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1.對成全人時,應有心誠氣和、色溫、辭婉之態度。 2.應有易地則皆然,為他人設身處地的想像力。 3.對於道親各種性情、弱點,應有同情的認識。 4.應有一種涵養,能夠抑止傷人感情的種種表示。 5.應有一種度量,肯行必要行的忍耐。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修道故事分享:認識自己. (非常感謝天恩師德,諸佛菩薩慈悲諸多的因緣聚會,以及感謝各位前賢們提供文字檔。. 人之初性本善,人的赤子之心因為環境的習染,離道越來越遠,最後背道而馳;求道後走入修行後,從認識自己的良心,認識自己的佛性開始,找回已失落赤子 ...

  3. 2009年9月4日 · 修道故事-4--認識自己. 早期有一位曾點傳師,他也是一位中醫師,有一次奉前人的慈命,為師母保養身體,曾醫師聽到通知,非常高興,因為曾點傳師不但精通醫理,對於修道的真理也非常用心的研究,想到可以接觸到一代明師,可以好好的恭聽開示 ...

  4. 老師的話 修道篇 一、 修道就是要把複雜的心、常掛念的心,讓它盡量單純。 二、 道修心,修誰的心?這點得要知道,原來都是自己的問題而已。把心給平了,把心給淨了,看什麼都自在、都怡然自得,這就是修道。

  5. 不代表已經修道20年了!用一個簡單 的邏輯說明,有很多人求道之後,就 不曾再出現在道場,習慣與毛病依然 故我,在這種情形之下,過了20年後,可以說這個人已經修道20年了嗎?所 以「求道」不等於是「修道」。為什麼要叫做「修行」?簡單來

  6. 在得道的過程中,我們需具備「根基」、「祖德」和「因緣」三大要素。後學在此要特別感謝後學的父母,因為他們讓後學在年幼時就認識到生死輪迴的三寶,為後學未來的修道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7. 2010年7月24日 · 許多或許不曾面對過「自己」,不曾認真的審識過那個真實的「我」,而人生的價值與意義究竟又是什麼? 聖 嚴法師以佛法的智慧,提供我們認識自己的方向,並為探尋時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適切的建議。

  8. 因此,想要提昇自己、想要生活得自在、想要修道,第一步就是要時時「常見在己過」。 【不見己過,無從進步】 表面看來,「常見在己過」是老生常談,毫不起眼,六祖何必多費口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