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佛教. 《大智度論》(梵語: महा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पदेश, 羅馬化:*Mahāprajñāpāramitopadeśa) [1],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優波提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般若經問論》 [2],簡稱為《大智釋論》、《智度論》、《大智論》、《大 ...

  2. 《大智度論》簡介(大綱) . /釋厚觀 . 一、《大智度論》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品般若經》)的釋經論。 相傳為龍樹菩薩(約西元150年至250年)所造。 1此論之註解書今僅存北周‧慧影的《大智度論疏》(原有24 卷,現存 7 卷),收於《卍續藏》第74冊、第87冊。 二、龍樹菩薩被尊為「八宗共祖」,兼具「經師」(通俗弘化、因機設教)與「論師」(立論嚴謹、條理分明)的特性,融貫大小乘,於深觀的基礎上,闡揚廣大菩薩行。 三、《大智度論》被譽為「佛教百科全書」,除廣釋《般若波羅蜜經》之外,還引用大量的經、律、論,在文獻上、修行實踐上,皆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一)引用大量的《阿含經》。 (二)引用聲聞律典。 (主要是《十誦律》及《根本說一切有部律》) (三)雜藏。

  3. 大智度論》(梵語: मह प रज ञ प रम त पद श,羅馬化:*Mahāprajñāpāramitopadeśa) [1],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優波提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般若經問論》 [2],簡稱為《大智釋論》、《智度論》、《大智論》、《大論》、《智論

  4. 《大智度論》主要講述 中道實相, 二諦 解釋實相之理,發揮 般若 思想,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出系統解說及論證。論中引經籍甚多, 保存 了大量當時流傳於北印度的民間故事和傳說,為研究 大乘佛教 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資料。 同時由於此論所釋的《大品般若經》為當時篇幅最大的一部經,作者並對經中的“性空幻有”等思想有所發揮,故被稱為“論中之王”。 此論先舉出法相的各種不同解釋,以此為盡美;最後歸結為無相實相、 法性 空理,以此為盡善。 但此論系依經而作,解釋畢竟不能完全窮盡義理,故龍樹又著《中論》、《十二門論》作為補充。 序贊. 卷首所載僧叡之序稱:“是以 馬鳴 起於正法之餘,龍樹生於像法之末,正余易弘,故直振其遺風,瑩拂而已。 像末多端,故乃寄跡 凡夫,示悟物以漸。

  5. 本論詮釋《大品般若經》的論著。「大智度」「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意譯。相傳本論的原文有十萬頌,據推測,今本百卷鳩摩羅什縮譯而成者。

  6. 2024年8月4日 · 《大智度论》(梵语: मह प रज ञ प रम त पद श,罗马化:*Mahāprajñāpāramitopadeśa) [1],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优波提舍》、《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般若经问论》 [2],简称为《大智释论》、《智度论》、《大智论》、《大论》、《智 ...

  7. 『大智度論』 (以下簡稱『智論』),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釋論目前梵本無存,僅有漢文譯本,為鳩摩羅什 (Kumarajiva)所譯 。 『智論』作者,向來傳是龍樹 (Nagarjuna)。 但是近代學者如比 利時的 Lamotte,日本的干潟龍祥、平川彰和加藤純章,對此定論或 則否定,或則修正。 否定者如 Lamotte,認為『智論』並非龍樹所作 ,而係某一西北印度說一切有部而轉學大乘之學者所造。 修正者如干 潟龍祥,雖仍肯定『智論』為龍樹所作,但是以為鳩摩羅什在漢譯過 程中已有所增修。 加藤純章甚至認為:作者不但不是龍樹,而且很可 能來過西域,在此完成;羅什也參與此一著作。

  8. 近代學者對於406年鳩摩羅什所譯的《大智度論》一直存有兩個,並且相互有關的問題:一是此論的作者;二是羅什據以漢譯此論梵文原貌。 先說第一個問題。

  9. www.wikiwand.com › zh-tw › 大智度論大智度論 - Wikiwand

    大智度論》,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優波提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般若經問論》,簡稱為《大智釋論》、《智度論》、《大智論》、《大論》、《智論》、《釋論》等,是以九部般若中的「中品般若」——也就是《大品般若經》(梵本二萬二千

  10. 大智度論》從大乘中觀學派的立場講述中道實相,以四悉檀和二諦解釋實相之理,並對《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作出系統性的解說,大力闡揚了般若經的空觀和菩薩行思想。 论中所引经籍甚多,保存大量当时流传于北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研究大乘佛教和古印度文化的重要资料。 廬山慧遠以《大智度論》“繁重”,為便初學,加以删削而成《大智論抄》,又名《般若經問論集》,已佚。 歷史上,存在多種《大智度論》的注釋,但今僅存北周慧影的《大智度論疏》(原24 卷,現存 7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