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士來馬赫是把主耶穌基督看成是和我們一樣的人,他從“人”的角度來看主耶穌基督,這是來自他經驗主義的根子。 因為按照世俗的觀念和習慣,世人看人先要看一個人的地位,如果社會地位高,就會認為他比別人更有價值,比別人更光榮,認為他有“尊貴”。

    • 歷史新聞

      玉神院畢業典禮暨族語教室成果展 從多元視角彼此服事 ...

    • 合作夥伴

      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創辦於2008年九月一日記者節,是正當 ...

    • 我要當記者

      特約記者相關規則 1. 只要是台灣聖經網的會員,都可以當我 ...

    • 我的存檔

      這是一個基督教的社群網站,包含個人化讀經、靈修、聖經知 ...

  2. 弗里德里希·丹尼爾·恩斯特·史萊馬赫 (又譯為 士來馬赫 ,德語: 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 ;1768年11月21日—1834年2月12日), 德國 19世紀 神學家 及 哲學家 ,被稱為現代神學、現代詮釋之父,主張神的臨在性,也就是強調宗教「 感覺 」。. [1]

  3. 士來馬赫的年代,人們熱衷於科學主義及理性主義。 他寫了《論宗教》 (On Religion),目的是向蔑視宗教的文化人解釋基督教信仰。 他採用了當時流行的浪漫主義回應啟蒙思想過於強調的理性主義。 他指出宗教的精神不在於上帝存在的理性證據、傳統神學的教義教條等,而在於人類生命與文化的一種基本、獨特、綜合的質素,他稱之為人對無限者的感受 (Gefühl),這感受即是「上帝的意識」。 基督教神學不是回應上帝的啟示,而是營造宗教者的信仰情懷。 因此,宗教的真實不在信仰者的對象,而在信仰者本身的感受。 如果鵝頸橋的亞嬸為你「打小人」,而你感到身心舒暢,它就算是真宗教! 你已充分感受到那份宗教情懷。 至於耶穌基督,士氏當然揚棄了神人二性。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在基督論方面,士來馬赫判斷異端的根據是:“如果基督要是個拯救者,即祂是持久的、活的,無障礙引起神意識的源頭,因而所有別人與神意識有份是以祂作媒介的,就是說,一方面,一定是祂享有一個整體的和獨特的超過別人的優越性;另一方面,祂也必須與所有的人基本上相象,不然的話,祂所給予的不可能是別人所需要的。 ”然後,他把基督論方面的異端又分成兩種,一種是把耶穌與其他人的區別看成是微不足道的,結果耶穌就不夠稱為拯救者的資格,士來馬赫說,這就是歷史上猶太人的伊便尼派(Ebionism)。 另一種是,把耶穌和我們之間的區別看得非常大,所以我們和祂不能建立聯繫,我們不知道怎樣享有祂那樣的祝福,結果就成了“幻影說” (docetism)。 士來馬赫這些對異端的論述,是不是正確的呢? 下面,我們要討論兩個重要的問題:

  6. 馬 赫 最 終 的 結 論 是 說 : 基 督 的 “ 尊 貴 ” 只 有 在 “ 共 同 生 活 ” 的 經 歷 中 才 能 被 認 同 , 這 就 是 說 , 信 徒 只 有 從 “ 共 同 生 活 ” 的 經 歷 中 , 才 能 體 驗 和 認 識 基 督 的 “ 活 動 力 ” , 因 此 才 能 承 認 祂 的 “ 尊 貴

  7. 馬 赫 要 說 的 意 思 是 : 人 雖 然 在 世 上 只 能 有 “ 有 限 依 靠 的 感 覺 ” , 但 這 也 是 “ 絕 對 依 靠 的 感 覺 ” ; 人 在 世 上 感 覺 的 “ 有 限 的 因 果 關 係 ” , 也 就 是 “ 神 的 因 果 關 係 ” , 因 為 “ 世 界 像 神 一 樣 永 恆 ” 。

  8. [1768-1834] ,或譯士來馬赫)被公認為現代更正教神學之 父,利文斯頓(James C. .Livinston) 更稱他為從加爾文至巴 特(KarlBarth) 之問最重要的一位神學家。

  1. 士來馬赫如何看待主耶穌基督? 相關

    廣告
  2. 談:初熟果子,收莊稼,收葡萄,火湖,在主裡睡了的人,初熟果子是從應許生,稱兒子,莊稼的稱子民百姓。 主耶穌說:不好拿兒女的餅丟給狗吃。說明吃餅的是兒女,這餅是應許神的選民生出兒子的無酵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