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奇摩 網頁搜尋

搜尋結果

      • 這個故事很可能起源於中國的北魏時期( 386-535 年),之後由後來的作者開發。 學術界的共識是,花木蘭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可能是在中國北方發展起來的,以回應那裡的女性享有更大的獨立性,然後在隨後的時代,對她的傳說進行了修改,反映時代的價值觀和挑戰。 原作《木蘭詩》可追溯至公元 6 世紀,反映了蒙古-突厥民族,對該地區的影響,重點關注孝道——故事的核心美德和寓意。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0年9月4日 · 新一部《花木蘭》將於9月4日在Disney+首播,這一由美籍華人女演員劉亦菲主演作品將精彩戰鬥場面(該片預算2億美元,其中一部分用於拍攝來自哈薩克和蒙古80名特技騎手)和充分利用了性別逆轉潛台詞故事融合起來。. 廣告. 雖然不再有「木須」這一 ...

    • 花木蘭故事之虛實
    • 木蘭大概率是鮮卑人
    • 唐代以後木蘭的形象變化
    • 明代始有「花木蘭」

    《木蘭辭》又稱為《木蘭詩》,作者佚名,為誕生自南北朝期間的一篇長篇敘事樂府詩。唐宋以來,文人除了在《木蘭辭》的基礎上,加以潤色、增添內容外,也不斷考據其創作年代背景。宋代文人程大昌(1123-1195年)在《演繁露》中分析: 「樂府有木蘭,乃女子代父征伐,十年而歸,不受爵賞,人為做詩,然不著何代人。獨詩中有『可汗大點兵』語,知其生世非隋即唐也。女子能為許事,其義且武,在緹縈(西漢時有個名叫淳于緹縈的女子,為即將受刑的父親求情)上」,程大昌對木蘭代父從軍的行為相當讚賞,不過他對其內容抱持懷疑,認為可能只是個寓言故事罷了。 程大昌接著論述:「或者疑為寓言,然白樂天《題木蘭花》雲:『怪得獨饒脂粉態,木蘭曾作女郎來』,又杜牧有《題木蘭廟》,詩曰:『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私歸還把酒,拂雲...

    而若依照《木蘭辭》的歷史背景,那木蘭有很高的機率為鮮卑人。有學者進一步考究「木蘭」這個名字,推測其有可能是漢語音譯鮮卑語而來,為「Umran」,意思是富裕。而Umran在鮮卑語裡,並不是一個名字,而是姓氏。不過,北魏孝文帝(467-499年)推行漢化政策,將鮮卑姓改為漢姓,因此Umran這個姓氏改為哪一個漢姓已不可考了。 學者陳三平提到,西魏北周(535-581年)時曾有位名叫韓雄(?-568年)的將領,他字為「木蘭」。一位將領以「木蘭」為字,可見此「木蘭」非彼漢人植物中的木蘭。有意見認為,此處「木蘭」是指鮮卑語中的雄鹿、麒麟,或是鮮卑族神話中帶領鮮卑人離開山谷的神獸。 《魏書.序記》載:「聖武皇帝諱詰汾(北魏拓跋皇室追尊的第十四位始祖)。獻帝命南移,山谷高深,九難八阻,於是欲止。有神獸,其...

    唐代時,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已大受歡迎,並有許多歌詠詩作,其中較為知名的是韋元甫(710-771年)的《木蘭歌》,他不僅率先提出「生女與男同」的看法,他也是第一個將木蘭代父從軍的行為上升到忠孝的高度,成為後世木蘭故事的核心基礎。 到了宋代,由於戰事不斷,文人對於木蘭則是關注她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知名詞人李清照(1084-1155年)也留下讚美木蘭的《打馬賦》:「木蘭橫戈好女子,老矣誰能志千里,但願相將過淮水",藉由木蘭抒發北伐的豪情壯志。

    元代侯有造所創作的《孝烈將軍祠像辦正記》,其描繪的木蘭可說是顛覆以往,內容增加許多《木蘭辭》中沒有出現過的情節,如皇帝想納木蘭為妃,而木蘭則堅定拒婚等橋段。而讓木蘭姓花,則出自明代文人徐渭(1521-1593年)所著的《雌木蘭替父從軍》,在這出雜劇開頭,木蘭第一句便報上姓名:「妾身姓花名木蘭」,從此「花木蘭」深植於華人心中。 由於明清兩代之社會風氣極為看重婦女貞節,且女性多有纏足陋習,因此明清時期的花木蘭,無可避免地裹了小腳,而木蘭的父母所掛慮的,除了戰場上木蘭的安危,還擔憂她是否能保持貞節,因此木蘭如何不被看穿女性身份成為這時期的刻劃重點。 探究花木蘭的故事源頭,知曉木蘭可能並非漢人,而歷史上的鮮卑族則是在文化民族交流的過程中,逐漸與中華民族融為一體。儘管木蘭是鮮卑人,但仍是中華文化的一員...

  3. 花木蘭,是北朝詩歌《木蘭辭》描述一位以女扮男裝來代父從軍傳奇女戰士,原作《木蘭辭》並未明示木蘭的姓氏、所處年代、籍貫等資訊,歷史上也沒有正史載其事蹟,而是由詩歌、民間戲曲及地方志,逐漸發展成為民間耳熟能詳古代女性從軍指標

  4. 2020年9月24日 · 《木蘭詩》的內容初步奠定了後世木蘭形象的基礎,因此對它的理解也是非常必要的,現引其原詩如下: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5. 花木蘭最早出現於 南北朝 一首 敘事詩 《 木蘭辭 》中,該詩約作於 南北朝 的 北魏 ,最初收錄於 南朝陳 的《 古今樂錄 》。 僧人智匠在《古今樂錄》稱:“木蘭不知名。 ”長300餘字,後經 隋 唐 文人潤色。 明代 文學家 徐渭 將《木蘭詩》改編為《雌木蘭替父從軍》,劇中自稱“妾身姓花名木蘭,祖上在 西漢 時,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 俺父親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舊時也做一個有名的千夫長。 ”自此,木蘭的父親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蓮,弟弟叫花雄,母親是花袁氏。 清代 《 曲海總目提要 ·雌木蘭》也說:“木蘭事雖詳載古樂府。 按明有韓貞女事,與木蘭相類,渭蓋因此而作也。 木蘭不知名,記內所稱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6. 2020年9月7日 · 花木蘭》(2020 年)融合了許多主題和角色來講述新一代故事。 木蘭騎馬外出,並註意到兩隻野兔並排奔跑,早期場景直接暗示傳說的最早版本,當時敘述者指出,當野兔並排奔跑時,沒有人注意到性別差異 .

  7. 2020年8月1日 · 木蘭詩》是中國古代著名長篇敘事詩,講了花木蘭代父從軍傳奇故事,花木蘭本人姓氏、籍貫甚至具體出生朝代都沒有明確記載,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木蘭辭》中,流傳甚廣。