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在《大般涅槃經》中,更載明一闡提也具有性,縱然斷善根,佛性仍常住不變,最後也能成佛
      books.masterhsingyun.org/ArticleDetail/artcle15185
  1. 其他人也問了

  2. 然「斷善根的一闡提者不能成佛,與一闡提者還是可能成佛」的二種說法並不衝突。 《大般涅槃經》卷20記載:如來為一闡提而演說法,何以故? 因為「一闡提者復有利根、中根二種,如來善知一闡提輩能於現在得善根者則為說法,後世得者亦為說法。

  3. 為何一闡提之人也能成佛? 《大般涅槃經》說,一闡提雖斷善根然佛性不斷故當來亦可成佛。一闡提者,於佛法深生誹謗,破見破戒,離諸善行,不能信受涅槃解脫的正法,反而愛樂生死,造作重惡,且毫無慚愧、改悔、生善之心。

  4. 然「斷善根的一闡提者不能成佛,與一闡提者還是可能成佛」的二種說法並不衝突。 《大般涅槃經》卷20記載:如來為一闡提而演說法,何以故? 因為「一闡提者復有利根、中根二種,如來善知一闡提輩能於現在得善根者則為說法,後世得者亦為說法。 」由此可見,一闡提還是有生起「善心、善根」之日,而離開「一闡提」的身份,還是可以成佛。 《大般涅槃經》卷22也說:「謗方等經作五逆罪及一闡提悉名不定,如是等輩若決定者,云何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思是說:一闡提是「不定者」而非決定永不改易者,假如決定永不改易,怎能成佛呢? 反之,因為與「謗方等經作五逆罪」皆是「不定者」,還是有生起善根的時候,因此還是可以成佛。 《大乘入楞伽經》卷2也延續這個說法:「捨善根一闡提,以佛威力故,或時善根生。

  5. 2018年4月10日 · 「一闡提」是指斷善根、不相信有佛性、不做善事、不信因果的人,這是屬於有限時空的範圍;在無限的時空裡,一闡提也有佛性,只要有佛性都可以成佛,故 釋迦牟尼佛說一闡提之人也可以成佛。

  6. 何謂「一闡提」?. 一闡提之人可否成佛?. 一闡提 (梵語icchantika)之音譯。. 此語原為「正有欲求之人」,故譯為斷善根、信不具足、極欲、大貪、無種性、燒種,即指斷絕一切善根,無法成佛者。. 入楞伽經卷二分闡提為二:一、斷善闡提,即本來即缺解脫因者 ...

  7. 在中国佛教中,晋宋之际的竺 道生 亦人人皆可成佛”的佛性思想,在《大般涅槃经》未传入中国之前,就能孤明先发地倡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亦可成佛”。. 此亦开启了 南北朝 的各种佛性论说争鸣盛况。. 然“断善根的一阐提者不能成佛,与一 ...

  8. 說是沒有佛性的人叫做一闡提,在終教教義裡面卻又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那 麼一闡提理應是一切眾生之一,怎麼能說他不具佛性不能成佛呢? 因此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