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9月4日 · 之後,台北市還陸續進行了二重疏洪道工程、大直地區的基隆河截彎取直,及員山仔分洪道,才真正算是舒緩了淹水大患。 「這也是因為大台北是首善之區,才有機會投入這樣的資源,」蔡文賓感嘆。

  2. 2017年6月6日 · 其中,著名的博物學家鹿野忠雄以「開啟了台灣山林文學之美的殿堂」名列榜上,文中引用了一段鹿野描述高山蝴蝶生態的優美文字,並推崇: 鹿野忠雄不僅對台灣昆蟲、植物、生物地理學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他開啟了台灣山林文學之美的 ...

    • 打破套裝感的生態解說、與流於俗套的自然觀察
    • 無處不是生態觀察
    • 部落倫理與現代民主機制的磨合
    • 部落獨有的自癒能力
    • 永遠身處成為在地人的過程
    • 延伸閱讀

    「為什麼風災來了知本溼地就抵擋不住、沒口之河的水都流乾了?」黃瀚嶢與夥伴共同爬梳當地環境史脈絡,才逐漸明白背後的錯綜複雜與多方角力,也將這一切與知本光電案寫入書裡。 《沒口之河》如自然書寫也如報導文學,自然地景涵蓋歷史爬梳,正是黃瀚嶢對筆下作品的期許。他曾讀過《我們的河》(Toms River),當中描述自歐洲染料工業崛起、流向美洲大陸養成經濟沃土,卻也帶來未知的災難,如今更移轉重心至亞洲。「有環境史、有歷史縱深, 這就是臺灣該出的自然書寫啊,」加上報導文學的厚度,打破以往對自然書寫的既定印象,黃瀚嶢想做的,和他投入生態解說的態度一致。 「我想打破傳統那些通俗的、擬人化的、套裝感的自然生態解說模式,」深知自己過往也受套裝式解說影響,黃瀚嶢建構起完備知識與探索能力後,便希望能盡一己之力,發展出...

    自然生態與人文歷史密不可分,黃瀚嶢以此為解說核心,而他投入社運時,也發揮所長負責生態論述,「我們必須闡述當地動植物背後的指標意義,包含地景、生物廊道、歷史意義等,才能替當地爭取合理地位。」 黃瀚嶢投身知本光電案時,也參與了卡大地布部落的民俗植物調查計畫,部落裡的老獵人替黃瀚嶢命名「阿迪勞勞」(’Atilawlaw),意指大型的鷹——因黃瀚嶢目光如鷹銳利,總在觀察中能迅速辨認各類植物。 「事實上,無處不是生態觀察。」投入知本光電案後,黃瀚嶢逐漸發覺要成就每一次的有效抗爭,得先搞清楚背後運作機制——只針對縣府抗爭不一定有用,背後一整個組織、體系,必須精準打點,各個擊破。對此,黃瀚嶢特別敬佩地球公民基金會的策略行動,讓整體行動能有效達成目的,「這不也是種生態觀察嗎?我們觀察政治生態。」

    綜觀知本光電案進程,開發廠商、甚或政府單位總便宜行事,跳過與在地部落取得共識的步驟,逕自推進開發,或跳過與部落協商,直搗上級主管機關,「這或許也是威權的遺緒,跳過受影響的對象,只與掌權的上位者談妥條件。」而原住民族委員會作為主管機關,卻不一定能維護部落權益,反倒因《原住民族基本法》的模糊與疏漏,讓原民會每一次的法律解釋,都使開發商擁有操作空間。譬如,要求部落舉辦「諮商同意投票」,但知情者早已熟習分化社區的技巧,一手主導出對自己有利的投票結果。 黃瀚嶢坦言,目前看來,原民會仍像配合政府大政策的白手套。事實上,如今卡大地布部落希望訂定自治條例,原民會仍不予承認,並認為所有原住民族應視為整體,遵從一視同仁的集體規範,「但以『原住民族』命名群體,不也是來自殖民者的命名嗎?」 在知本光電案裡, 除了替...

    撰寫出版《沒口之河》後,黃瀚嶢在今年一月底前往知本觀看聯合年祭,那是兩年一度的大事,十個卑南族部落將共襄盛舉,今年特別辦在知本濕地,足見部落重視的態度。而這次年祭也是對於部落非常重要的縫合。知本光電案曾撕裂部落,贊成方與反對方各執立場,但黃瀚嶢從旁觀察,部落是擁有獨特自癒能力的。 卡大地布部落青年會、婦女會運作下成立的兒童班、夏令營、部落市集等活動中,於知本光電案立場互異的人們,仍盡釋前嫌共襄盛舉;傳統祭儀的日子到了,部落裡人人參與。每一場傳統祭儀,都像在縫合傷口,每一次儀式,彼此都放下一點分歧,讓部落能自我療癒的關鍵,是族人對部落的內在認同,「你必須先是部落的一份子,這是凌駕一切的最高原則。」

    黃瀚嶢曾對部落高度凝聚的內在認同心生羨慕,而在他不斷踏查的經歷中,覺得自己是外來者與在地人的兩種感受總交替出現。 長期關注理解在地,讓黃瀚嶢清楚候鳥來去的規律、生態地景與歷史脈絡的意義,當他採集知本溼地附近的莎草、灰葉蕕、茵陳蒿與細葉木蘭製成乾燥花,擺入臺東房內的花瓶中時,也替自己建立起地方感;當卡大地布部落老獵人替他以族語命名,黃瀚嶢曾覺得自己彷若在地人,但他仍認為自己與成為在地人有段距離。 「永遠身處成為在地人的過程,是我不斷前進的動力,讓我想再更努力、更接近在地一點。」永遠都是進行式,永遠都要持續回來,黃瀚嶢的生命彷彿和在地脈動合而為一,持續熱切地跳動著。

  3. 2024年9月25日 ·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生物與環境之間生態交互作用的產物。 本書作者探討了生態學如何由自然史快速演進為一門鑑往知來的學科, 不但有助於解釋自然界的運作方式,也能作為環保政策與管理決策的指引。

  4. 2017年10月5日 · 透過臺灣目前九座地質公園的故事,我們將臺灣歷史往前推,向下鑽,以大尺度重新理解土地與人,以及臺灣在世界的位置。 面對自然的威脅與環境變遷,也有了新的意義與視野。

    • (8)
  5. 2019年8月7日 · 此書以九零年代台北都市公園生產為藍本,指出城市如何從非正式地景邁向現代國家制度化地景,「綠化」一種零度寫作修辭性政策工具,以視覺美景驅離貧困社區與違建群落,掩蓋貧富差距,抹平歷史過程產生的異質文化。

  6. 2015年11月19日 · 遍路在臺灣已成為年輕人對流浪的渴望符號. 「四國遍路」乃是日本四國地區具有 1,200 年歷史的巡禮文化,相傳源自平安時代初期空海大師(約唐中葉)繞行四國苦修的路徑,其中有 88 座佛寺串聯,步行路徑約 1,200 公里。 我在 2009 年完成徒步遍路後,在部落格上分享了徒步日記,也開設了臉書「四國遍路同好會」,目前在台灣、港澳、新馬,已聚集了數千名中文世界的遍路愛好者。 期間也有不少朋友已完成他們的遍路旅行歸來,且已有朋友一去再去,把四國當成第二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