帶原者免於發生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