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根據衛生福利部 110 年死因統計資料,台灣平均每天約有 8 人死於癌,是婦女癌症死亡率的第 2 位。 但根據 104 - 108 年新診斷乳癌的 5 年期別存活率來看,第 0 期及第 1 期逾 95 %,第 2 期約 90 %,第 3 期約 72 - 75 %,數據顯示,越能早期發現、循序漸進妥善治療,越能順利度過抗癌歷程。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2年7月29日 · 根據衛生福利部 110 年死因統計資料,台灣平均每天約有 8 人死於乳癌,是婦女癌症死亡率的第 2 位。 但根據 104 - 108 年新診斷乳癌的 5 年期別存活率來看,第 0 期及第 1 期逾 95 %,第 2 期約 90 %,第 3 期約 72 - 75 %,數據顯示,越能早期發現、循序漸進妥善治療,越能順利度過抗癌歷程。 乳癌治療的最新進程,一次掌握。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 廣告. 圖片來源/衛生福利部. 圖片來源 / 癌症問康健.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乳房 100 問完全解答》 我們的團隊由具有豐富醫學寫作經驗的記者、編輯組成,內容來自採訪諮詢資深癌症醫學和照護知識的專家與相關書籍,盡力提供正確可信的醫療健康知識。

  3. 2023年12月8日 · 根據國健署109年數據統計顯示,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1位,每年約有1萬5千名女性發生乳癌,發生率逐年遞增且有年輕化趨勢,乳癌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率是很高,本篇文章由澄清中港分院乳房外科陳主任提供乳癌期數

    • 407 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966號
  4. 2024年6月26日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副院長、乳房外科醫師陳芳銘表示,能夠開刀切除腫瘤的乳癌即為早期乳癌,但是早期HER2 陽性乳癌,因為「細胞表面HER2 受體」過度表現,細胞變得特別壞,癌細胞不僅長在乳房,還很容易跑到血液裡面,轉移到腦、肝、肺、骨頭

    • 乳癌的危險因子
    • 乳癌的症狀
    • 乳癌的分期
    • 乳癌的治療

    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四倍)

    1. 一側乳房得過乳癌 2. 特殊家族史(更年期前得過乳癌) 3. 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現象

    次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大於2~4倍)

    1. 母親或姊妹得過乳癌 2. 第一胎生育在三十歲以後 3. 未曾生育者 4. 停經後肥胖 5. 卵巢癌及子宮內膜癌患者 6. 胸部大量放射線照射

    較高危險群(致癌相對機率1.1~1.9倍)

    1. 中量飲酒 2. 初經在12歲以前 3. 停經在55歲以後

    乳房有腫塊但不會感覺疼痛:雖然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良性(90%),但一般人無法判別是良性的乳房纖維囊腫、水泡、乳腺發炎,或是惡性的腫瘤。尤其等到已經能摸出來腫塊時,幾乎都已經大於2公分。纖維囊腫,通常觸摸時會有點痛,感覺像是增厚的乳腺組織有顆粒狀。纖維腺瘤則多以邊緣明顯且可以自由移動的腫塊來表現。若摸到不痛的腫塊,而且在月經後仍持續存在,或者是在腋下發現硬塊,無論大小都必須特別留意並盡快就醫。
    乳頭出現異樣分泌物:乳頭出現分泌物,特別是透明或帶血的分泌物就需要高度警覺,尤其是持續發生、且只發生在單側乳房時。
    乳房有局部或全面性凹陷:後天的單側乳頭凹陷,這是因為腫瘤長在靠近乳頭的位置,使得乳頭向內牽引,而出現凹陷。
    乳房皮膚紅腫或潰爛:當乳癌的硬塊接近皮膚表面,表皮層會受到牽引,導致出現凹陷或凸出;或者是當移動雙臂時,腫塊上的皮膚好像是黏著在腫塊上;或者乳房的皮膚質地改變,如毛孔變大(類似橘子表皮一樣的變化);或者變得堅硬、緊繃、顏色出現改變時,乳頭長久濕疹或潰爛等都是不正常的現象。
    零期乳癌:即原位癌,為最早期乳癌,癌細胞仍在乳腺管基底層內。
    第一期乳癌:腫瘤小於兩公分以下的浸潤癌且腋下淋巴結無癌轉移。
    第二期乳癌:腫瘤在兩公分至五公分之間的浸潤癌;或腫瘤小於兩公分但腋下淋巴結有癌轉移。
    第三期乳癌:局部廣泛性乳癌,腫瘤大於五公分的浸潤癌且腋下淋巴結有任何癌轉移或有胸壁皮膚的浸潤乳癌。

    外科治療

    1. 改良型乳房根除手術:適用於任何沒有胸大肌侵犯或非第四期轉性乳癌的患者,為目前最常使用的手術。術式包含腋下淋巴結廓清術,腋下淋巴結被癌細胞侵犯的狀況,為乳癌預後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因此腋下淋巴結廓清術兼具有診斷及治療的目的。 2. 乳房保留手術:適用於乳房腫瘤小於三公分,非於乳頭或乳暈下方,而且無多發病灶的第一、二期乳癌患者。術式包含部份乳房組織切除術及前哨淋巴結取樣或腋下淋巴結廓清術,通常術後需放射線治療。 3. 單純性全乳房切除手術:適用於乳房腺管原位癌乳癌患者,手術不包含腋下淋巴結廓清術。

    藥物輔助性治療

    1. 放射治療合併局部乳房切除之乳房保留術:在過去 20 年裏,乳癌手術觀念的改變最為顯著,很多回顧性研究及前瞻性研究已經證實,乳房局部切除加上放射治療的療效與改良型乳房切除術之療效相同。 2. 放射治療作為根除手術後之輔助療法,在下列情況下可考慮加作放射治療: 1. 腫瘤大於5公分 2. 癌細胞轉移之腋下淋巴結超過3個 3. 手術邊緣靠近或有癌細胞感染

  5.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乳癌是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名癌症,死亡率居第四癌症。每年約有一萬多名婦女罹患乳癌,約兩千名死於乳癌,對女性健康威脅極大。但乳癌治癒率高,國民健康署提醒「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迎擊乳癌的最好方法。

  6. 乳癌是台灣婦女發生率第一癌症,每年約新增萬名病患,在2019年十大女性癌症死亡原因中排行第三名,加上隨著國人生活習慣改變、環境賀爾蒙影響,越來越多年輕女性罹患乳癌,讓台灣人好發年齡約比歐美國家年輕十歲!

  7. 2022年6月21日 · 和信醫院乳房外科資深主治醫師余本隆指出,常用的乳癌臨床分期為「TNM系統」,這是根據腫瘤大小(Tumor, T)、淋巴結轉移之有無(regional lymph Nodes, N)、遠處轉移之有無(distant Metastasis, M)三項臨床觀察來訂定的分類系統,可分為以下幾個期別: 零期原位癌 :癌細胞仍侷限於乳腺管內。 第一期乳癌 :腫瘤小於2公分且淋巴結無轉移。 第二期及第三期乳癌 :腫瘤大於2公分,或有淋巴結轉移,但無遠處器官轉移。 第四期乳癌 :已有遠處器官轉移。 (延伸閱讀: 乳癌新標靶藥5月進台灣 抑復發療效如何? 雙標靶治療適合哪類患者 健保給付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