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寄生物若寄住在宿主體內,稱為內寄生,例如鉤蟲寄生在動物的消化道;而那些生活在表面的稱為外寄生,例如蚊子和造成足癬(俗稱:香港腳)的黴菌、吸取其他植物養分的菟絲子;若一個寄生物會殺死宿主的,便稱為擬寄生物;另外有一種寄生形式稱為竊取性寄生,寄生物偷取宿主所捕捉的或是準備好的食物。
      kmweb.m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pedia&sub_theme=km&id=2289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體外寄生生物(ectoparasite),一切寄生在寄主體外的寄生生物,例如在人類紡織物和皮膚之間寄生,人的皮膚底下、鼻孔、陰莖等腔道;在禽類、畜類體表被毛下也可以寄生。

    • 最早被發現的鐵線蟲寄主形態變化
    • 但為什麼寄生蟲要針對性徵?
    • 殭屍寄生蟲,除了奪舍還做了什麼?
    • 鐵線蟲與螳螂
    • 雄螳螂身上的雌性化特徵
    • 在形態變化之後

    在 20 世紀中葉的 1940 年代,人類才剛開始接受鐵線蟲不是馬鬃毛泡到水而變成的生物。這時已經有科學家發現受感染的寄主外形變的「怪怪的」。這個怪怪的特徵來自一對雌螽斯的生殖器附肢,長到了雄蟲的身上。 當時的科學家認為這是寄生蟲破壞性腺的結果,而這個推論來自於對哺乳類動物的了解。包括人類在內,許多哺乳類動物的性徵發育受到性腺分泌物 (如睪固酮)的調控。在部分的定義中,這些特徵被稱為第二性徵 (像人類的喉結或鬍鬚)。性腺被破壞後第二性徵的發育會一併受到干擾而出現「間性」的現象,使本來應該發育成雄性或雌性型態的構造產生畸型,或直接長成對方的樣子。 人類的疾病或內分泌失調中偶而會發現類似的現象,而這個印象便被投射到受感染的昆蟲身上。加上大多數寄生蟲造成的間性都伴隨著寄主性腺的破壞或萎縮,這個因果...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性徵代表著雙性 (雌雄)生物在繁殖策略上的分化。這源自於配子(精卵)生成時不平衡的能量投資。雄性生物產生精子所消耗的能量遠少於卵,因此有大量的資源能投資在求偶上,像雄獨角仙頭上那根醒目的犄角,讓他在領域競爭中佔盡優勢並增加跟雌蟲的交配機會。然而雌蟲需要耗費大量能量在卵的生成,因此在其他構造的發育上則能省則省。 換句話說,性徵的發育是為了繁殖而準備,但繁殖的投資對兩類生物而言是個負擔。 1. 一是幼期生物,因為還沒輪到他們,所以雌雄間的差別在許多幼期生物身上並不明顯,他們偏向耗費更多能量來維持生存。 2. 而另一個則是寄生蟲,寄主對繁殖的投資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浪費。 這個浪費來自於寄生蟲對資源的競爭。 在個體的層級上,對寄生蟲最有利的情況是把寄主的資源盡可能全部轉移到自己身上,...

    生物個體終將凋零,族群卻能因繁殖而延續。但這些生殖能力已經被破壞的寄主還能算是「活著」嗎? 曾經有科學家用奪舍 (body snatcher)來形容這些寄生蟲。這個意思接近另一個更常被使用的形容詞:殭屍 (zombie)。這兩個用詞雖然普遍但隱含很大成分的抽象描述,暗示寄生蟲控制了寄主的心智。這種比喻能讓人很快了解發生的大致情況,但在科學研究中,我們需要更具體的描述來了解:寄生蟲到底接管了寄主的哪些層面? 失去生殖能力的寄主被排除在族群延續的成員之外。牠們不再將基因向下一代傳遞,自身帶有的遺傳資訊在個體凋零之後便消失在世界上。在演化的時間尺度上,這不過是一瞬間的事。因此從演化的觀點出發,牠們已經從原本的族群死亡。 但牠們的生命跡象仍然持續在運作。 有另一組基因仍然依賴著這個生命現象的運作而傳...

    螳螂身上出現變異的性徵,便是有鐵線蟲開始介入寄主發育與干擾生殖能力的證據。在 2003 年,科學家便從一隻受感染的螳螂身上發現性徵發育受到干擾的現象。不過大規模的樣本比較一直等到 2015 年才因台灣斧螳的高度感染與明顯的雌雄形態差異才得以問世。 台灣斧螳 (Hierodula formosana)是台灣最普遍的螳螂之一,也是臺灣索鐵線蟲 (Chordodes formosanus)的主要寄主。每年的 6 月底到 8 月初是最容易在野外被觀察到的季節。台灣斧螳的雌雄成蟲有很明顯的差異:雄蟲細長,翅膀長且透明,飛行能力佳,觸角相對雌蟲長且粗,表面在顯微鏡下能看到密布的感覺器官;雌蟲體長與雄蟲相當但明顯較粗壯,翅膀厚實但幾乎沒有飛行能力,觸角相對較細且短。 這些特徵都是台灣斧螳的成蟲性徵,形態的...

    螳螂的外形之所以能反映感染狀態,很大一部分便是來自這些產生變異的性徵。但有趣的是,這些變異大多只出現在雄蟲身上。在交配過程中,較長的翅膀與發達的嗅覺器官讓雄蟲能快速的偵測並移動到雌蟲附近,爭取交配機會。然而這些構造越發達,發育過程中所投資的能量就越多。 這些投資對鐵線蟲而言是多餘的,牠們只要寄主好好活著。 在比較上百個野外採集到的螳螂樣本之後,被感染的台灣斧螳的雄蟲被發現普遍出現翅膀變短與形狀改變的現象,這些變化使這些雄蟲的前翅形狀介於正常雌雄蟲之間。而觸角的變化更為明顯,除了長度變短之外,嗅覺器官的密度直接降低至與雌蟲相差無幾。而在解剖之後,進一步發現大部分個體的精巢 (睪丸) 不是不見就是萎縮到幾乎無法辨識的程度。 雄蟲的生殖構造差不多就是整組壞了,那雌蟲呢? 不論是前翅的形狀或是觸角上...

    不論雌雄螳螂,牠們的繁殖能力都在鐵線蟲的感染後受到破壞。這些螳螂不再對自身的族群延續存在貢獻,在演化的過程中,便相對不容易發展出對抗寄生蟲的能力。這也可能讓鐵線蟲得以發展出少見的強烈影響:誘導寄主跳水,並回到水中繁殖。 這段寄生關係在鐵線蟲回到水中後結束。失去繁殖能力的螳螂,也大多在數小時到數天內死亡。然而目前的理解還不完全,對我們來說研究才剛開始。 鐵線蟲造成的性徵變化引發出一系列的問題,包含昆蟲性徵分化的機制。在螳螂的發育過程中,雌雄蟲的差異在剛孵化的若蟲身上並不明顯,不同的特徵要在特定的發育齡期才會開始分化。部分的性徵因感染而變化,但也有部分的特徵完全不受寄生蟲影響。有的部分一旦開始分化後便不再回頭,然而也有些是可逆的。這代表螳螂的性徵分化同時受到多個不同的生理機制調控,鐵線蟲只影響了...

  3. 2012年8月13日 · 首先,泛稱為寄生生物的類群裡可以區分出兩大類:寄生生物(Parasite)與擬寄生生物(Parasitoid)。 兩者的差別在於,寄生生物在剝削寄主之餘,並不希望寄主死掉,而是希望寄主能夠活的長久,這樣才能有源源不絕的資源可以讓寄生生物繼續剝削。

  4. 一隻捕食田鼠的紅尾鵟。 捕食,或稱獵食或掠食,是生態學中一種生物互動方式。捕食者會捕捉其他的動物並進食其軀體部位消化成自身可用的營養和能量,而被捕食的目標則稱為獵物 [1]。經常捕食某種獵物的捕食者被稱為這種獵物的天敵。

  5. 2020年5月1日 · 植物的寄生型(parasitic form in plants)概說. 生生不息的萬物之間,彼此的互動關係有合作、競爭、寄生、抗生、共生、剝削、捕食……,人類是萬物的一員,其生命歷程偶而也必須接受小小病毒的挑戰,但是不會跑的植物在面對其他生物的掠食時,除了必要的 ...

    • 寄生生物如何捕食人類?1
    • 寄生生物如何捕食人類?2
    • 寄生生物如何捕食人類?3
    • 寄生生物如何捕食人類?4
    • 寄生生物如何捕食人類?5
  6. 拟寄生物(parasitoid)也称類寄生生物、捕食寄生生物,在演化生态学中,是一种以宿主为代价,与宿主密切相关,最终导致宿主死亡的生物。 拟寄生 (parasitoidism)是介于 寄生 和 捕食 之间的一种中间性种间相互关系,其特征是对宿主的致命预后,这 ...

  7. 2012年7月16日 · 不管是微寄生蟲或巨寄生蟲,被利用的生物總要用某些方法來祛除寄生蟲,例如動植物群體會以突變方式產生抵抗力,以防止寄生蟲上身。 縱使寄主擺脫不了寄生蟲,寄生蟲會因長遠利益,不會陷寄主於劣勢,因為一旦寄主不能在天擇中生存,寄生蟲自然也被淘汰。 故從長久演化眼光來看,寄生蟲畢竟需要與寄主同舟共濟,一齊生存。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圖一:依照科學家馬古里斯所提倡的內共生理論,粒線體(A)和葉綠體(B),很早前皆是獨立生存的細菌,大約在17 億 ~20 億年前,進入真核細胞的細胞質內。 最經典的例子,是有核細胞內的兩種胞器,粒線體和葉綠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