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矛盾
    • ㄇㄠˊ ㄉㄨㄣˋ
    • 釋義:
    • 1.矛、盾,武器名,古代兩種功用不同的兵器。相傳有一人賣矛和盾,誇他的盾最堅固,任何東西都戳不破。後來又誇他的矛最銳利,什麼東西都能刺進去。一人問他若拿他的矛來刺他的盾會如何,他卻回答不出來。典出《韓非子.難勢》。後比喻言語行為自相抵觸。如:「自相矛盾」。也作「矛楯」。2.理則學上指不可同為真,亦不可同為假的概念或命題。
    • 兩個或更多陳述、想法或行動之間的不一致,無善惡之分

      • 矛盾 (漢語詞語) 矛盾是在兩個或更多陳述、想法或行動之間的不一致,無善惡之分。 漢語辭源出自《韓非子》中《難一》所述故事。 在邏輯中,矛盾被更加特殊化的定義爲同時斷言一個陳述和它的否定。 在口語和辯證法中,矛盾有着同形式邏輯中完全不同的意義。
  1. 其他人也問了

  2. 在當代的形式 邏輯 和 類型論 領域,「矛盾」一詞專指某個特定的命題,通常使用 偽符號 (英語:Up tack) ( (英語:Bottom type))來表示。. 根據邏輯規則,如果一個命題能導出「假 (英語:False (logic))」,則該命題被視為矛盾,亦即它是一個永遠不成立的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簡介
    • 解釋
    • 起源
    • 悖論概說
    • 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
    • 馬克思哲學矛盾論
    • 毛澤東的《矛盾論》

    矛盾,它反映了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一種特殊的狀態,“矛盾”不是事物、也不是實體,它在本質上屬於事物的屬性關係。這種屬性關係是事物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關係,這種特殊的關係就是“對立”,正是由於事物之間存在著這種“對立”的關係,所以它們才能夠構成矛盾。

    從廣義上講:如果兩件事物在一件不存在時另一件一定存在,那么這兩件事物就有矛盾。

    •中文名:矛盾

    •外文名:conflict

    •性質:邏輯術語

    •亦稱:“自相矛盾”

    •關係:事物屬性的對立

    •舉例:空間和物質

    亦稱“自相矛盾”。指同一個主體(個人或集體)作出的互相矛盾(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或互相反對(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的判斷。如說:“我承認萬事萬物都有矛盾,可我認為咱們班上沒有矛盾。”邏輯矛盾是一種個人思想上的矛盾,它不同於辯證法所說的矛盾。其區別在於:(1)前者是思想混亂的表現,而後者則是客觀事物的矛盾在思想上的反映。(2)前者是違反思維規則的結果,這是不正常的,後者則是正常的思維所固有的。(3)前者是思維發展的障礙,後者則是思維發展的動力。(4)前者是可以排除的,後者則是不可避免的。

    而悖論也是一種邏輯矛盾:

    從廣義上講:當兩件事物中一件不存在時另一件一定存在,那么這兩件事物就有矛盾。

    數學解釋:例如Y=10000➖X,因為X和Y的和始終是一萬,所以當X減小時Y一定增大,X增大時Y一定減小。所以這個式子就可以用X和Y表示兩件事物的矛盾。

    西元前6世紀,克利特哲學家艾皮米尼地斯(Epimenides)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所有克利特人都說謊。”

    這句話有名是因為它沒有答案。如果艾皮米尼地斯所言為真,那么克利特人就全都是說謊者,身為克利特人之一的艾皮米尼地斯自然也不例外,於是他所說的這句話應為謊言,但這跟先前假設此言為真相矛盾;又假設此言為假,那么也就是說所有克利特人都不說謊,自己也是克利特人的艾皮米尼地斯就不是在說謊,就是說這句話是真的,但如果這句話是真的,又會產生矛盾。因此,這句話是沒有解釋的。

    全能悖論始見於中世紀,因在基督宗教的教義中,至高無上的神是“全能、全知、全善”的,因此亦稱全能上帝悖論。全能悖論不是要否定全能者或證明上帝不存在,而是指出“全能”這觀念隱含矛盾,不可能存在著全能上帝,即使上帝存在,亦不會是全能的。

    全能悖論可以有很多種問題變化,其中一個常見的問題:

    上帝能創造出他自己舉不起的石頭嗎?

    上帝能創造出不可能存在的東西嗎?(一般性論述)

    反對“全能論”的人認為,“全能”這概念含有邏輯矛盾,不可能存在著全能者。其理據及推論方式一般如下:

    排中律

    無論 X 是甚么,如果X能造一塊自己舉不起的石頭,X就不是全能的,因為這樣的石頭就不是X能舉起的(X至少有一塊石頭舉不起,那就是至少有一件事做不出,即有所不能);如果X不能造一塊自己舉不起的石頭,X也不是全能的,因為X造不出這樣的一塊石頭。(X至少有一塊石頭造不出,亦就是至少有一件事做不出,亦即有所不能。)

    無論X能不能造,X都不是全能的。由於“能”和“不能”已窮盡一切有關的可能性(排中律),因此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X都不會是全能的。

    以歸謬法反證

    先假設“存在全能者X”(命題A),然後可得出兩個命題:

    總述—— 矛盾有主次之分,兩者同屬矛盾特殊性的兩種情形,都是由於事物發展的不平衡性引起的,都存在於事物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在認識上和實際運用中容易將兩者混淆。

    區別:

    1.含義不同。

    主要矛盾是指在複雜事物中包含多個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個矛盾居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起著決定作用,這個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反之,不處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一個矛盾的兩個方面中,其地位和作用不平衡,其中居於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反之,處於被支配地位,對事物的發展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就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2.二者提出的背景不同。

    辯證法:辯證法的基本範疇,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矛盾首先是物質的,其次才是意識形式上的反映--作為概念的存在。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 。在古代哲學中,矛盾概念已包含有對立面的統一的思想。黑格爾在其唯心主義哲學中明確提出矛盾即對立統一。馬克思主義吸取了黑格爾的合理思想,系統提出了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把矛盾規定為反映事物的對立統一關係的哲學範疇。認為任何事物都是作為矛盾統一體而存在的,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辯證法的矛盾範疇不同於邏輯矛盾,它是指事物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本性及其在人們思維中的反映,而邏輯矛盾則是由於違反了形式邏輯的規則而出現的邏輯錯誤,是思維混亂的表現。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對立又統一的關係叫做矛盾。簡言之,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所謂對立,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互相鬥爭。所謂統一是指如下兩種情形:第一,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於一個統一體中。第二,矛盾著的雙方,依據一定的條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轉化。它們中的一方對另一方的否定,以及在舊矛盾向新矛盾的轉化中對舊矛盾的否定,都不是單純的否定,而是辯證的否定,即否定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 例如,如果沒有A與B之間的衝突,就不會轉化成武器矛,而有矛必然會有盾,矛盾之間不斷相互否定,又相互促進其發展,現在演變成飛彈與飛彈防禦體系的矛盾。

    正確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義,還必須注意:首先,矛盾雙方的對立和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其次,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關係,既指事物內部存在的這種關係,也指事物之間存在的這種關係。再次,不能把哲學上講辯證矛盾同邏輯矛盾混為一談。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並且貫穿於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矛盾無處不在,矛盾無時不有。

    學習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對於我們科學地看問題、辦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要承認矛盾的普遍性與客觀性,敢於承認矛盾、揭露矛盾;其次,還要善於全面分析矛盾,堅持兩分法,防止片面性。

    任何事物都包含著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兩點,而不是一點,那么我們要如實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就必須堅持一分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對矛盾作全面的分析。既要看到事物的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即堅持兩分法、兩點論。

    毛澤東哲學代表著作。它是作者繼《實踐論》之後,為了克服存在於中國共產黨內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 。原是1937年7~8月在延安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所講的《辯證法唯物論》的第三章第一節。後作者作了部分補充、刪節和修改,於1952年暫收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再版時移入第一卷。該書運用唯物辯證法總結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鬥爭的實踐經驗,從兩種宇宙觀、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闡述了對立統一規律,發揮了對立統一規律是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的思想。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從宇宙觀的高度,發揮了列寧關於兩種發展觀的思想,不僅指出用孤立的、靜止的和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是形上學的基本特徵,而且指出形上學是簡單地從事物外部去找發展的原因,否認唯物辯證法所主張的事物內部矛盾引起發展的學說。書中還闡明了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係,指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②全面論述了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原理,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其一是指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其二是指每一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始至終的矛盾運動。該書從 5個方面系統地論述了矛盾特殊性的理論,明確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關係,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的關係,二者相互區別、相互聯結又相互轉化 。並提出了“ 共性個性、絕對相對的道理,是關於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於拋棄了辯證法”的論斷。③論證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原理,認為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是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客觀依據,規定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定義,說明了找出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的方法論意義,並論述了矛盾對立雙方相互轉化的根據和條件。④具體地闡明了矛盾諸方面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及其相互關係。認為對立的統一是有條件的、暫時的、相對的,對立的互相排斥的鬥爭則是絕對的;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鬥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⑤分析了矛盾鬥爭的兩種基本形式即對抗性的矛盾和非對抗性的矛盾,並指出二者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矛盾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系統地闡述對立統一規律的哲學專著,其論述緊密結合中國革命的實踐,因而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為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奠定了哲學基礎,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邏輯矛盾與馬克思哲學中的矛盾的比較】

    (1)邏輯矛盾是思想混亂的表現,而辯證矛盾是客觀事物的矛盾在思想上的反映。

    (2)邏輯矛盾是違反思維規則的結果,是不正常的,後者則是正常的思維所固有的。

    (3)前者是思維發展的障礙,辯證矛盾則是思維發展的動力。

  3. 這幅圖解顯示了 亞里士多德邏輯 中, 對立四邊形 內不同 直言命題 之間存在矛盾關聯。. 在 傳統邏輯 學中,如果一個 命題 與自身或既定事實相衝突,則稱之為 矛盾 (英語: contradiction,又稱 恆假)。. 這種情況經常用來發現人們的 不誠實信念 或 偏見 ...

  4. 解釋. 矛盾 (Contradiction)是在兩個或更多陳述、想法行動之間的不一致存在差別. 在口語和辯證法中, 矛盾 有著同形式邏輯中完全不同的意義,口語中的 矛盾 強調兩事衝突. 漢語辭源出自《韓非子》中《難一》所述故事: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 ...

  5. 矛盾指對一個簡單情境做清楚的陳述時,其中合著終極的真理,否則便不能達到目的,即是所陳述的內容相互矛盾時,相矛盾的兩項必然不能同時為真。

  6. 矛盾是在兩個或更多陳述想法或行動之間的不一致無善惡之分。 漢語辭源出自《韓非子》中《難一》所述故事。 在邏輯中,矛盾被更加特殊化的定義爲同時斷言一個陳述和它的否定。

  7. [漢語拼音] 有個賣 的楚國人,他稱讚自己的盾說:「我的 盾 很堅固,任何物體都戳不穿。 」又稱讚自己的矛說:「我的 矛 很鋒利,沒有東西扎不透。 」市場上有個人就問:「拿你的 矛 去戳你的 盾,怎麼樣? 」這個人沒法回應。 任何物體都戳不穿的 盾,和沒有東西扎不透的 矛,在這世上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發音. [編輯] 官話. (拼音): máodùn, máoshǔn. (注音): ㄇㄠˊ ㄉㄨㄣˋ, ㄇㄠˊ ㄕㄨㄣˇ. 粵語 (粵拼): maau4 teon5. 客家語 (四縣, 白話字): màu-t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