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事實上,台積電不僅是全球市值第十二、東亞市值第一的跨國公司,也是臺灣的用電大戶,用電量約佔全臺灣總用電量的 7%。 作為舉足輕重的半導體產業龍頭,台積電早已在國際淨零趨勢與客戶的清潔供應鏈要求下,承諾 2050 全球營運將完全使用再生能源,因此近年積極採購大量綠憑證,成為臺灣綠市場的最買主。 然而,調查顯示,台積電目前的再生能源占比遠不如三星電子、Intel 等國際競爭對手,而臺灣整體綠市場發展進度又緩慢,台積電若維持採購綠憑證,或仰賴購協議(PPA)的策略,將面臨臺灣綠供不應求、無法如期達成淨零目標,與國際訂單流失的風險。

    • 為什麼針對電子產品供應鏈進行評比?
    • 全球電子品牌及供應鏈氣候評比報告的主要發現
    • 企業自發自用綠電,兼顧產業競爭力與企業社會責任

    消費電子產品供應鏈對氣候具有巨大影響,包含半導體製造廠、顯示器製造廠以及最終組裝廠在內的消費電子產品供應鏈,佔了整體電子產業總碳排量的四分之三以上。 報告追蹤了 10 家全球最大型消費電子產品廠牌,以及其 14 個最主要供應商的脫碳進度。光是這 24 家公司,在 2021 年的總用電量就超過 1,700 億度,比阿根廷全國一年的用電量(1,300 億度)還多。 如果要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於攝氏 1.5 度內,最新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碳排放量差距報告」建議:全球在 2030 年前必須減排 55%。而作為主要碳排大戶之一的科技產業若能加速減排,在 2030 年之前達到 100% 再生能源,將可帶動其他產業擴大採用再生能源,加速全球淨零轉型。

    10 家消費電子品牌商

    1. 此報告涵蓋蘋果、Google、微軟、HP(惠普)、亞馬遜、聯想(Lenovo)、Dell、Sony、LG、三星電子等 10 家消費電子品牌商。 2. 亞馬遜、微軟、Google 等消費電子產品巨擘,雖然已針對公司營運業務設立極具企圖心的再生能源與氣候目標,但其供應鏈卻持續高度仰賴化石燃料。在這 10 家消費電子產品公司當中,僅有蘋果在供應鏈脫碳上回報重大進展。 1. 亞馬遜、微軟、Google、HP、Sony 皆在設立的氣候目標中納入供應鏈,卻並未設計達成這些目標的確切路徑及作法。只有蘋果要求所有供應商在 2030 年之前達成 100% 再生能源。亞馬遜和微軟都曾提出包含自身以及供應鏈的 2040 和 2030 的減碳目標。但在 2021 年,亞馬遜與微軟供應鏈的排放量卻不減反增,各自增加了 19% 與 23%。 2. 三星電子於 2022 年 9 月承諾要落實 100% 再生能源,但在消費電子廠牌排名中卻獲得了最低分的 F 評比。除了因 2050 淨零目標遠落後其他 RE100 成員 20 年,該企業的脫碳策略早已被大多數全球消費電子產品公司捨棄。此外,三星的 2050...

    14 家電子產品供應商

    1. 此報告涵蓋Intel(英特爾)、台積電、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鎧俠(Kioxia)、SK海力士、LG、夏普(Sharp)、京東方(BOE)、日本顯示器、鴻海、立訊精密、和碩、歌爾(Goertek)等 14 家電子產品供應商。 2. 台積電、三星電子和 SK海力士皆制定了 2050 年 100% 再生能源目標,但這個目標仍比 RE100 公司的平均承諾期限(2028年)晚了超過二十年,時間表不符合業界標準。 3. 根據報告,這些電子產品供應商的再生能源使用率中位數僅有 5%。相較之下,蘋果和微軟皆已在其自身營運業務中達成 100% 使用再生能源,突顯主要科技廠商自身營運業務與其供應鏈之間所存在的鴻溝。 1. 自 2019 年以來,全球四大半導體製造商的碳排放量呈現增長。三星電子(26.1%)、台積電(17.5%)、Intel(13.5%)、SK海力士(11.7%)這四家全球營收最高的半導體製造商排放量皆有所增加。 1. 在所有半導體製造商中,SK海力士獲得的評分最低。SK海力士 2021 年在南韓的用電...

    鄭楚忻表示,若從報告中領先台積電的 Intel 來做比較,儘管 Intel 的自發自用占比仍然低,但在自主建設再生能源以及開發新技術上顯得相對積極,自建的裝置容量約為台積電廠區裝置量的 9.3 倍。「Apple 也曾於 2015 年與新加坡的光電開發商合作,在 800 個公共住宅頂樓裝設太陽能板,取得綠電自用,可以說是地狹人稠的城市中開發再生能源的良好案例,這些國際上的案例都能提供台積電參考。」 世界大廠紛紛要求其供應鏈使用再生能源,以出口為重要經濟導向的臺灣若要在全球供應鏈維持競爭力,使用再生能源儼然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而從蘋果要求供應鏈在 2030 年達成 100% 使用再生能源,以及目前 RE100 企業的平均目標達成年為 2028 來看,台積電 2050 年淨零的目標已經相對落後。對...

  2. 2023年9月29日 · 惟根據該企業的 2022 年度「永續報告書」, 台積電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在 2021-22 年間僅從 9.2% 微升至 10.4%,轉型速度相當緩慢 ,亦遠遠落後 Samsung、Intel 等競爭對手(例如 Samsung 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已達 30%)。 為了達到控制升溫幅度於攝氏 1.5 度以內的目標,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建議,全球在 2030 必須減排 55%;企業及政府則須大幅淘汰化石燃料、轉用可再生能源,以減緩氣候變化。 © Greenpeace / James Liu. 由於台灣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整體發展緩慢,即使台積電近年積極採購大量綠憑證,惟單單倚靠購協議(PPA)的策略,仍將面臨綠供不應求、無法如期達成淨零目標,以至國際訂單流失的風險。

  3. 其他人也問了

  4. 全臺灣用電量最大的企業、也是電子業龍頭「台積電」,一年用電量多達124億度相當於美國華盛頓特區年用電量,如果能夠轉用再生能源,每年可能減少31件提早死亡案例,減少潛在健康成本超過28億元。

  5. 作者: Chen Jimmy. 台積電在「國際臭氧層保護日(9月16日)」前夕,於15日宣布加速RE100永續進程,將原定於2050實現「全球營運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提前至2040,同時將公司於2030全球生產營運據點使用再生能源的比例由40%提升至60%。. 綠色和平氣候與 ...

  6. 2019 綠色和平公布《電子製造業黑成本》報告,研究指出,臺灣電子製造業為全臺用電量最高的行業類別,過去 15 用電需求成長更是各產業之冠。

  7. 台積電為例,在今年九月宣布將RE100目標提前至2040實現,『氣候承諾』分數大幅提升,使其氣候表現總評比從C-提升至C等級,持續領先三星電子,並與SK Hynix、和碩並列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