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唇瓣長成一個袋狀的蘭花

      • 「拖鞋蘭」,泛指唇瓣長成一個袋狀的蘭花,拖鞋蘭又叫「兜蘭」,英文名也為 Slipper。 拖鞋蘭的花型異於其它蘭類,獨樹一格,花型花色變化也多,以葉面分,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綠葉種,這類較喜日光與溫度,近似蝴蝶蘭的習性)。 另一種是斑葉種,這類性喜較綠葉種稍低的日照與溫度。
      www.sbs.com.au/language/chinese/zh-hant/podcast-episode/gardening-tips-on-planting-slipper/0eva57ie7
  1. 其他人也問了

  2. 拖鞋蘭是蘭科的一種花卉因為它的花都長得非常像是一個拖鞋讓人過目不忘所以才叫他拖鞋蘭。 拖鞋蘭算是蘭花品種裏面比較高檔的一種了,很多花友都是將拖鞋蘭直接養在家裏光照明亮的地方, 有利於生長,擺在客廳的觀賞效果也是很不錯的哦~ 二、拖鞋蘭的生長習性. 拖鞋蘭本身不喜歡光照很充足的環境,因為蘭花大多數都是比較喜歡溫暖濕潤陰涼的環境,不能養在光照太強的環境裏,不然容易灼傷葉子。 如果要是太乾燥的環境,我們平時要多噴點水才行,噴水能夠保證拖鞋蘭周圍的空氣濕潤一些。 三、如何養護拖鞋蘭? 1、養護地點. 我們養護拖鞋蘭的時候,不用非得養在溫室大棚里,只要養在正常環境裏就行了。 不過平時要保證拖鞋蘭周圍空氣濕潤一點,有利於拖鞋蘭的生長。 2、溫度.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形態特徵
    • 生長環境
    • 地理分布
    • 所有物種
    • 分類
    • 栽培方法
    • 主要價值
    • 現代研究

    拖鞋蘭(植物)一般指本詞條

    兜蘭屬(學名:Paphiopedilum Pfitz.)隸屬於蘭科,約105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至太平洋一些島嶼,我國有18種,產西南至華南。陸生蘭或有時為附生蘭;葉基生,帶狀,二列。基部葉鞘互相套疊;花葶從葉叢中央抽出,具單花或罕有數花;花大而艷麗;中萼片常較大,直立;例萼片合生,位於唇瓣下方;花瓣常較狹長,呈種種形狀;唇瓣大,兜狀,通常具瓜和內折側裂片;蕊柱粗短,具2枚側生雄蕊和1枚大的背生退化雄蕊;柱頭頂生,向下彎;花粉不粘合成花粉塊。

    •中文名:兜蘭屬

    •拼音:dōu lán shǔ

    •學名:Paphiopedilum Pfitzer

    •界:

    •亞界:綠色植物亞界

    •總門:輪藻總門

    地生、半附生或附生草本;根狀莖不明顯或罕有細長而橫走,具稍肉質而被毛的纖維根。莖短,包藏於二列的葉基內,通常新苗發自老莖(或老植株)基部,在具細長而橫走根狀莖的種類中,新苗生於根狀莖末端。葉基生,數枚至多枚,二列,對摺;葉片帶形、狹長圓形或狹橢圓形,兩面綠色或上面有深淺綠色方格斑塊或不規則斑紋,背面有時有淡紅紫色斑點或濃密至完全淡紫紅色,基部葉鞘互相套疊。花葶從葉叢中長出,長或短,具單花或較少有數花或多花;花苞片非葉狀;子房頂端常收狹成喙狀;花大而艷麗,有種種色澤;中萼片一般較大,常直立,邊緣有時向後卷;2枚側萼片通常完全合生成合萼片,先端不裂或稍具小齒;花瓣形狀變化較大,匙形、長圓形至帶形,向兩側伸展或下垂;唇瓣深囊狀,球形、橢圓形至倒盔狀,基部有寬闊而具內彎邊緣的柄或較少無柄,囊口常較寬...

    兜蘭屬所需光照較其他蘭花少。光線過強或過弱都會干擾植株進行光合作用損害植株生長。

    季節溫差並不影響其生長。儘管如此夏季宜將喜涼的兜蘭品種(如美麗兜蘭P.insigne)置於室外,夜間可考慮人工降溫.大多數兜蘭可在室溫下培植。但氣溫(花房和溫室內)超過30℃時需將兜蘭置於背陰處。

    共約50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至太平洋島嶼。我國有18種,產西南至華南。兜蘭屬的分布範圍,從印度向東經中國南部至菲律賓,直至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中國是世界主要原產地,2003年,在貴州荔波茂蘭和都勻斗篷山自然保護區內發現了野生的兜蘭種群,其中一些品種十分珍貴。這一發現在國內外蘭界和植物界引起了轟動。我國的拖鞋蘭主要分布於西南和華南地區。

    Paphiopedilum acmodontum M.W.Wood

    Paphiopedilum adductum Asher 馬面兜蘭

    Paphiopedilum affine De Wild.

    Paphiopedilum agusii Cavestro

    Paphiopedilum anitanum Cavestro

    Paphiopedilum appletonianum (Gower) Rolfe 卷萼兜蘭

    一、寬瓣亞屬

    (Paphiopedilum Subgen. Brachypetalum)(該屬共有6種)

    杏黃兜蘭 Paphiopedilum armeniacum :花黃色;葉片邊緣略有細齒。

    巨瓣兜蘭 Paphiopedilum bellatulum :花通常白色,具紫紅色或紫褐色粗斑點,斑點直徑2-5毫米;花瓣寬橢圓形,寬3-4.5 厘米,寬度為唇瓣寬度的1倍或過之。

    同色兜蘭 Paphiopedilum concolor :花通常淡黃色,具紫色或紫褐色小斑點,斑點直徑約1毫米;花瓣橢圓形,寬1.8-2.7厘米,寬度不到唇瓣寬度的1倍。

    白花兜蘭 Paphiopedilum emersonii :葉片的上表面不具或至少無明顯的深淺綠色相間的格線斑。

    兜蘭沒有貯藏養料的組織,儘管如此,仍需保證喜涼品種的休眠期。另外冬季大多數兜蘭都有要求比較乾燥、光線充足的生長環境。

    兜蘭雜交種“白雪皇后”其親本是大斑兜蘭和同色兜蘭,與幾乎所有白色花系品種一樣,表現出其親本的特徵,親本雖不易栽培雜,雜交種子代的栽培卻並不困難,

    ·培養土:兜蘭對培養土的要求較高。大多數兜蘭的原產地降水較多一年中只有幾個月空氣比較乾燥.因此.兜蘭全年要求濕潤的培養土。此外,為預防根部缺氧,應保證培養土排水良好。

    ·澆水:套用軟水(最好是雨水)澆花,但盆內不可積水.否則細菌大量繁殖,易造成植株腐爛死亡。冬季澆花的水不能太涼。葉片也不可長時間積水.否則葉片易腐爛。夏季可通過噴水或噴霧達到兜蘭生長所需的較高空氣濕度。

    ·施肥:施肥宜少而勤。一般市場上銷售的成品肥即可.如使用有機肥料,一部分兜蘭品種會更加繁茂(如路威氏兜蘭P. lowii)。此外.植株較大的品種比葉片少的品種需更多肥料。肥料充足,新芽充分發育,植株才會開花,否則要等到第二年才會開花。通常所有的兜蘭品種應每半年施一次石灰肥,劑量為每10厘米盆徑可用一茶匙碳酸石灰,也可在澆花中加入石灰,這樣肥料就可被植株長期汲取。

    ·換盆移植:每隔兩年換盆一次,若能每年換盆一次自然更好。大型植株開花較多,除非必要,否則不要扯斷或扯裂根部。換盆時不可破壞植株組織,否則腐黴菌就會趁虛而入。可用木炭粉來預防腐黴菌。

    本屬兜蘭是蘭科中最原始的洋蘭之一。其株形娟秀,花形奇特,花色豐富,花大色艷,很適合於盆栽觀賞,是很好的高檔室內盆栽觀花植物。

    世界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未經雜交改良的原生種,另一類是由已開發國家培育出雜交品種。雜交品種一般花大,易開花,色澤鮮艷,生長健壯。

    花形奇特、色彩艷麗但極度瀕危的兜蘭屬 (Paphiopedilum) 植物全世界共有50種,中國是兜蘭屬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分布有18種。由於兜蘭屬中許多種類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受經濟利益驅使而被過度採挖,導致資源破壞十分嚴重,一些種類已瀕臨滅絕。2004年出版的《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一卷里,18種兜蘭屬植物中有5種被列為極危種,12種被列為瀕危種。早在1997年制定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所有兜蘭被列入附錄I,屬於絕對禁止國際貿易的物種。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龍春林研究員帶領的研究組,在雲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基礎條件平台項目支持下,對兜蘭屬植物的離體繁殖、組織培養、離體保存、形態學、分子生物學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從不同蒴果成熟度、培養基無機鹽濃度和有機添加物、激素濃度等條件,對20種兜蘭屬植物進行離體繁殖技術的研究,找到其最佳的繁殖途徑;研究5種兜蘭花粉的壽命,外源的鈣和硼對兜蘭花粉萌發的影響;通過對兜蘭屬15個種(含自主雜交種1個)的離體保存技術的研究,制定了兜蘭屬植物離體保存規範。還對兜蘭屬的系統學進行了初步研究,對其亞屬和組的劃分、種間關係以及一些種的歸屬問題進行了探討。基於ITS序列的數據對兜蘭屬70個種的研究,結合RAPD分子標記對於中國兜蘭30個種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支持日本學者唐沢耕司於1982年所提出的將兜蘭屬分為6個亞屬的觀點,其中產於中國的兜蘭屬植物可以劃分為5個亞屬:Sigmatopetalum、Paphiopedilum、Parvisepalum、Brachypetalum和Polyantha。項目培養了一名博士生,研究成果已發表於2010年出版的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期刊上。

    蘭科兜蘭屬是蘭科植物中最受歡迎的家族之一。該屬植物為多年生草本,陸生植物。該屬植物極具觀賞價值,花大而奇特,兩側花萼退化,唇瓣特化為袋囊狀,故名兜蘭,俗稱拖鞋蘭。拖鞋蘭顏色從黃、綠、褐到紫都有,而且常有脈絡或帶條紋。

    這一屬共有103個原種分布在中南半島,南太平洋諸島嶼、陸地,有19個品種。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環境,雜交種不下數千。國際市場上有大量的雜交拖鞋蘭,其花朵碩大,色彩鮮艷。雜交種的拖鞋蘭都喜陰涼,通風,濕潤的環境。拖鞋蘭在蘭花中與眾不同,最明顯的區別是與大多數附生的蘭不一樣,它是地生蘭,並無假鱗莖;另一個明顯區別是,一般來說,蘭花除非乾燥了,否則便不應澆水,但拖鞋蘭一反此常規,它需時刻保持濕潤,可能拖鞋蘭更保留其祖先的遺傳基因,根系維管束輸導組織有原始的適應水中缺氧環境中生存的本領。

    兜蘭屬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植物,許多種類棲息於岩石峭壁上,即使在雨季這些附生植物也可能遭受水分脅迫。它們究竟是如何在水分脅迫環境下生存的?記者25日從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專家研究發現,該屬植物葉片結構和氣孔形態不必在進化上關聯,這些研究結果有助於闡釋蘭科植物水分適應策略的進化。

    兜蘭屬植物主要分布於亞洲至太平洋島嶼的熱帶及亞熱帶喀斯特地區,兜蘭屬的許多種類棲息於岩石峭壁上。這種生境土層淺薄,土壤的保水能力很差。植物的葉脈、氣孔、葉片結構和角質層分別與植物的水分運輸、調節、貯存和維持相關。雖然植物可以通過多種性狀的同步配置以應對水分虧缺,但仍然不清楚這些性狀在兜蘭屬中如何進化,性狀間存在怎樣的關聯性以及哪些性狀對兜蘭屬植物的水分適應更重要,而這些問題的研究對於認識蘭科植物在水分脅迫環境下的生存策略進化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張石寶、胡虹等研究人員利用系統獨立對比方法對兜蘭屬植物葉片功能性狀的適應進化開展了研究。系統發育對比方法將傳統的統計方法與系統發育有機整合,充分考慮進化歷史對物種性狀的影響,是研究生物的適應輻射和性狀進化的重要途徑。

    張石寶介紹,該研究通過對17種兜蘭的14個葉片性狀進行研究發現,氣孔大小、氣孔面積和角質層厚度表現出強烈的系統發育保守性(親緣關係相近的物種性狀相似),而氣孔密度、氣孔指數、葉脈密度表現明顯的趨同性。“也就是說,無論是否考慮系統發育,葉脈密度與氣孔大小、氣孔密度顯著相關,氣孔和葉脈在發育和功能上是協同的,這種協同對於最佳化兜蘭屬植物的光合碳同化和資源投資具有重要意義。”

  3. 拖鞋蘭原生在熱帶亞洲依生長形態分兩大類一類葉片全綠花形大花色鮮艷原生於高山冷涼地區平地不容易栽培另一類斑葉種葉片有美麗的斑紋性喜溫暖花期約在夏秋季間平地可以栽培台灣也有野生的拖鞋蘭如台灣喜普鞋蘭Cypripedium japonicum 奇來喜普鞋蘭Cypripedium macranthum,前者原生在海拔2000~ 3000m的高山森林內,後者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峰嶺峭壁上,兩種都性喜冷涼,平地不容易栽培。 拖鞋蘭不喜愛空氣濕度太高,植料要經常保持濕潤。 葉片全綠品種,性喜冷涼低溫,夏季休眠期,台灣平地不容易栽培。 葉片有斑紋的品種,性喜溫暖陰濕,不喜愛強光,生長習性近似蝴蝶蘭,台灣平地可栽培,但以北部為佳,中南部較差。

  4. 2021年11月1日 · 喜普鞋蘭或者稱其杓蘭仙履蘭亦或更為通俗常見的拖鞋蘭」,為蘭花的一個亞科Cypripedioideae),其下包含五個屬約165個種。 這個亞科的特點,是花朵形狀如其名稱描述:唇瓣特化成兜形的深囊、好似仙女遺落的一隻拖鞋,而其英文俗名便是Lady’s Slipper。 這樣囊狀的設計可使昆蟲不小心陷入其中,在攀爬逃逸時經過雄蕊,順勢黏附花粉塊,從而完成「傳粉」這項被迫接受的任務。 臺灣原生與引進的喜普鞋蘭. 喜普鞋蘭亞科下的喜普鞋蘭屬( Cypripedium )中,臺灣原生的共有四種,但皆喜好生長於涼爽的中高海拔,難以在臺灣平地存活。 因此臺灣園藝中常見的拖鞋蘭,反倒多為引進的芭菲爾鞋蘭屬( Paphiopedilum )或佛拉密鞋蘭屬( Phragmipedium )植物。

  5. 拖鞋蘭的品種有 麻栗坡拖鞋蘭 、 長瓣拖鞋蘭 、 虎斑拖鞋蘭 、 卷萼拖鞋蘭 、 紫紋拖鞋蘭 、 同色拖鞋蘭 、 越南拖鞋蘭 等。 生物分類學 和 系統學 [ 編輯] 1886年,德國植物學家烏戈·恩斯特海因里希‧輝瑞(Ernst Hugo Heinrich Pfitzer,1846~1906)將 喜普鞋屬 ( Cypripedium )中的一群物種分離出來,獨立為一個新屬。 它與 全北區 的親緣屬 喜普鞋屬 ( Cypripedium )曾被認為同一 屬 。 兜屬在1959年被定為一有效 分類單元 。 下屬物種 [ 編輯] 本屬包括以下物種: 小萼亞屬 Parvisepalum.

  6. 2024年5月5日 · 仙履 (Cypripedioideae) 又稱拖鞋蘭、兜,因仙履擁有長囊狀型的唇瓣,因而得名。 而喜普鞋亞科( Cypripedioideae )下,常見包含喜普鞋屬( Cypripedium )、芭菲爾鞋屬 (Paphiopedilum )與佛拉密鞋屬( Phragmipedium )等。

  7. 1. 生長習性. 拖鞋蘭不喜愛空氣溼度太高植料要經常保持溼潤。 葉片全綠品種,性喜冷涼低溫,夏季休眠期。 平地不易栽培。 葉片有斑紋的品種,性喜溫暖蔭溼,不喜愛強光,生長習性近似蝴蝶蘭,平地可栽培,但以北部為佳,中南部較差。 另有少數喜愛高溫乾燥的品種。 選購蘭株時要留意選擇適當的品種。 2. 場地. 不必有溼室,但必須要有遮光的蘭棚,通風要良好。 栽培地四周有樹蔭,空氣溼度不太高,最有利成長。 但切忌高溫乾燥又強光直射。 拖鞋蘭需要的光照近似蝴蝶蘭,夏季遮光60%~70%,春、秋季遮光50%~60%,冬季遮光40%~50%。 遮光材料可用竹片、木條或遮光網。 不可直接曝晒烈日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