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施乃禎 農業科技研究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臺灣2022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加速推動減碳永續,藉由綠色融資與增加投資,帶動產業綠色轉型與經濟成長,透過資訊揭露,將永續發展作為導入企業資金的指標工具,進而引發ESG浪潮。 ESG已然成為企業營運上的顯學,依循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金管會)2022年9月提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將有越來越多金融機構依據企業在ESG的表現來決定是否放貸。 農業為產業的一環,我們勢必先了解ESG為何? 又此浪潮下,農業的機會何在? 值得我們關注。 本文首先介紹ESG的意涵,再進一步闡述ESG、CSR與USR的差異,最後提出農業的未來可能機會。 ESG納入企業決策 永續發展的績效指標.

  2. 台灣農業屬小農家庭農場經營型態,提升競爭力最大的限制在於農戶眾多、經營規模小,兼業比率高,研發成果商品化不足,降低產銷成本及導入現代化企業化經營管理及行銷不易,因此在「新農業運動」有關農業經營企業化策略,將推動建立農業中心衛星

  3. 2021年6月15日 · 臺灣立國,針對傳統農業之創新商業模式,其價值主張常與社會價值及食物安全等相關,而農業樣態多元,包含不同規模大小之農企業、產銷班或合作社等,即便是類似之價值主張,透過不同之營運主體與組織,其產生之相關要素亦不盡相同,故 ...

  4. 我國農業科技具有深厚的研究基礎及豐碩的研發成果,業帶動農業產業的進步發展,惟面對知識經濟產業興起與全球化競爭的國際現勢,我國農業能否成功轉型升級,端視能否以多年累積的厚實技術能量為核心,加強創新加值並帶動產業升級調整。 故過去十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業改變以往農業技術均無償推廣之方式,調整部分技術透過技轉由農企業承接,俾將技術轉化為商品並回饋農民後極大化產業效益,期透過上、中、下游科技研究發展的整合,建構農業科技產業價值鏈,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 此外,農業產業結構逐漸由初級產業轉型為包括資材開發與服務業之綜合性產業,農企業將成為創新競爭中的重要角色,而科技則為帶動產業創新及競爭力之重要推手。 貳、推動策略與績效.

  5. 2019年4月22日 · 台灣農產品牌長期以來的多樣化繽紛的發展,受到國內淺碟市場影響,未來如何做出區隔化差異,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外農產品牌中走出自己的生存之道, 是台灣農民和農企業最應該精進的學問。

  6. 其他人也問了

  7. 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教授雷立芬說明,農場經營談及生產,例如肥料施用、作物栽培及作物生產管理等,就是農場管理。 而農業經營則包含資金、成本、效益評估及考量產品是否符合市場需求等,面向更為擴大。 為讓農民有效率地生產符合市場所需要的農產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提出《生產管理五要項》。 近代農業經營基礎的奠基者阿布雷特 ̇特爾AlbrechtThaer)於《農業原理》ThePrinciplesofAgriculture)提出,農業經營可分為3種類型,分別為機械的、技巧的、科學或合理的,這些概念與時俱進至今仍適用。 楊開道編撰《農場管理學》中也強調,所謂合理化、科學化的精要義理,完全在於「效率」。 從人畜力、機械化、自動化到智慧化,農場管理提升勢在必行.

  8. 前言. 農業為生物性產業,與氣候、水土等資源關係密切,亦為整體經濟重要一環,臺灣農業面臨糧食安全、氣候變遷、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等挑戰,須以新思維重新定位,以「新價值鏈農業」為戰略目標,透過創新與跨域合作擴大農業加值空間,同時提升產業與人、地、水資源之效率,對內優化產業結構、對外拓展市場,逐步與國際接軌。 「產業價值鏈」的加值概念是工商業提升競爭力常用之手法,但在農業部門多侷限在初級產業的 發展,較少考慮同業與異業之結合與產業加值 。 然國際經貿高度自由化已為必然之趨勢,臺灣農業必須突破框架思維,以創新思維來改變體質,開發新經營模式與新市場,提升競爭力, 延伸農業板塊, 使農業由第一級生產事業,轉型為創造整體加值效益之新價值鏈農業 ,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創新局 。 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