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日 · 戰後引進台灣的「吳郭魚」,魚名就訴說了傳奇,也成為最廉價的養殖魚,供給貧窮人家。. 二十一世紀更以台灣漁業技術打造了「台灣鯛」(Taiwan ...

  2. 台灣[編輯] 台灣 水產 史料記載兩位 台籍日本兵 吳振輝 及 郭啟彰 於1946年從 新加坡 返台時,引進 莫三比克口孵非鯽 ,俗稱「莫三比克種」、「在來種吳郭魚」或是「土種吳郭魚」,又稱「南洋鯽仔」、「黑鯽仔」、「南洋 𩸙 仔 」。 [2] 二戰 後期, 日軍 節節敗退,為在困境中能夠自給自足,日本帝國水產株式會社(帝水會社)在 新加坡 成功繁殖一種非洲魚,取名為「 帝水魚 」,1945年 日本投降 後,旗津籍的漁業專家、當時擔任機場 書記員 的 郭啟彰 被送入 集中營 ,等待遣返,與好友屏東人 吳振輝 決定引進這種帝水魚,兩人在1946年4月18日晚間潛入養殖場,用布作魚網,撈起出生不到五天,約三、四百尾魚苗帶回 集中營 ,放在浴室內。

  3. 2016年3月22日 · 一九五一年起,農林廳開始推廣吳郭魚稻田養殖,除了收成魚獲,還可以減輕水稻的病蟲害、節省水田的肥料、減少除草的次數。 一 甲稻田一年約可收穫一千台斤吳郭魚,對農民來說,是一項重要的額外收益。 然而,目前台灣養殖的吳郭魚,已非郭、吳二人引進台灣、養在水田裡的土種吳郭魚(Oreochromis mossambica)。 一九六三年自非洲引進較為耐寒的「吉利種吳郭魚」(Tilapia zillii),後因肉質較差已遭淘汰。 目前仍有養殖的「尼羅種吳郭魚」(Oreochromis nilotica),俗稱尼羅魚,係一九六六年由台灣水產試驗所(下稱水試所)鄧火土所長及海洋大學游祥平教授自日本引進。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吳郭魚對水質的要求可以說是來者不拒,在極惡劣的水中也能展現高度的生命力,雖然對養殖來說算是優點,但也是造成吳郭魚產量過盛價格便宜的原因之一。 吳郭魚對水中溶氧量的需求極低,因為缺氧而死亡的溶氧量約為0.2cc/L。 pH值適應範圍在5-10之間,但微鹼性比較適當,如此魚隻在受傷時傷口可以較快痊癒。

  6. 近年來因世界不景氣,經濟力下滑,大眾的消費型態改變,加上漁業資源的匱乏,高價位的魚種(鮭鱒類,鱈類等)已不再受到民眾青睞,因此吳郭魚的種種好處逐漸受到世人的注目。

  7. 民國38年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正式發布將此魚命名為「吳郭魚」。 民國41年8月15日,當時的省主席吳國禎特頒扁額一面,上刻「利溥民生」四字表揚吳郭二人,該扁額至今仍為郭啟彰先生所收藏。

  8. 吳郭魚的引進. 據說,民國三十三年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人曾由馬來西亞引進吳郭魚到臺灣,或許因為戰亂緣故,並未有養殖成功的記載。 直到民國三十五年四月二十二日,也就是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後,兩位臺籍日本兵吳振輝與郭啟彰先生由新加坡被遣返,他們隨身攜帶了16尾吳郭魚,一路辛苦地在五月二日抵達高雄後,僅剩8尾雌魚與5尾雄魚。 這些魚到七月底第一次產卵後,共產出1,526尾幼苗,兩年後,這種魚正式被命名為「吳郭魚」。 隔年,育成的幼魚已達數百萬尾,但在一次洪水氾濫下,池水橫溢,自此,吳郭魚開始遍布南臺灣的大小溪流。 在吳先生的回憶中,他描述帶回吳郭魚的動機是,這種魚的幼魚是在母魚口內孵出,受母魚照顧,又愛吃蚊子的幼蟲,可以幫助抑制當時盛行的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