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2日 · 另一個故事是,秦穆公希望伯樂引薦另一個會尋找千里馬的人,伯樂便推薦九方皋。 九方皋為秦穆公到各地去尋找千里馬,三個月後他告訴秦穆公找到一匹黃色的母馬。 秦穆公派人去看,卻是一匹黑色的公馬。

  2. 伯樂的兒子把所見到事物的外形和《相馬經》上描繪的圖形一一對照,結果找到了一隻很大的蛤蟆。他興沖沖地跑回家報告父親,說:“總算找到好馬了,額頭和雙眼同書上說的差不多,就是蹄子的形狀和書上寫的有區別。

    • 概觀
    • 原文
    • 注釋
    • 譯文
    • 出處與道理
    • 全文
    • 句子翻譯

    君亦聞驥①乎?夫驥之齒至②矣,服③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④,尾湛胕潰⑤,漉汁⑥灑地,白汗交流,中阪⑦遷延⑧,負轅而不能上。

    伯樂遇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幕之⑨。

    驥於是俛而噴⑩,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⑾,何也?彼⑿見伯樂之知己也。

    ①驥——千里馬,良馬。

    ②齒至——牙口老了。齒,牙齒,看馬牙齒的數目和磨損程度可以判斷馬的年齡。

    ③服——駕。

    ④蹄申膝折——蹄子僵直,膝蓋折斷。

    ⑤尾湛胕潰——尾巴漬濕,皮膚潰爛。湛,漬。胕,同“膚”,皮膚。

    ⑥漉(lù)汁——原指滲出的液體,這裡指馬流出的口水。

    千里馬老了,駕著裝鹽的車爬太行山。它的蹄子僵直了,膝蓋折斷了,尾巴被浸濕,皮膚也潰爛了,口水灑到了地上,汗水滿身流淌。被鞭打著爬到山路的中間,再也上不去了。

    伯樂遇到了它,從車上跳下來,抱住它痛哭,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給它披上。

    這篇文章選自《戰國策·楚策四》,這則千里馬遇伯樂的故事是汗明見春申君時所引用的,他要用這個故事向君主闡明這樣一個道理:當政者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就不僅要善於發現人才和恰當地使用人才,還要用伯樂愛護千里馬那種特殊的感情去理解和珍惜人才。

    汗明見春申君,候問三月,而後得見。談卒,春申君大說之。汗明欲復談,春申君曰:“仆已知先生,先生大息矣。”汗明憱焉曰:“明願有問君而恐固。不審君之聖孰與堯也?”春申君曰:“先生過矣,臣何足以當堯?”汗明曰:“然則君料臣孰與舜?”春申君曰:“先生即舜也。”汗明曰:“不然。臣請為君終言之。君之賢實不如堯,臣之能不及舜。夫以賢舜事聖堯,三年而後乃相知也,今君一時而知臣,是君聖於堯而臣賢於舜也。”春申君曰:“善。”召門吏為汗先生著客籍,五日一見。

    汗明曰:“君亦聞驥乎?夫驥之齒至矣,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漉汁灑地,白汗交流,中阪遷延,負轅不能上。伯樂遭之,下車攀而哭之,解紵衣以冪之。驥於是俛而噴,仰而鳴,聲達於天,若出金石聲者,何也?彼見伯樂之知己也。今仆之不肖,阨於州部,堀穴窮巷,沈洿鄙俗之日久矣,君獨無意湔拔仆也,使得為君高鳴屈於梁乎?”

    解紵衣以幕之:解開自己的麻布衣服蓋在馬身上。幕:蓋。

    忻伯樂之知己也 :因為千里馬認為伯樂是它的知己的緣故。知己:就是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心的人。

    中圻遷延,負轅不能上:是說千里馬走到了半山腰就再也走不動而輾轉不前,只駕著車轅但是卻爬不上山。

    伯樂遇之,下車攀而哭之:伯樂遇到了千里馬,跳下車來拉著它哭起來。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 天前 · 伯樂與千里馬的故事多篇簡述:黑馬回到原來的地方,眾馬幸災樂禍地問它:“你找到伯樂了吧?”黑馬說:“雖然我沒有找到伯樂,但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奔跑,我成了千里馬,更重要的是,我發現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伯樂。

  5. 出自 唐 ⋅ 韓愈 《 馬説 》.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故雖有名馬,袛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 ...

  6. 《馬說》用托物寓意的寫法和層層深入的結構方式。先從正面提出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性作用,從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係出發,說明千里馬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

  7. 《驥遇伯樂》選自《戰國策·楚策四》,這則千里馬遇伯樂的故事是汗明見春申君時所引用的,他要用這個故事向君主闡明這樣一個道理:當政者要想得到真正的人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