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Yahoo奇摩字典
    • 1. a cold war

    Powered by Dr.eye

  2. 2024年9月29日 · 韓戰 的爆發成為了影響早期圍堵政策的重要事件,1950年6月, 金日成 的 朝鮮人民軍 入侵 韓國 [ 103 ],在入侵前史達林還親自替他「計畫、準備、展開」了整場侵略 [ 104 ],提供朝鮮詳細的作戰計畫 [ 105 ][ 106 ][ 107 ][ 108 ]。. 然而,出乎史達林意料的,聯合國 ...

  3. 2024年6月21日 · 冷暴力是什麼? 冷靜,不等於「暴力」 前者並不抱著「報復、懲罰」的目的,就算是冷靜期間也不會刻意忽略跟你的互動;但後者反之,他可能會為了懲罰、控制而故意忽略你、冷漠你,避免眼神接觸.......等等,直到你對他服軟。 若是在職場上、需要表現能力的場合,就會透過「剝奪權利」、「不認可你的工作能力」、「讓對方產生自我能力懷疑」,這也是冷暴力的一種。 什麼樣的人容易使用冷暴力?...

    • 概觀
    • 基本介紹
    • 背景
    • 經過
    • 影響
    • 新冷戰

    冷戰(英語:Cold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1947年至1991年之間,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主的資本主義陣營,與蘇聯、華沙條約組織為主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的政治、經濟、軍事鬥爭。

    1946年3月5日,英國時任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美國富爾頓發表“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序幕。1947年3月12日,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標誌著冷戰開始。1955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誌著兩極格局的形成。1991年華約解散,之後蘇聯解體,說明了蘇聯模式的失敗,標誌著冷戰結束,同時也標誌兩極格局結束,前後共44年。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變為世界多極化進程中的“一超多強”。

    當時的美國和蘇聯同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兩國及其盟國展開了數十年的鬥爭。在這段時期,雖然分歧和衝突嚴重,但雙方都盡力避免世界範圍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其對抗通常通過局部代理戰爭、科技和軍備競賽、太空競賽、外交競爭等“冷”方式進行,即“相互遏制,不動武力”,因此稱之為“冷戰”。

    冷戰主要表現為以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對峙。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爭奪,是世界長期不得安寧的主要根源。兩大軍事集團實力相當,誰都不敢輕易動用武力來結束對方與其的世界霸權爭奪。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相互保證毀滅。冷戰結束後再加上經歷了之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磨難,世界各國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對戰爭。

    •中文名:冷戰

    •外文名:英語:Cold War,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

    •始終時間:1947年3月12日至1991年12月25日

    •開始標誌:鐵幕演說序幕、杜魯門主義開始

    •結束標誌:1991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

    •雙方陣營:資本主義陣營、社會主義陣營

    主詞條:五國和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從1945年9月11日至10月2日的倫敦第一屆蘇、美、英、法四國外長會議開始,圍繞與意、羅、保、匈、芬五個次要敵國締結和約的問題,四國外長前後共開了四屆7次會議進行討論。經過反覆爭論,最後終於就戰敗國的領土劃分、賠款以及政治軍事條款達成一致,並於1946年2月10日締結了五國和約。五國和約的簽訂反映出大國劃分勢力範圍的意圖。

    根據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達會議等一系列國際會議上所達成的協定,確立了處理德國問題的各項政治經濟以及軍事原則。德國投降後,蘇、美、英、法分區占領德國,並由四國總司令組成盟國管制委員會。但是,後來在非軍事化、民主化以及賠款等問題上,蘇、美主張不同。美國從一開始就有重新扶植德國的意圖,以便把它納入美國的戰略體系。而蘇聯則要最大限度限制和削弱德國。針對西方在1948年制裁德國的做法,蘇聯於同年2月改組蘇占區經濟委員會,使之成為準政府組織。3月,蘇聯宣布退出盟國管制委員會。德國分裂不可避免。

    開始

    主詞條: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畫、鐵幕演說 二戰後,為了遏制蘇聯,實現稱霸世界的目標,美國推行了“杜魯門主義”、“馬歇爾計畫”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三根支柱,它們是在1947、1948、1949三年內相繼出台的。這意味著美國從政治、經濟、軍事上三管齊下,對蘇聯實行政治上的孤立打擊、經濟上的封鎖和軍事上的包圍。其中“杜魯門主義”是“冷戰”政策的核心部分,出籠的由頭是代替英國挽救希、土危機,鎮壓兩國的共產黨。由此推而廣之,只要哪個地方有進步運動,美國就宣布這個地方有“共產主義威脅”,就立即提供經濟、軍事援助,乃至出兵干涉。 “杜魯門主義”由此便成了對世界的干涉主義。“馬歇爾計畫”表面上是一項純經濟援助計畫,但實際上同樣是為了壓制共產主義的發展,進而從政治和經濟上取得控制西歐的主導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一個完全由美國領導和控制的純軍事組織,美國將西歐防務掌握在自己手裡,牢牢地確立了美國在歐洲的霸主地位。 反共產主義的觀點認為“蘇聯的極權主義,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擴張以及史達林的偏執狂”是冷戰產生的根源;較公正的觀點則認為:對於冷戰的產生,美、蘇都應承擔責任。其實美國和蘇聯都想“領導世界”。美國要獨霸世界,而蘇聯決不準許美國任意主宰世界。美國要使東歐變成所謂的自由世界,而蘇聯決不容許美國插足蘇聯的勢力範圍。美國要關心和擴展自己的經濟利益,而蘇聯要保障自己的安全利益。美國要在全世界推行資本主義,包括西方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而蘇聯要在全世界推行社會主義,包括推行無產階級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美、蘇都認為在剛剛經歷二戰後必須避免雙方直接交戰,但是,它們之間的戰略目標,戰略構想,戰略利益的衝突和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兩種制度的對立,必然導致昔日盟友反目成仇。於是,冷戰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冷戰的根本起因。而杜魯門政府在戰略態勢上採取攻勢,制定和推行了遏制蘇聯的冷戰政策,則是冷戰的直接起因。 1946年溫斯頓·邱吉爾訪問美國,在這次訪問中他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鐵幕演說”被認為是冷戰的開始的標準。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1946年2月22日美國駐蘇聯大使館的喬治·凱南的“八千字電報”,其中明確提出了遏制蘇聯的戰略理論。隨後的9月里,美國總統特別顧問克拉克又向杜魯門提交了一份題為《美國與蘇聯的關係》的報告,報告主張美國應準備與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聯合起來,努力締造其想像中的世界,並聯合一切反蘇力量。這些國家均可得到美國的經濟援助和政治支持。這些關於遏制蘇聯的戰略理論被美國決策層採納,成為美國冷戰政策的理論依據。之後,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美國國會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咨文,宣稱:今日世界的所有國家都面臨著對兩種不同生活方式的選擇,一種是以大多數人的意志為基礎的自由制度,另一種是以強加於大多數人的意志為基礎的極權政體,而美國政策必須支持那些自由國家人民抵抗武裝的少數人。他強調:“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直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杜魯門這篇咨文的發表標誌著杜魯門主義的提出。這是美國第一個具有全球戰略性質的對外戰略和安全戰略,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大轉折。 蘇聯回擊 針對美國的政策,史達林採取了相應對策。其基本指導思想:鞏固雅爾達體制成果,加固東歐陣地;在理論上明確“兩個陣營和兩個平行市場”概念;立足於準備一場新的戰爭的到來。基於這些考慮,史達林確立了他的積極防禦方針。大力恢復和發展經濟,加強國家防禦能力。優先和高速發展重工業,突出國防工業建設,迅速加強國防力量。整頓和改組軍隊,全面提高武裝力量素質。蘇聯在戰後組織大規模復原,更新武器裝備,改組作戰指揮系統,使整個軍隊裝備和素質大大提高。實施戰略縱深防禦,在蘇聯國土周圍建立“安全防禦帶”。二戰後蘇聯不僅在東歐地區建立“安全帶”,並在遠東也得到了一些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蘇奉行“一邊倒”政策,更加強了它東部的縱深防禦,為了恢復東歐國家的經濟和監視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蘇聯也制訂了與馬歇爾計畫相似的莫洛托夫計畫來援助東歐經濟。 從50年代到60年代,美、蘇關係仍處在冷戰的發展時期,但是雙方的政策已有了相當大的變化。這一時期美蘇爭霸的特點是雙方既有緩和又有爭奪,優勢在美國。由於美蘇力量對比的消長,赫魯雪夫謀求蘇美合作,與美國平起平坐,開始以緩和姿態處理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關係。 德國分裂 1948年2—6月,美、英、法、荷、比、盧六國舉行會議,決定建立西德政府。不久,美、英、法占領當局於1948年6月18日宣布在西占區實行“幣制改革”,發行所謂“B”記馬克,在西占區流通。這是正式分治德國的第一個重大實際步驟。蘇聯隨即全面封鎖西占區與柏林西管區之間的水陸交通,並宣布在東占區和大柏林區發行新貨幣,由此形成戰後第一次美蘇冷戰高潮——柏林危機。美國為此一方面架起空中橋樑為西柏林空運物資;另一方面對蘇聯進行威懾加緊控制德國,於1949年4月成立北約。危機持續近1年,1949年5月達成協定,雙方取消了一切封鎖,這一危機使大柏林分為為東西柏林(各有自己的行政系統)。 柏林危機結束後,美國加快了分裂德國的步伐。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1948年9月20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正式成立。同時,蘇占區也積極籌建東德國家。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成立。至此,德國正式分為兩個國家。不久,聯邦德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民主德國加入華沙條約組織,東西歐之間的分裂也於此最後完成。德國的分裂是美、蘇冷戰的產物,它在德意志民族的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一頁。29 美蘇聯謀求霸權 美國從1953年1月艾森豪(Eisenhower)上台後便開始調整對蘇政策:首先,對東歐由原來的“遏制政策”改為“解放政策”,用戰爭以外的一切手段、特別是“和平演變”的辦法把東歐從蘇聯的控制中解脫出來;其次,艾森豪鑒於英國在蘇伊士運河事件中的失敗、蘇聯插手這個地區填補“真空”,提出“艾森豪主義”,同蘇聯爭奪第三世界;第三,軍事上用“大規模報復戰略”取代“軍事遏制戰略”,奉行“戰爭邊緣”政策,在東亞簽訂一系列軍事條約,並於1954年7月直接投入對印度支那的軍事干涉。 蘇聯從20世紀50年代後期赫魯雪夫掌權開始,改變了史達林時期的對美積極防禦方針,開始推行同美國爭奪霸權的政策。1956年蘇共召開20大,赫魯雪夫提出了同美國“和平共處”、“和平競賽”、在第三世界進行“和平滲透”的“三和”政策。其目標是緩和冷戰開始以來僵硬的美蘇關係,希望實現“美蘇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同時加緊擴大在第三世界的影響,與美國爭奪戰略空間。 史達林逝世後,蘇聯改變了史達林時期堅持的對奧和約應在德國問題解決以後才能簽訂的立場,主動與西方國家合作,於1955年簽訂對奧和約,結束了四大國對奧地利的占領,解決了二次大戰的一大遺留問題。聯邦德國總理阿登納應邀訪蘇,舉行兩國建交談判。經過幾天的艱苦會談,雙方決定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1959年,赫魯雪夫應邀訪美,在馬里蘭州的總統療養地戴維營,與美國總統艾森豪舉行會談。戴維營會談是蘇聯推行蘇美合作外交戰略的重大行動,美國實際上承認了蘇美同是超級大國的事實。 在甘迺迪時期,美國對蘇政策又有了一些新變化:1961年甘迺迪政府提出“和平戰略”,力圖在實力地位基礎上,利用戰爭與和平兩手,把對抗與緩和結合起來,確保美國在爭霸中的主動地位;其次,用“靈活反應戰略”取代“大規模報復戰略”,提出要打四種戰爭、兩個半戰爭的戰略。

    高峰

    柏林危機 主詞條:第二次柏林危機、柏林圍牆 1961年8月,民主德國人大量湧入西柏林,民主德國在東西柏林間修築柏林圍牆。西方對此提出抗議,美國表示要不惜動用武力保衛西柏林。美蘇雙方出動坦克部隊在柏林圍牆兩邊對峙,接著兩國競相恢復核試驗,持續三年之久的第二次柏林危機達到高潮。後因利益未受影響,西方默認了柏林圍牆。直到1961年10月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 二大宣布取消締結對德和約的期限,美蘇緊張對峙的局面才得以緩和,第二次柏林危機結束。 主詞條:古巴飛彈危機 1962年,蘇聯向古巴運送飛彈,企圖在古巴建立飛彈發射場,被美國U-2偵察機發現。美國總統甘迺迪下令對古巴實行軍事封鎖,並進行戰爭威脅,蘇聯被迫撤走飛彈,危機才告平息。 這一事件,表明蘇聯開始走上同美國進行全球爭奪的道路,同時也表明當時的戰略優勢仍在美國方面。這一階段,在與美國爭霸的同時,蘇聯企圖控制中國,造成中蘇關係的惡化,這是它推行霸權主義政策的又一表現。 隨著蘇聯經濟和軍事實力的進一步增強和美國實力的相對削弱,美蘇爭奪世界霸權的鬥爭便愈演愈烈。50年代後期起,美蘇爭霸的格局逐漸形成。 主詞條:華沙條約和北大西洋公約 1949年8月24日美國與西歐、北美主要已開發國家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一個國際軍事集團組織,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馬歇爾計畫在軍事領域的延伸和發展。主要是防範華沙條約組織的大規模軍事入侵。 1955年5月14日,蘇聯、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民主德國、波蘭、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8國針對美、英、法決定吸收聯邦德國加入北約一事,在華沙簽訂了《友好互助合作條約》,同年6月條約生效時正式成立了軍事政治同盟──華沙條約組織,簡稱華約。總部設在莫斯科。主要是防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大規模軍事入侵。

    緩和

    而到了70年代,蘇聯的力量上升到已足以同美國爭霸,一度占有較大優勢,美、蘇才真正擺開爭奪霸權的陣勢。整個70年代,蘇聯處於戰略攻勢,對美造成很大壓力;美國居守勢,以穩住戰略陣腳,並且守中也有攻。70年代蘇攻美守的戰略態勢非常明顯,這十年的美蘇關係經歷了表面上的緩和,爾後便是最緊張和最激烈的對抗。美國在這十年里經過調整戰略、甩掉了越南戰爭的包袱。恰恰相反的是,蘇聯成為第三世界國家反對霸權主義的靶子,背上了侵略者的罪責,陷進了難以解脫的困境。 中蘇關係惡化 主詞條:中蘇決裂 1958年4月和7月,中共要求蘇聯提供承諾給予的核武器及核潛艇,蘇聯則提出要在中國領土上建設用於軍事的長波電台,和在中國領海和中方組建聯合艦隊作為交換。在建設長波電台問題上,毛澤東認為這牽涉主權問題,提出中方出一半資金,蘇聯出另一半資金和全部技術,但長波電台主權屬於中國,被蘇聯拒絕;而組建聯合艦隊一事,毛澤東則認為蘇聯企圖軍事控制中國。 中國當時海軍十分薄弱,即使組建聯合艦隊也無能力共享蘇聯的海岸線。毛澤東後來在回憶這件事時說:“事實上同蘇聯鬧翻是1958年,他們在軍事上控制中國,我們不乾。” 隨著中蘇關係惡化,赫魯雪夫撤走了原留在中國,輔助中國的科學家。 美、蘇戰略的調整 主詞條:尼克森主義 1969年尼克森就任總統時,美國面臨國內外的困難局面:韓戰、越南戰爭削弱了美國的實力,引起國內不滿;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的地位相對下降;美蘇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不利於美國的變化;美國與西歐、日本矛盾加深;第三世界力圖擺脫超級大國的控制,中蘇關係惡化。由此可見,20世紀60年代末的美國對外戰略已到了非調整不可的地步。 1969年7月25日,尼克森出訪途中在關島對記者發表談話,提出美國在亞洲的新政策,被稱為“關島主義”或“尼克森主義”。 1970年2月8日,尼克森在向國會提交的第一篇國情咨文中,把只是針對亞洲的“關島主義”正式發展為美國新的全球戰略即“尼克森主義”,宣布要以“夥伴關係”、“實力”、“談判”三原則作為尼克森主義的“三個支柱”。其內容是:美國從實力地位出發,通過對話和談判穩住蘇聯;承認西歐、日本同美國的平等地位,即“夥伴關係”,來獲得盟國的支持,牽制蘇聯,達到戰略收縮的目的;同時利用中蘇決裂,制約蘇聯,使美國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動權。此外,美國的對蘇政策是一個“連環套”,還包括同蘇聯擴大經濟和文化交往,在政治關係方面搞“緩和”,通過建立一個廣泛的協定網路來套住蘇聯。 70年代的蘇聯是勃列日涅夫當政,60年代末期他利用美國深陷越戰的有利時機,集中精力發展經濟、軍事實力。在這同時,他鞏固了“東歐大家庭”,一方面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另一方面宣布“有限主權論”,加強對東歐的控制。70年代上半期,勃列日涅夫向西歐發動“緩和攻勢”,此後向第三世界展開猛烈的擴張攻勢,並制定了一套政治、經濟、軍事三管齊下的全球攻勢戰略:用經濟戰略作支撐,軍事戰略為核心,輔之以緩和謀略;以歐洲為戰略重點,在中東、非洲展開側翼迂迴,爭奪戰略要地、戰略資源和海洋通道;以打破美國戰略布局為目標,逐步奪取對美戰略優勢。 美蘇關係緩和 70年代的美蘇緩和主要表現在兩國首腦的頻繁互訪和限制戰略武器談判等方面。美蘇兩國領導人為解決相互衝突、增加彼此了解,在70年代舉行了5次會談。在這些會晤中,美蘇兩國共簽訂了100多個條約、協定,制定了指導兩國關係的基本原則。美蘇高級首腦會談是兩國政治緩和的主要形式和內容。在緩和的70年代,蘇美舉行了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談判、中歐裁軍談判、禁止核武器試驗以及化學武器談判。1972年莫斯科會晤期間,雙方簽訂了第一階段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和簽署了蘇美《相互關係原則》;在此後的會晤中,雙方在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談判方面又有了不同程度的進展。 1975年,基辛格說服新任總統傑拉爾德·魯道夫·福特簽署了《赫爾辛基協定》。這是一份35國簽署的協定,認定了歐洲“不可侵犯的邊境”,並宣布了對人權的各類保障。《紐約時報》認為這是一個錯誤,“象徵著批准”蘇聯對東歐的吞併。基辛格爭論說,與對民主國家相比,它“對擁有著最龐大陸軍的強國具有更大的約束”。 華沙條約國家也宣稱這是一個巨大勝利。 在簽署《赫爾辛基協定》的一個月前,美國總統福特拒絕會見蘇聯人索忍尼辛。索忍尼辛是《古拉格群島》的作者,因為批評體制而被驅逐出了蘇聯。白宮發言人表示,福特總統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聽取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建議,認為與索忍尼辛會面將不符合緩和政策。 福特在幾個月後宣稱:“我再也不使用‘緩和’這個詞了。”然而,白宮表示這並不標誌著政策會有任何改變。1976年10月在國家電視台的競選辯論中,福特為《赫爾辛基協定》辯護,聲稱“蘇聯沒有統治東歐,這種情況也絕不會在福特政府期間發生”。 1976年,中央情報局局長下令專門成立一個“B小組”,對蘇聯的目標和威脅是否比《國家情報評估報告》所描述的更嚴重進行研究。B小組的報告確認了《國家情報評估報告》起草者傾向於“將蘇聯戰略力量建設最小化,因為出於緩和的需要”,毫無疑問,蘇聯正在獲得戰略優勢。 B小組的報告沒有影響到1977年1月就職的卡特政府。卡特總統本人也傾向於緩和。他放棄了B-1轟炸機項目,延長了MX洲際彈道飛彈,放緩了“三叉戟”潛射彈道飛彈。 蘇聯擴張 從1971年至1981年的十一年間,蘇聯同埃及、印度、伊拉克、越南、衣索比亞等十二個國家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利用這些條約把這些國家變成它的勢力範圍。而同蘇聯簽訂條約的國家又利用蘇聯的勢力向鄰國入侵。例如,蘇印條約簽訂後,印度馬上入侵巴基斯坦;蘇越條約簽訂後,越南便進攻高棉。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對第三世界的軍事援助超過經濟援助,70年代後期,蘇聯軍火輸出直接服務於向第三世界的擴張。 蘇聯利用古巴在第三世界打代理人戰爭,由古巴派軍隊,蘇聯出武器,介入一些國家的內部爭鬥。例如,插手安哥拉內戰;在紅海地區,介入索馬里和衣索比亞的戰爭。利用這些辦法,蘇聯擴大了地盤。為了打通南下印度洋的通道,直接用十萬大軍占領了阿富汗。為了戰略上的需要,不顧國際輿論的強烈反對,達到了不惜工本和不計後果的地步。

    1、冷戰給美蘇雙方以及東西方之間帶來了長期的對峙和對抗阻礙了全球一體化發展,也造成了德國、朝鮮等的分裂,並引發局部戰爭

    2、在冷戰大環境下,因美蘇雙方勢均力敵,所以兩方都在極力的避免戰爭,所以在近半個世紀裡避免了新的大規模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3、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在長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從對方身上借鑑了經驗,吸取了教訓,並用於內部調整和改革,推動了世界的整體發展

    4、面對兩極格局對峙局面,亞、非、拉開發中國家組成不結盟運動(七十七國集團),逐步發展壯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主條目:新冷戰時期、烏克蘭危機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普京2007年4月27日強烈譴責美國在波蘭和捷克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的計畫,指責這一舉動完全針對俄方。他還以“冷戰”時期的教訓警告說,這可能將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專家說,隨著美俄在飛彈部署問題上矛盾升級,世界可能已站到“新冷戰時代”邊緣。

  4. 冷暴力是什麼? 冷靜,不等於「暴力」 前者並不抱著「報復、懲罰」的目的,就算冷靜期間也不會刻意忽略跟你的互動;但後者反之,他可能會為了懲罰、控制而故意忽略你、冷漠你,避免眼神接觸…….等等,直到你對他服軟。

  5. 2018年8月10日 · 冷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結後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之間長達半世紀的政治、經濟及軍事對抗。 主頁 趨勢

  6. 2021年3月18日 · 如果說「冷戰」意味著一場巨人之爭涉及兩個不相容的政體之間國家權力方方面面的全方位抗衡。 那麼,當下中美對抗,確實回應了過去美蘇之間的對壘。 正如本月早些時候,拜登政府提出的「臨時外交政策戰略」所指出的,更具「自信」的中國「是當今唯一有可能結合其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力量,對穩定和開放的國際體系提出持續挑戰之競爭對手 」。...

  7. www.wikiwand.com › zh-tw › articles冷战 - Wikiwand

    冷戰(英語:Cold War ,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為首的傳統西方列強及其盟國(西方陣營)與以蘇聯為首的共產主義國家及其盟國(東歐集團)間長達近半世紀的政治和區域軍事對抗。 一般來說,冷戰開始於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提出,結束於1991年的蘇聯解體。 在二戰結束後,原先對抗由德國、義大利和日本領導的軸心國的美國和蘇聯隨即成為兩個爭奪世界意識形態和政治經濟體制霸權的超級大國。 因美蘇所持的大量核子武器可以為對方帶來相互保證毀滅的能力,雙方未正式開戰,因此這段歷史時期被稱為冷戰時期。 關於與「冷戰」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頁,請見「冷戰 (消歧義)」。 Quick Facts冷戰英語:Cold War 俄語:Холодная война ... 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