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簡稱 地礦中心 )為 中華民國 主管全國 地質 調查與 礦藏 土石資源管理業務,綜合策劃全國地質業務及建立全國性之地質資料,隸屬 經濟部 。 源於1916年成立的 中央地質調查所 與1970年成立的 礦務局 ,兩者於2023年9月26日合併。 歷史 [ 編輯] 2022年5月, 行政院院會 通過「第二波組織改造方案」,其中經濟部計畫將中央地質調查所和礦務局整併為「礦業管理及地質調查中心」。 [2] [3] 2023年5月16日, 立法院 三讀 通過《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組織法》草案。

  2. 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簡稱 地礦中心 )為 中華民國 主管全國 地質 調查與 礦藏 土石資源管理業務,綜合策劃全國地質業務及建立全國性之地質資料,隸屬 經濟部 。 源於1916年成立的 中央地質調查所 與1970年成立的 礦務局 ,兩者於2023年9月26日合併。 歷史. 2022年5月, 行政院院會 通過「第二波組織改造方案」,其中經濟部計畫將中央地質調查所和礦務局整併為「礦業管理及地質調查中心」。 [2] [3] 2023年5月16日, 立法院 三讀 通過《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組織法》草案。

    • 臺灣島的形成與演進
    • 臺灣地質區年表
    • 地質分區
    • 火山岩
    • 地質構造
    • 板塊運動
    • 海岸
    • 地球物理狀態
    • 水文學
    • 研究

    自一億四千萬年至六千五百萬年前的中生代,當時的古太平洋板塊,下沉至地函隱沒帶(南澳造山運動)。將古臺灣島推出海面,這是臺灣島與世界的初次會面。 六千五百萬年的(古新世)至一千萬年的(中新世)前,板塊推擠力量消失,歐亞大陸板塊開始張裂及長時間之風化侵蝕。臺灣島逐漸消逝且沉入海中。 二千萬年至一千萬年的(中新世)前,歐亞大陸板塊持續地張裂,澎湖群島在此開始產生。在現今臺灣島南面的古南中國海板塊,逐漸向菲律賓海板塊下方隱沒,此造成劇烈的火山群運動。 一千萬年的(中新世)至六百萬年的(上新世)前,古南中國海板塊隱沒在菲律賓海板塊下方而消逝,但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推擠亦開始加劇,此時菲律賓海板塊的火山島弧,已然成形並持續浮出海面。 六百萬年的(上新世)至二百萬年的(更新世)前,菲律賓海板塊強大...

    中央山脈東面東斜面地質區生成週期,介於古生代(6億年)至中生代早期(2億年)。
    雪山山脈地質區(含玉山山脈)生成週期,介於始新世早期(5千8百萬年)至漸新世晚期(2千5百萬年)。
    中央山脈西斜面地質區生成週期,介於始新世(5千8百萬年)至中新世早期(2千萬年)。
    西部麓山帶地質區(含阿里山山脈)生成週期,介於中新世早期(2千5百萬年)至中新世中期(1千9百萬年)。

    海岸山脈地質區

    台灣東部的海岸山脈屬於菲律賓海板塊的呂宋火山島弧的延伸。北至花蓮縣花蓮市,南至台東縣台東市,是最晚成為台灣一部分的區域。海岸山脈的年代是新近紀,且岩石包含混同層和火山碎屑岩。當地最主要的岩石是中新世安山岩質的奇美火成雜岩,其次是以集塊岩為主的都巒山層,接著是以砂岩、頁岩以及礫岩混合火山岩的大港口層。以及屬於混同層的利吉層,利吉層主要是細顆粒物質混合大塊物質,例如砂岩塊和蛇綠岩,可在海岸山脈南半部的西翼找到。當該層遭侵蝕時會形成惡地地形。因為利吉層有多種岩石混雜,難以定年,但可確定形成於更新世。 卑南山礫岩可在卑南山找到,並沿著台東市北方的卑南溪分布。該層包含從中央山脈侵蝕後沖刷至該地的直徑 5 至 15 公分礫石。該層形成於更新世中期至晚期,並代表板塊碰撞仍持續。 美崙礫岩在海岸山脈北側出現,最北出現在花蓮市。該地層傾角 30°,目前尚未定年,但可能屬更新世。 在海岸山脈西側則是一個有沉積物的活躍裂谷,即花東縱谷。

    東部縱谷區

    花東縱谷以西則是中央山脈東翼地質區,這是已被抬升的大陸地殼基底部分。

    中央山脈東翼地質區

    台灣最古老的岩石位於中央山脈東翼,且已經高度變質。當地少量的化石可證明其年代在二疊紀。該區岩石從宜蘭縣南澳鄉沿中央山脈東翼延伸至台東縣金峰鄉。該區域北方寬度約 30 公里,並向南逐漸變窄。這些台灣最早期的岩石都已高度變質,且在台灣西部深處也可找到。該區域被稱為大南澳群或大南澳片岩。該群包含開南崗片麻岩(開南崗層)、太魯閣大理岩(太魯閣層)和長春片岩(長春層)。 中央山脈東翼地質區可再分成西側由變質岩綠色片岩形成的太魯閣帶,和東側由變質岩藍片岩組成的玉里帶。這兩個變質帶可能由壽豐斷層分隔,但尚未確認。 玉里片岩的年代屬於白堊紀,包含黑色片岩和一些綠色片岩、藍閃石片岩和黑點板岩。花蓮縣吉安鄉為分布的最東端,向南延伸約 150 公里至知本溫泉區的西方。雖然黑色是因為內部所含的碳造成,但碳的成分少於 2%。可找到的礦物有石英、雲母、綠泥石、鈉長石、榍石和石墨。 長春片岩的西翼大多是厚層的綠色片岩。當地另有少量的燧石和黑色片岩。這些岩石都是有葉理的深綠色岩石,其中包含了綠泥石、綠簾石、石英、方解石、黑雲母、鈉長石和陽起石。這些都是來自基性火山岩的派生礦物。這些岩石中也有硫化銅結核存在。 矽...

    在台灣北方的大屯火山群以火山岩為主,最高的七星山海拔 1120 公尺。該區火山在台灣北方形成圓形排列。火山岩也可在台灣北方的和平島、棉花嶼、彭佳嶼和黃尾嶼找到。岩石種類是富含鋁的安山岩、凝灰岩和角礫岩。成分中缺乏鈉和鎂,但富含鐵、鉀、銣、鍶和稀土金屬。這些岩石是更新世時在琉球火山島弧隱沒帶下融化成岩漿的海板塊轉變成的。 位在桃園市大溪區的草嶺山則是由富含橄欖石和輝石,以及結晶的黑雲母和斜長石的玄武岩形成。當地岩石富含鉀、銣、鍶、鎂、鈣、鎳,但缺乏鈉、鋁、鐵;並有大量稀土金屬,岩石來源和大屯火山群相同。 基隆火山群、草山、本山、基隆嶼和龜山島形成於更新世之後。當地的噴發物質是爆發性的拉斑安山岩系和英安岩。當地主要的礦物是富含鈣的斜長石。岩漿來源則是琉球火山島弧的極西端,由隱沒入歐亞板塊下方 2...

    恆春谷地以下是向斜構造。
    恆春斷層在恆春谷地以東。該段層延著屏東谷地延伸,和潮州斷層、荖濃溪斷層相接。
    墾丁公園背斜則是由已傾倒的中新世長樂層組成,該層北端和廬山層相接。該背斜兩側則是樂水層。

    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 8.2 公分速度向西北方移動,造成新生代的古老沉積物有 200 公里範圍,自 4百萬年前起,直至今日,頻頻遭受擠壓。遭受擠壓的物質則以每年 2 公分速度上升,形成山脈型式。 台灣的地層是經常發生地震的區域,當地也有許多泥火山和溫泉。 在台灣造成災害的地震有發生在花東縱谷的1951年縱谷地震系列、觸口斷層引起的1964年白河地震。1946年新化地震則有新化斷層破裂的報告。1999年的921大地震則是車籠埔斷層破裂造成,是台灣史上死傷第二慘重地震。而台灣史上死傷最慘重的則是1935年新竹台中地震,在新竹縣峨眉鄉紀錄到斷層破裂。

    台灣外海的地形包含高屏斜坡,是從台灣西南沿海延伸入南海。該區域正逐漸隆起使台灣面積擴大。在澎湖以南的台灣海峽有台西南盆地(又稱台南盆地)。 恆春半島向南深入海中形成恆春海脊,這是中央山脈在海中的延伸。南縱海槽是花東縱谷向南進入海中的延伸。花東海脊則是海岸山脈在台東市進入海中的延伸。台東海槽則位於呂宋火山島弧的東方。呂宋島弧在海面上形成綠島和蘭嶼。而位在海底的台東峽谷則通過綠島和蘭嶼之間,是台東海槽和花東海盆的連接。切穿花東海盆的該峽谷向北可以和琉球海溝連接。2011年3月20日08:00GMT發生的規模5.5地震震央即接近該峽谷,使附近的 EAC-C2C 海底電纜結點 C 和 D 損壞。花東海盆則位於花蓮市東南方,向東延伸至距離海岸約 110 公里的加瓜海脊止。 台灣灘是位於澎湖群島南方和東...

    台灣最強的正值布蓋重力異常位於台灣西部海岸,超過 +4x10−4 ms−2。而最大的負值重力異常中心則在苗栗縣卓蘭鎮附近,其值達到 -2x10−4 ms−2。重力值在台灣海峽會變低是因為當地是撓曲盆地,有質量缺陷。 地磁正值變化的區域可在窄區域找到;分別是西部沿海的西-西南走向和北海岸的東-東北走向,以及從海岸山脈向南的南北走向。其強度大約是 200 nT。 台灣的大陸地殼厚度大約是 30 公里,海岸山脈還要比其他區域厚 2 公里,而東海岸最薄。台灣是大陸棚邊界的一部分,所以從台灣海峽到亞洲大陸的地殼厚度都是固定的。 熱對流在花東縱谷西部速度最快,傳導熱量超過 240 mWm−2。

    台灣的岩石大部分都有少許孔隙,並有少量地下水。 在台灣有數個溫泉,主要集中在台灣北部火山地區。清水地熱是以宜蘭縣宜蘭市西南方 13 公里的清水溪命名 。 台灣的河流搬運大量物質入海沉積。花東縱谷南端每年就被卑南溪侵蝕了8,800萬公噸物質。向東流的數條河流每年分別搬運1,700、1,500、3,100 和2,200萬公噸物質入海。濁水溪每年可搬運5,400萬公噸物質。從中央山脈往南方流的河川每年則可搬運1億公噸物質入海。

    地質圖測繪

    請參酌日治時期40萬分之一台灣全圖,30萬分之一及5萬分之一地形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首幅全台灣的地質圖是1898年日本石井八萬次郎繪製的《臺灣島地質鑛產圖》;該圖比例是 1:800,000,圖幅解說分成 6 個部分。 日俄戰爭前夕日本國內急需石油和煤,開始詳查台灣北部的煤礦分布,於1911年出版由出口雄三和細谷源四郎繪製的《臺灣地形地質鑛產地圖》,比例是 1:300,000。 1926年,第三幅全台灣的地質圖是由高橋春吉和市川雄一繪製的《臺灣地質鑛產地圖》,該圖出現了 19 種岩石。1935 年由市川雄一繪製比例 1:500,000 的彩色地質圖。 1953年臺灣省地質調查所繪製了 1:300,000 的地質圖,1974年則繪製了 1:250,000 和 1:500,000 的地質圖。第二版的地質圖則於1986年繪製並附上說明書。

  3. 西藏聖寶緣地礦博物館 位於 西藏自治區 拉薩市 八一路 世邦國際花園斜對面是一家以地質礦產為主題的私人博物館也是 西藏自治區 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歷史 [ 編輯] 2003年4月,該博物館成立。 [1] 該博物館是西藏自治區首家私人開設的地礦博物館填補了西藏自治區沒有私人博物館的空白2010年4月8日該博物館開始試營業。 [2] 該館一樓大廳陳列各種寶石原礦石;二樓展廳展示天珠、綠松石、紅珊瑚;三樓陳列廳展示 唐卡 、佛像、宗教藝術。 該博物館還出售各種相關商品。 [1] 2010年該博物館試營業後,有自稱拉薩本地居民的網友稱該博物館只允許遊客入內,並且只向遊客出售商品,而禁止拉薩本地人入內。 該網友懷疑該博物館內有問題。 [3] 參考文獻 [ 編輯]

  4. 經濟部礦務局 (簡稱 礦務局 )曾是 中華民國 管理 礦業 的 最高主管機關 ,直屬於 經濟部 ,於1970年成立、2023年9月26日與 中央地質調查所 整併為 經濟部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 。 沿革. 1970年2月11日, 臺灣省政府 為統一礦務行政事權、加強 礦場 保安 ,將 臺灣省煤業調節委員會 、 臺灣省工礦檢查委員會 等相關單位合併成立「 臺灣省礦務局 」,隸屬於 臺灣省政府建設廳 。 1977年1月,在 花蓮縣 花蓮市 成立臺灣省礦務局東區辦事處。 1985年5月,在 臺北市 石牌 成立臺灣省礦務局訓練中心。 1999年7月1日,配合 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 ,臺灣省礦務局改隸 經濟部 而更名為「 經濟部礦務局 」。

  5. 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 ( 維吾爾語 : شىنجاڭ گېئولوگىيە-قېزىلما بايلىقلار مۇزېيى ‎)是地方綜合性的地質科學博物館,位於 中華人民共和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烏魯木齊市 沙依巴克區 。 博物館於2004年建成開館,其前身為 新疆地質礦產陳列館 。 博物館設有七個展廳,展出2000多件 礦物 、 岩石 、 化石 等各類 標本 及礦物產品等展品。 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是直屬於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的全額撥款 事業單位 [網 1] [書 1] 。 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優秀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和 國土資源科普基地 。 歷史 [ 編輯] 原新疆地質礦產陳列館所在地. 刻有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的石雕. 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一樓中廳.

  6. 座標 :23°58′25.9486″N 120°58′55.2886″E(1997年台灣大地基準,TWD97,幾乎等同 WGS84 ) 臺灣地理中心 臺灣地理 之 中心位置 ,位於 南投縣 埔里鎮 海拔 555公尺 虎頭山 山頂上,並設有 一等三角點 。. [1] 此點也為台灣尚未以現代衛星全球大地測量之前, 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