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三陰交穴位圖解位置. 三陰交穴位 依據《 針灸學 》經絡與穴位記載 三陰交穴位置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處為三陰交穴位所在之處。. 三陰交穴隸屬於十四經穴中的 足太陰脾經 ,簡稱為脾經。. 足太陰脾經絡脈總共計有21個穴位,若 ...

  2. 三陰交穴位圖解位置 三陰交穴位 依據《 針灸學 》經絡與穴位記載 三陰交穴位置 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處為三陰交穴位所在之處。

  3. 2019年7月4日 · 三陰交穴,顧名思義,是人體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三條陰經交匯之所在,屬於脾經穴位,位於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凹陷處。. 三陰交穴因為對婦科疾病有很好的效果,被稱為婦科第一要穴,但是,三陰交穴對脾胃疾病和失眠,都有著 ...

  4. 【釋名】 三陰,指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三條陰經(足三陰);,交會。 穴當足三陰經交會處,故名。 【位置】 三陰交穴位橫斷面 (引自《嚴振國穴位解剖》) 三陰交穴位 (引自《經絡與穴道》) 小腿內側,足 內踝尖 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針灸甲乙經》:「在內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 《醫學入門》:「骨後筋前」。 【解剖】 肌肉:脛骨後緣與比目魚肌之間,深層有趾長屈肌。 神經:小腿內側皮神經(隱神經),深層後方有脛神經。 血管:大隱靜脈,深層有脛後動、靜脈。 【操作】 直刺0.5~1.5寸。 孕婦慎用。 【功效】 補脾土,助運化,通氣滯,疏下焦,調血室精宮,祛經絡風濕。

  5. 三陰交穴,十總穴之一。又稱「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科有著極大幫助,在穴位作用中,舉凡經期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綜合症,更年期綜合症等,皆可透過此穴緩解。在人的身體上,三陰交是個特殊的穴位,為什麼取這個名字呢?

  6. 2012年11月19日 · 因為三陰交穴是肝經、腎經、脾經,三經的交會點。》取穴方式: 足內踝尖往上3寸(約四根手指寬)處。 以大拇指指腹按揉1分鐘為1回,早、中、晚都可各做1回。

  7. 穴點位置: 在內踝上三寸,骨下陷者中。 穴點作用: 治療 泌尿生殖系統的問題 、 腸胃道不適 、 腿痛 、 失眠 。 取穴方法: 小腿內側靠近腳腕處,脛骨內踝向上3寸,脛骨後方的凹陷中。 三陰交穴 (承命)穴位. 特別感謝: 陳潮宗、周曉慧、程良雯中醫師熱心協助穴位資料校對.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 掌握最新健康消息! 三陰交穴 (承命)的穴點位置與作用、取穴方法,三陰交穴 (承命)作用: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的問題、腸胃道不適、腿痛、失眠。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8. 伸出您的四個手指頭,在腳的內踝突起來的地方,摸到這個上面的地方(內踝突起的地方),與骨頭交界的地方。紅色點點這裡就是「三陰交」穴道...

  9. 從大趾末端開始(隱白),沿大趾內側赤白肉際(大都),經核骨(第一骨小頭後(太白、公孫),上向內踝前邊(商丘),上小腿內側,沿脛骨後(三陰交、漏谷),交出足厥陰肝經之前(地機、陰陵泉),上膝股內側前邊(血海、箕門),進入腹部(衝門 ...

  10. 基本介紹. 中文名 :三陰交穴. 釋義 :足部的三條陰經中 氣血 物質. 穴道位置 :在 內踝尖 直上三寸, 脛骨 後緣. 取穴方法 :4指幅寬. 基本信息,穴道經屬,按摩功能,取穴方法,源流,研究進展,現代報導,腎絞痛,小兒遺尿,失眠,相關解釋, 三陰交 穴,十總穴之一。 所謂“婦科三陰交”,顧名思義此穴對於婦症甚有療效,舉凡 經期 不順,白帶,月經過多,過少,經前綜合症, 更年期綜合症 等,皆可治療;又此穴為 足太陰脾經 、 足少陰腎經 、 足厥陰肝經 交會之處,因此套用廣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調肝補腎。 亦有安神之效,可幫助睡眠。 足內踝上緣,四橫指處。 穴道經屬. 足太陰脾經,系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 擊中後,下肢麻木,失靈,傷 丹田 氣。 按摩功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