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1. 台南市人口多少? 相關

    廣告
  2.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09年6月29日 ·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1年底臺南市設籍人口約186.2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有844人,是臺灣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轄市。昔臺南縣市改制時人口分別約為110餘萬及78餘萬人(2017年12月 [39] )。

  2. 臺南人口分布呈現極不平均的態勢,有近四分之三的人口居住於曾文溪以南,以曾文溪為界,溪南地區人口最多的行政區是永康區(23.5萬人),溪北地區人口最多的行政區則是新營區(7.6萬人),然而兩者人口相差近16萬人(差距約為三倍),此外,在臺南

  3. 2009年6月29日 · 根据内政部户政司统计,2021年底台南市设籍人口约186.2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有844人,是台湾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直辖市。昔台南县市改制时人口分别约为110余万及78余万人(2017年12月 [38] )。

  4. 臺灣行政區人口列表 列出 中華民國 臺灣地區 各級行政區的人口,截至2024年5月底,中華民國的總人口共有23,413,608人 [1] 。 以下各章節分列各類行政區之人口排名: 一二級行政區排行 [ 編輯] 一二級行政區包括 直轄市 、 縣 、 以及已虛級化的 省 ,以下為中華民國各縣根據總人口的排名列表,資料時間為2024年5月,此列表不列出已虛級化的省的人口 [1] 。 三級行政區排行 [ 編輯] 三級行政區包括 縣 所管轄的 鄉 、 鎮 、 以及 直轄市 、 所管轄的 區 ,以下為中華民國各鄉鎮市區根據總人口的排名列表 [1] 。 列表分為「市轄區」及「縣轄行政區」兩類。 市轄區排序 [ 編輯]

    • 历史
    • 地理
    • 行政区划
    • 人口
    • 产业经济
    • 教育
    • 都市结构
    • 交通
    • 文化
    • 政治情势

    台南市在17世纪以前,是台湾平地原住民西拉雅族的生活领域,所谓的“西拉雅四大社”皆位于此。自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大员为其国际贸易据点、赤崁为行政中心以来,历经荷兰统治、明郑时期、清治时期,台南市成为岛内首府达200余年。 清治末期至日治中期,台南与台北发展为台湾南北两大都市,然日治时期以后,由于安平港因淤塞致其航运功能不再,都市发展受到影响,故在1940年代,台南身为台湾最大都市的地位正式被台北取代。至1970年代中期时,台南市区人口正式被台中市区超越,已居台北、高雄、台中之后成为台湾第四大城市,此规模并维持至2010年底县市合并前。2010年原省辖台南县、市合并改制直辖市,现为中华民国六个直辖市之一。

    地貌

    台南市位于嘉南平原,地势低且平缓。与邻近台南县也没有明显分界,市区也扩张至市境以外,组成百万人口都会区。全境海拔10~30米间,最高点海拔不超过40米。 台南台地位于市区东部,为一孤立椭圆形切割台地,北界有曾文溪、南端有三爷宫溪,于台南县永康市六合里附近之台地称橄榄山,东侧以明显的台地崖与大湾低地相接,西方则逐渐降低,而移化为安平平原。地长轴约12公里,东西宽4公里余,台地本棱线均维持在海拔25~30米的高度,最高点在台南县永康市网寮、第一公墓一带,海拔达40米;因台南台地目前已开发,人类建筑对地形破坏极大。相较之下,天然河川的切割度甚小,流量也不丰,多已成为道路下的排水道。 大湾低地位于台南台地东边,大部分属台南县永康市境,西缘以明显的南北向台地崖与台南台地相接,其长度约12公里半,宽约3公里,标高大部分在10米以下。由于聚落的开发大湾低地与台南台地的分界处已渐模糊。 安平平原位于台南市西部滨海处,为新近隆起的海岸平原,平原高度均维持在海拔2~3米左右,并成为曾文溪三角洲一部分。此区在荷治时期仍为台江内海潟湖,外缘有细长的鲲鯓形砂嘴。之后潟湖逐渐成为海埔新生地,今已为台南新市政...

    水文

    台南市重要河川有曾文溪、二仁溪、盐水溪和普通河川鹿耳门溪、日新溪,还有德庆溪、福安坑溪、竹溪、柴头港溪等天然排水干线。其中曾文溪、二仁溪各为台南市北、南天然市界。由于地势东高西低,河川均自东向西流入台湾海峡。另外,南台湾夏雨集中,河川水量随季节差别极大。冬日常见巨石砾砾,夏日则黄水滚滚。台南市大型湖泊不多,较著名的为台南公园内的燕潭,和巴克礼纪念公园内的梦湖。赤崁楼以西为昔时台江内海所在,今因泥沙淤积而成小湖泊或湿地,如四草湖、鲲鯓湖等,及安南区、安平区、南区内的许多鱼塭。是其他省辖市所难见到的景观。台南运河位于台南市五期重划区,初期航行尚称便利,惜当时规划不周,安平港出口泥沙日渐淤塞,航运功能渐失,战后运河尽纳家庭及工业废水,一度造成严重污臭。经过多年整治,今日安平已不再有废水入河,并随着安平旧港重新打通,水质已改善许多。

    气候

    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台南市地处北回归线之南,属副热带气候与热带气候的过渡带,亦受季风影响。全年平均气温23.8℃,最冷月(1月)及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为17.1℃及29.0℃。大陆冷气团南下侵台时,降至10℃以下亦不罕见。受季风及地形影响,降雨干湿季分明,雨量多集中于夏季,主要因锋面及季风影响,占全年降雨量80%以上,且西南季风盛行,及对流作用,午后易生局部性对流雨。夏季为台风易发生时期。冬季水汽不足南部则为旱季。年平均降雨量约1570毫米。降雨日数平均全年约有94日,8月即占约16.2日。 台南市是台湾极早建立气候观测的地区。16世纪荷治时期《热兰遮城日志》中即有简单纪录气候及地震,近代测候则以1897年台南测候所的成立为滥觞。近代观测亦可知台南市不曾出现零下气温:已知最低温出现于1918年1月8日,气温2.6℃。

    以历史而言,台湾府设于1684年,府治即设于今台南市。1887年,台湾府改称台南府,遂得台南之名。 中华民国于1945年接收台湾,台南市改为省辖市,隶属台湾省。战后初期沿袭日治末期之行政区,原辖东、南、西、北、中、安平、青滨与真滨等八区,1946年划台南县新丰区安顺乡入本市并改为安南区,同年青滨区与真滨区并为南区之一部分,是为七区。1982年4月,北区、西区、中区、南区、东区之行政区界调整,部分村里变更所属市辖区,为大规模调整区界距今最近的一次;此后直到2004年,中区及西区合并为中西区。至2010年台南县市合并前,台南市设有六区。

    台南市在1947年的人口为161,624人,到了1949年突破20万人之大关。在人口逐年递增下,1982年台南市人口已超过60万人。由1949年至1982年的33年间,人口成长将近三倍;至1990年,台南市人口增为683,251人。台南市的人口成长呈逐年递增之趋势。不过台南市的年平均人口成长率反而呈现逐年递减的状态,从1946年到1986年期间,台南市大约以每5年增加5至6万人的持续成长,在这段期间,年平均成长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台南市的幼少年人口数在1984年以前逐年增加。1985年以后,其人口数变化没有固定趋势,但是其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逐年下降。到了1990年,幼少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数28.00%。青壮年人口数有一值都是逐年增加,但其占总人口数之比例从1984年后也是逐年递减。到19...

    渔业:台南市郊区的土壤多属咸性冲积土,主要分布在安南区与南区,由于土壤盐分含量甚高,不适农作,遂垦拓鱼塭从事养殖业。其中虱目鱼最为有名,为全岛主要产地。亦出现大量以虱目为食材的小吃,成为重要观光资源。另外近海牡蛎(俗称蚵仔)养殖盛行,也是台南小吃的重要材料。

    台南市为台湾南部教育之中心,位于市中心的国立成功大学为台湾重点大学之一,另尚有大专院校5所;高级中学及职业学校21所,国民中学27所(含7所高中附设之国中部)、小学49所。其中公立高中如台南一中、台南女中往往吸引邻近台南以外县市学生跨区报考,早期甚至出现外县市学生多于本地生的现象。唯近年各地普设高中后,已降至5%。 台南市亦为台湾教育的发源地。荷治时期1636年起,传教士即建立学校、教导原住民教读与写新港语,后期亦引入荷语教育。台湾首座孔庙、首所中学及首座幼稚园皆设于台南。前者为陈永华于1665年(明郑时期)兴建,有全台首学之誉。后者为设于1885年(清领时期)的长荣中学及1897年(日治时期)关帝庙幼稚园。

    台南市的发展在清代前多半集中在中区、西区,以及安平等地,其他地方多仍是良田亩亩的农业社会,城内虽繁荣但卫生条件极差。且台南城与安平中间尚隔有海滨,市区并不互连,彼此亦为贸易竞争对手之关系。 明永历十八年(1664年),郑经改东都为东宁,并陞二县为二州,设立所谓“十字街”(今民权路、忠义路),以十字街所发展四坊已成形,分别为东安、西定、镇北及宁南四坊。城内重要建筑之布置仍是以四坊为基础,东安坊有社稷坛、县儒学、崇文书院、府城隍及台湾府署;宁南坊有府儒学、东海书院;镇北坊有县城隍、台湾县署、总镇衙及城守营等军事机关;西定坊较繁华,有不少民间的庙宇及商业街。 日治时期后,多次进行“市区改正”,建设下水道及开辟新道路。并由于车站设于东方,都市因而东区发展,逐渐扩大原有市区范围。随着近海陆化作用,台南...

    公路

    1. 市区道路 近代台南市道路于日治时期规划。1911年公布的“台南市区都市改正计划”之中,导入欧美之几何型“街廓”概念,并拆除城壁辟建干线道路、设圆环7处等。虽然都市改正试图与清领时期之既成路网相垒,唯仍拆建许多既有房舍,全城的道路网出现大幅变动。另外由于清代原有道路仍存于街区之中,使得市区内小巷格外发达,并形成独特的小巷文化。

    联外道路

    1. 高速公路 1.1. 国道八号(0台南端) 1.2. 国道一号(319永康) 1.3. 国道一号(327台南) 2. 快速道路 2.1. 台86线(0台南端) 2.2. 台86线(2湾里) 2.3. 台86线(5台南) 2.4. 台61线 1. 省道 1.1. 台1线 1.2. 台17线 1.2.1. 台17甲线 1.2.2. 台17乙线 1.3. 台19线 1.4. 台20线:新化 2. 县道 2.1. 县道178号:安定、山上 2.2. 县道180号:新化 2.3. 县道182号:关庙、归仁

    公车

    主要可分为三类:大台南公车、公路客运及国道客运: 1. 市公车:由高雄客运代为经营大台南公车,目前计13线 2. 公路客运:由兴南客运及高雄客运经营,行驶平面道路往来邻近县市(台南县及高雄县为主)各乡镇 3. 国道客运:计有国光客运、和欣客运、统联客运、兴南客运、滨海客运、中南客运、全航客运,行驶高速公路往来台湾其他县市

    具地方特性的民俗文化本身即反映着一个地域的历史渊源与时代精神,居民久远生活特质的演变以及人类进化的历程。台南市夙有文化古都之称,拥有多项地方特有的民俗传统技艺及文化活动,由于社会的转型,生活型态的变迁加上市府未能积极参与或辅导,使府城的民俗文化有日渐没落及消失的趋势。而台南市庙宇庆典活动举办的季节多集中于春、秋两季。但分析目前台南市的观光发展型态,观光与民俗及庙宇活动未能有效结合。

    台南市政治情势为泛绿、泛蓝势均力敌,六席立法委员往例蓝绿各半。实施地方自治后,前12届台南市市长悉为中国国民党籍(部分无党籍者稍后亦加入国民党),但自张灿鍙后,绿方较受市民青睐,共三届(13~15,因改制为直辖市,故第15届为末任)市长为民主进步党籍。 1. 2001年台南市长选举得票率: 1.1. 许添财 43.23% 37.40% 陈荣盛 1. (红色部分:林易煌=1.86%、张灿鍙=2.9%、苏南成=14.36%、陈源奇=0.25%) 1. 2004年总统大选得票率: 1.1. 陈 吕 57.77% 42.23% 连 宋 2. 2004年立法委员选举得票率: 2.1. 应选6席,泛蓝与泛绿各半 1. 2005年台南市长选举得票率: 1.1. 许添财 45.65% 41.40% 陈荣盛 ...

  5. 2024年1月4日 · 目前台南市划分为37 区 ,其中面积最大和最小的行政区分别是 南化区 和 中西区 ,两区面积分别为171.5198平方公里和6.2600平方公里;人口最多和最少的行政区分别是 永康区 和 龙崎区 ,2023年底两区人口分别为234,953人和3,476人;人口密度最高和最低的行政区分别是 东区 和南化区,2023年底两区人口密度分别为每平方公里13,569人和每平方公里47人。 台南市之名的由来与指称范围 [ 编辑] 台南市扩张示意图. 1920年实施市制. 1936年下鲲鯓并入. 1940年虎尾寮等并入. 1946年安顺乡并入.

  6. 目前臺南市劃分為37 區 ,其中面積最大和最小的行政區分別是 南化區 和 中西區 ,兩區面積分別為171.5198平方公里和6.2600平方公里;人口最多和最少的行政區分別是 永康區 和 龍崎區 ,2023年底兩區人口分別為234,953人和3,476人;人口密度最高和最低的行政區分別是 東區 和南化區,2023年底兩區人口密度分別為每平方公里13,569人和每平方公里47人。 臺南市之名的由來與指稱範圍 [ 編輯] 臺南市擴張示意圖. 1920年實施市制. 1936年下鯤鯓併入. 1940年虎尾寮等併入. 1946年安順鄉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